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都在等(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这么热闹过,内阁两位大学士,加上六部尚书、侍郎以及三法司的正副主官全都入宫来参加了这次朝议。
太子监国,就是要展现出新气象。
朱祐樘似乎也在用这种方式让大臣知晓,他跟他父亲不一样,他是可以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能力高低不重要,但他一定会采纳大臣的意见。
对于朝中某些清流来说,太子如此勤政,刚当上监国就这么在意朝事,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但多数人对于太子举行朝议还是心存顾虑。
一切便在于,太子毕竟没有实权,就算你做出什么决定,或是廷议得出了什么结果,也做不得准,毕竟真正说了算的还得是你父亲。
别说他现在重病或者怎样,只要他一天没死,你就得忍着。
“太子殿下,张太常怕是来不了。”
万安介绍目前的情况,“他正在乾清宫那边给陛下诊病,实在是脱不开身。今日陛下醒过来一次,但只是用了点膳食,随后就又睡了过去。”
朱祐樘为难道:“岳父不在,有事的话,我应该问谁呢?”
“太子,您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管问臣便可,另外在场的人也都可以为您解答。”万安道,“还有就是…今日司礼监的人一个都没来,臣也不知他们有何想法,看样子,他们对您举行朝议之事,或…保留意见。”
此等时候,万安犹自不忘中伤一下韦泰等人。
毕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最好太子从此失去对内官的信任,将来登基以后有什么事都听我们内阁的意见。
朱祐樘敷衍地一笑,随即道:“万阁老你提前给我看过的那些待商议事情的奏疏,都太过平素了,好像就没什么要紧事商议。难道说,最近大明都没有什么政务需要我替父皇处理吗?”
“这个…”
万安有点不太好解释。
他心想,还不是因为你突然说要举行朝议,朝中人把不准你的脉,不敢随便把要紧事拿出来?
再就是,现在的人都精明得紧,想看看别的衙门有什么事说,回头看看商议得出的结果是否能贯彻执行下去,再决定是否把要紧事拿来跟你商议。
再或是,你父皇突然醒过来,一切都恢复原样,那我们不就竹篮打水么?
现在肯定只会拿鸡毛蒜皮的事来敷衍你。
“万阁老,你想说什么?”
朱祐樘很不喜欢万安这种欲言又止的交流方式。
万安赶忙道:“臣认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乃大好事,正说明当下四海升平,乃陛下和太子的福荫所庇,您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担忧。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朝臣不愿意把事拿来与您商议。”
这会儿的万安,体现出一定的“坦诚”态度,不时说点不一样的东西,以获得太子的信任。
朱祐樘道:“朝事拿来商议有什么不好?我不会独断专行,会认真听取大家伙儿的意见。”
“他们可不会这么想。”
万安道,“太子您看,您第一次监国,也是第一次上朝,遇到事情,别人对您的能力并没有太多的信任,这就导致他们还持观望态度。
“要不…太子您今天先应付一下,把不太着紧的事情办好,那他们就会觉得,太子不是简单应付了事,那以后他们就会把大事拿出来,不再遮掩。”
“哦,是这样吗?受教了。”
朱祐樘在虚心求教方面远超父辈,姿态做得很足。
“太子殿下,您要记得,一定要在大臣面前保持威仪,好似平时那般和和气气,不太可行,因为朝臣多欺软怕硬,你要是表现得太过柔弱了,他们会以为你好欺负…”
万安继续撺掇。
朱祐樘却丝毫不在意,摇头道:“我身为太子,要保持什么威仪?身为朝臣,就要为朝廷做事,在他们面前我需要伪装自己吗?故我不会刻意保持什么威仪…
“好了,既然人基本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宫外,张府新宅。
陈贵的人到这里传话时,张家两兄弟都还在呼呼大睡,是丫鬟把兄弟二人给叫醒的。
“啥事?”
张鹤龄揉了揉惺忪睡眼,“不知道我们兄弟俩熬到很晚么?老二,你也是,没事就喜欢熬夜。人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你不一样,折腾死个人!”
