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六百三十九章 自家人

第六百三十九章 自家人(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除夕日。  

张峦带着小儿子入宫。  

不用等到年后再来拜年,因为年前张峦就需要进宫走动,毕竟紫禁城的主人是他女婿和女儿,再加上一个关系亲密的“大姑”,其他还得照顾到宫里各位太妃的情绪,甚至于还得给王太后那边送礼…  

总归张峦非常懂得人情世故。  

或者说,现在的张国丈除了擅长人情往来外,旁的事也不太懂。  

入宫先去面见皇帝朱祐樘。  

朱祐樘特地屏退除张家父子之外的所有人,先表达了他的心意:“…岳父、延龄,今天中午我已让人准备了午膳,皇后也说请你们过去。用膳后,还有一些过年用度,让人给你们家里送去。”  

张峦谦让地道:“怎好意思麻烦陛下呢?”  

朱祐樘微笑着道:“都是一家人,不用太见外。听说岳父这次入宫,带了不少东西来。”  

“对对对。”  

张峦道,“这次是陈喜陈公公帮忙带进宫来的,会按照名单逐一分发下去,太皇太后、太后和太妃都有份。另外这小子还带来了一份说是什么火器的图纸,准备年后制造一些。等回头他跟你说吧。”  

朱祐樘满脸笑意,夸奖道:“延龄有心了。上次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图纸,到现在我还留着,我已经让人多备份了些,还准备派出一些工匠往南京去制造。以后江宁周边织造,都会用上这几种新式器械。”  

张峦道:“没给朝廷添麻烦就好。”  

“怎会添麻烦呢?”  

朱祐樘道,“岳父请安坐,正巧有件事,我要跟你说说呢。”  

张延龄道:“陛下,需要我回避吗?”  

“不用。”  

朱祐樘笑着道,“你正好听听。跟你父亲的官职有关。”  

“哦。”  

张延龄侧头看了张峦一眼。  

张峦脸色多少有些不自然。  

因为在他的设想中,自己的官已经当到头了,也不打算再往上晋升,尤其他还怕被文臣体系杯葛,所以对于加官进爵的事情不太热衷。  

三个男人各坐一边,连张延龄都有座位。  

朱祐樘道:“昨儿去清宁宫向皇祖母请安时,皇祖母还特地问过了,说是为何现在岳父仍旧只是右侍郎,只不过是从先皇时的礼部转任了户部,还说这么下去的话,会让岳父无法展现出真正的实力,说要我尽快安排岳父入阁。”  

张峦一听,吓得差点儿打哆嗦,急忙道:“陛下,入阁之事切莫再提,以臣的出身和能耐,与阁臣相差十万八千里。”  

朱祐樘摇头道:“岳父,你本就已经是侍读学士,还兼管翰林院,入阁又有何妨呢?我跟怀大伴提过这件事,他说,让岳父你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务,这样不用每天都到内阁当差,却能在内阁的排次上比后续入阁的人更高,如此不好吗?”  

“啊?”  

张峦一听,眼前一亮,心说真的好体贴啊。  

皇帝知道我不喜欢当官,又清楚我懒惰,所以让我挂个阁臣的名号,还不用我每天都去当班,这女婿…真是打着灯笼都难寻啊!  

朱祐樘道:“本来年前翰苑中商议,由刘健刘先生入阁,这件事差不多都要定下来了。但皇祖母说,要是岳父你排次在刘先生之下的话,以后再做什么事,都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没什么不便的。”  

张峦感激地道,“以臣想来,只要能为朝廷做事,根本就无需在意自己是什么官职,就算无官在身…只要陛下有吩咐,臣一定竭尽全力。”  

朱祐樘道:“但也不能亏待自家人啊。”  

张峦听了越发感动。  

原来我这女婿是不想让我吃亏…  

不过,人家李孜省也不是什么阁臣,到最后只是混了个兼职的礼部尚书,但也不影响人家是成化末年第一权臣。  

官职什么的并不着紧,最重要的是我这女婿信任我,把我当成自己人。  

朱祐樘道:“这件事,年后就会直接办,岳父你没什么意见吧?”  

“不妥不妥。”  

张峦显得很坚持,“臣真的没有入阁之意,再说了,眼下臣…为他人所非议,因为举荐文臣武将往西北运送粮食和军需之事,还被人说臣有僭越之举。这会儿更不宜提这个了。”  

“是吗?”  

朱祐樘看向张延龄,一抬手道,“延龄,你来说说。”  

张延龄摇头道:“我只是个小孩子,啥都不懂…”  

张峦打断小儿子的话,喝斥道:“你在这儿装什么稚子?陛下问你,你就好好作答!还有,陛下跟前你啊我的,一点儿规矩都没有。”  

朱祐樘笑道:“岳父,你别怪延龄,是我之前跟他说,在姐夫面前不用拘谨…延龄,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别跟我见外。”  

“哦,如果姐夫这么问的话,那我就直说了。”张延龄果然不再客气,道,“既然家父说,他现在正受人非议,那的确不适合此时在官职上更进一步…不如等争议结束后,再行论定呢?”  

张峦道:“什么争议?说清楚点儿…”  

朱祐樘赶忙道:“岳父,你先别插话,我好像听明白了,延龄的意思似乎是说,等朱永和李孜省他们把粮食和布料都顺利运抵西北,你也把剩下的粮食都筹措完毕,再谈你入阁之事。”  

张延龄咧嘴笑道:“姐夫,我就是这意思,不然在朝堂争议声最大的时候,姐夫直接提拔家父,不仅会引来群臣反对,让朝堂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