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动机

第五百三十八章 动机(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怀恩带着论述结果,回去向朱祐樘汇报。  

朱祐樘闻听过程后,不解地问道:“怎么?两位阁老不同意重修黄河河道吗?”  

怀恩解释道:“陛下,以奴婢看,他们并非不同意,只是对于修河的细节有顾虑,尤其是怕朝廷耗费偌大的人力物力,到头来却没收到成效。”  

“成效?”  

朱祐樘仍旧疑惑不解,“修好了河道,黄河那失控的河水就能有新的流向,暂时根绝水患,让成千上万人受益…成效明明活生生地放在他们眼前,如此还怕劳民伤财后无所作为?”  

怀恩语速缓慢,气定神闲道:“陛下,或许他们就是对张国丈,以及他所操持的这件事不放心吧。所以才会提出,要提前论证清楚这件事的可行性,以及能否有所成效。”  

朱祐樘脸色一黑,皱眉问道:“他们是在怀疑岳父?有那必要吗?我怎么觉得挺好的啊…”  

怀恩苦笑了一下。  

你觉得好,你充分信任你岳父,那是因为你妻子的关系。  

可那些大臣又没几个真正见识过张国丈的手段和手腕,这不是人家觉得由秀才出身本身学术水平并不高的张峦来操持这件事,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只是不好意思当面回绝你,才提出要提前论证可行性吗?  

覃昌恭敬地问道:“陛下,您看这件事,是否要跟张国丈打声招呼。”  

“自然是需要的。”  

朱祐樘说完,突然觉得自己可能做决定太过仓促,旋即望向怀恩,问道,“怀大伴你觉得呢?”  

怀恩点头道:“以奴婢看,不但要通知,还得提前打好招呼,让张国丈做好各种刁难的准备。  

“眼前只是面对内阁两位阁臣的质疑,往后还要面对朝臣们的无端揣测,甚至是天下人的猜疑乃至诘责,如果仅仅是觉得被人怀疑就撒手,不再推进河工项目,那…”  

“岳父应该不会受到外界影响。”  

朱祐樘对自己的岳父充满了信心,“老泰山他能顶着这么大的压力,给出如此方略,实属难能可贵。如果他是怕事的人,就不会主动承担那么多事情。”  

怀恩心说,陛下对你的老丈人还真是推崇有加。  

不但相信他的能力,连他的人品也如此信任?  

如此一来似乎就显得小皇帝太过盲目了,这并不是什么好倾向。  

朱祐樘突然好像想起什么来,微笑着道:“岳父说了,这件事延龄也参与其中,那就一并交托给他父子二人,让他们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怀大伴,接下来就靠你了。”  

“陛下,要是奴婢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黄河水清河晏,且并非是在大的灾祸发生的情况下完成改道,那奴婢将死而无憾。”  

怀恩笑中带泪地说道。  

显然怀恩也觉得,无论张峦是否靠谱,至少人家提出的计划,出发点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稳固,为了维护皇帝的统治,以及黎民百姓的安危,甚至是造福于未来。  

所以没道理因为心存疑虑就直接否定这件事。  

朱祐樘也笑着点头:“好,事情就交给怀大伴处置,你去安排吧。”  

“领命。”  

怀恩俯腰恭敬地道。  

怀恩和覃昌从乾清宫出来时,朱祐樘又开始批阅奏疏,显得一丝不苟。  

连覃昌都觉得,新君跟先帝比起来,那真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然天上那个就是现在的小皇帝。  

经历过数朝的老人,都会欣然于眼前这可喜的变化。  

“怀公公,要是您不想面对张国丈的话,不妨由在下替你前去登门拜访?”覃昌主动承揽差事。  

怀恩笑道:“怎好意思劳烦你?再则说了,修造河工,功在千秋,谁会不愿意出面呢?况且我跟张国丈之间的关系,一向都很好。”  

“哎呀,这不是怕您尴尬吗?眼下内臣和外臣间,总是有很多隔阂的…您这趟回朝后,朝中有许多宵小在背后中伤您,我也是怕您心怀顾虑,尤其是怕张国丈觉得,咱们不信任他。”覃昌感慨地说道。  

怀恩笑眯眯地听着。  

无论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或是秉笔太监,不管位次在覃昌之上或之下,他都能在覃昌面前保持差不多的姿态。  

没有仗势欺压覃昌,同样也不会有太过亲近的举动,显得公私分明。  

覃昌又道:“您说,那张国丈,真有心修河吗?两位阁老,明显不太赞同朝廷在这个时候启动大的工程项目。”  

怀恩叹道:“你没看到,就算是对张国丈素有成见的徐阁老,明明心中很反对劳民伤财、大动干戈修河,却也知道这是先皇的遗愿,且陛下和张国丈的目的都是为了黎民百姓,并没有太过激烈反对,而只是提出要验证其可行性吗?”  

“也就是说…”  

“覃公公,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修河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能成功,对大明朝廷,对天下万民而言,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哪怕颇费周章,甚至折腾朝堂上下方方面面,只要这件事能干成,都愿意接受。”  

“未必吧?”  

覃昌苦笑着说道。  

怀恩笑道:“如果有人就是一心为党争,因反对外戚专权,而对他所行之事皆都予以否定,因立场而先入为主,那这种人留在朝中的意义是什么?仅仅是为了给朝廷推进的事情制造麻烦,让朝堂上下不得安宁吗?”  

覃昌惊讶地问道:“听您这一说,好像两位阁臣倒显得很坦然,不是那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