张延龄道:“应该是爹从宫里传话出来了。”
“等等,我也去听听。”
兄弟二人一起出来,见到一名小太监。
小太监道:“两位就是张家小公子吧?令尊有些事,想跟您二位说。但涉及宫中机密,又不能说得太过明显,只让说了几个…关键词,还望您能听明白。”
太子监国,就是要展现出新气象。
朱祐樘似乎也在用这种方式让大臣知晓,他跟他父亲不一样,他是可以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能力高低不重要,但他一定会采纳大臣的意见。
对于朝中某些清流来说,太子如此勤政,刚当上监国就这么在意朝事,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但多数人对于太子举行朝议还是心存顾虑。
一切便在于,太子毕竟没有实权,就算你做出什么决定,或是廷议得出了什么结果,也做不得准,毕竟真正说了算的还得是你父亲。
别说他现在重病或者怎样,只要他一天没死,你就得忍着。
“太子殿下,张太常怕是来不了。”
万安介绍目前的情况,“他正在乾清宫那边给陛下诊病,实在是脱不开身。今日陛下醒过来一次,但只是用了点膳食,随后就又睡了过去。”
朱祐樘为难道:“岳父不在,有事的话,我应该问谁呢?”
“太子,您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管问臣便可,另外在场的人也都可以为您解答。”万安道,“还有就是…今日司礼监的人一个都没来,臣也不知他们有何想法,看样子,他们对您举行朝议之事,或…保留意见。”
此等时候,万安犹自不忘中伤一下韦泰等人。
毕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最好太子从此失去对内官的信任,将来登基以后有什么事都听我们内阁的意见。
朱祐樘敷衍地一笑,随即道:“万阁老你提前给我看过的那些待商议事情的奏疏,都太过平素了,好像就没什么要紧事商议。难道说,最近大明都没有什么政务需要我替父皇处理吗?”
“这个…”
万安有点不太好解释。
他心想,还不是因为你突然说要举行朝议,朝中人把不准你的脉,不敢随便把要紧事拿出来?
再就是,现在的人都精明得紧,想看看别的衙门有什么事说,回头看看商议得出的结果是否能贯彻执行下去,再决定是否把要紧事拿来跟你商议。
再或是,你父皇突然醒过来,一切都恢复原样,那我们不就竹篮打水么?
现在肯定只会拿鸡毛蒜皮的事来敷衍你。
“万阁老,你想说什么?”
朱祐樘很不喜欢万安这种欲言又止的交流方式。
万安赶忙道:“臣认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乃大好事,正说明当下四海升平,乃陛下和太子的福荫所庇,您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担忧。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朝臣不愿意把事拿来与您商议。”
这会儿的万安,体现出一定的“坦诚”态度,不时说点不一样的东西,以获得太子的信任。
朱祐樘道:“朝事拿来商议有什么不好?我不会独断专行,会认真听取大家伙儿的意见。”
“他们可不会这么想。”
万安道,“太子您看,您第一次监国,也是第一次上朝,遇到事情,别人对您的能力并没有太多的信任,这就导致他们还持观望态度。
“要不…太子您今天先应付一下,把不太着紧的事情办好,那他们就会觉得,太子不是简单应付了事,那以后他们就会把大事拿出来,不再遮掩。”
“哦,是这样吗?受教了。”
朱祐樘在虚心求教方面远超父辈,姿态做得很足。
“太子殿下,您要记得,一定要在大臣面前保持威仪,好似平时那般和和气气,不太可行,因为朝臣多欺软怕硬,你要是表现得太过柔弱了,他们会以为你好欺负…”
万安继续撺掇。
朱祐樘却丝毫不在意,摇头道:“我身为太子,要保持什么威仪?身为朝臣,就要为朝廷做事,在他们面前我需要伪装自己吗?故我不会刻意保持什么威仪…
“好了,既然人基本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宫外,张府新宅。
陈贵的人到这里传话时,张家两兄弟都还在呼呼大睡,是丫鬟把兄弟二人给叫醒的。
“啥事?”
张鹤龄揉了揉惺忪睡眼,“不知道我们兄弟俩熬到很晚么?老二,你也是,没事就喜欢熬夜。人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你不一样,折腾死个人!”
张延龄道:“应该是爹从宫里传话出来了。”
“等等,我也去听听。”
兄弟二人一起出来,见到一名小太监。
小太监道:“两位就是张家小公子吧?令尊有些事,想跟您二位说。但涉及宫中机密,又不能说得太过明显,只让说了几个…关键词,还望您能听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