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风花雪月和锦绣前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我多虑了吧…我觉得内阁的人对太子并不太上心,或者说,他们对于太子储君之位的稳固,并不在意,甚至有可能做出一些…拆台之举。”
“拆台?”
张峦诧异地问道,“不至于吧?东宫讲官也是翰林院的人,难道馆阁上下心思不一致吗?”
张鹤龄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插话道:“爹,瞧你这话说的,上面和下面的想法,怎可能会一致呢?要我是下面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当上老大。只要当了老大,一切都好说。”
“滚!”
张峦骂道。
张延龄道:“爹,大哥之言,话糙理不糙,如今翰苑出身的官员,上下立场早就泾渭分明了。
“以东宫讲官为首的中层,他们力挺太子,为的是将来太子登基后,能将成化朝一众奸佞给铲除,恢复朝廷的清明。而他们眼中的奸佞中,就包括李孜省、邓常恩,还有如今内阁那两位尸位素餐的阁老。”
张峦道:“我是太子的岳父,我肯定坚决站在太子一边。万阁老要是不支持太子,拉拢我作甚?”
张延龄摇头道:“先前太子有了一定的威望,多亏爹您在背后相帮,这事其实万安心里也很清楚。要是他把你收拢过去,能让你不为太子做事,或是你做事前先为他知晓,让他有机会阻止,那就等于是断了太子立威的机会,不就达到他的目的了吗?”
“那他是想阻断我做事的门路,一心给太子找麻烦,是吧?”
张峦这会儿终于听明白了,却先翻了个白眼道,“那他真是猪油蒙了心,找错对象了!断我有个屁用啊?直接断你不更有用?谁让先前诸多是非,你才是始作俑者呢?”
端敬殿。
日落西山,夕阳的余晖挥洒大地,朱祐樘散学归来,在院子里见到张玗后,他往摆放在那儿的椅子上一坐,手脚摊开,慵懒地道:“玗儿,我累了。”
张玗把手上的话本放下来,不解地问道:“你是生病了吗?为什么平常不累,现在就累了?”
在张玗看来,丈夫看起来身子骨很孱弱,却是个钢铁战士,尤其是在学习这方面,那股钻研刻苦的劲头,可比自家那个不靠谱的老爹强多了。
甚至张玗也在想,要是老父亲有丈夫读书这韧性,估计早就考中举人,带领张家人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也不至于要靠她联姻来换取功名利禄。
朱祐樘笑了笑,道:“以前不累,是因为你不在,就算咬牙我也得坚持住。但现在有了你,不知怎的,一见到你的面我就倦了。”
张玗俏脸一红,骂道:“没正经。”
“我没说别的啊。”
朱祐樘一脸冤枉之色,道,“是不是玗儿你误会了我话里的意思了?”
张玗白了他一眼,随即手落在旁边几案上随便放着的一封信上,提醒道:“这是家父托蒋琮送到宫里来的。”
“有事吗?”
朱祐樘脸色立即变得郑重起来。
一旦老岳父主动联系他,一般都是有大事发生,虽然跟岳父接触不多,却让他深刻感受到,这个岳父是有真本事的。
张玗道:“我还没看呢,只是听蒋琮说,家父最近在家里替皇宫这边卖贡品,为此还去见了什么人。具体是谁,我没记下来…你先看看吧。”
“哦。”
朱祐樘拿起信,拆封后展开,仔细看完,脸色没什么变化。
张玗问道:“要紧吗?”
朱祐樘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令尊在信上提到了通州,涉及漕运等事。我也不是很明白,来日趁着文华殿听课时,我跟他私底下谈谈。”
“为什么看不懂?”
张玗有些嗔怪的意思。
我父亲冒着被你爹猜忌的风险,给你写信,结果送到你跟前,你却说看不懂?
简直辜负我父亲一片心意啊!
朱祐樘道:“不信你看啊。”
张玗拿起信函,展开信纸后仔细端详一番,前后通读两遍,最后也无奈摇头:“怎么父亲他也开始学会打哑谜了?”
“老伴,把蒋琮给叫进来吧。”朱祐樘吩咐道。
等候在殿门前的覃吉,闻言走了过来,仔细听清楚说什么后,赶紧去叫蒋琮来。
转眼两刻钟过去,华灯初上。
饭菜已经准备好,东宫的饮食有些清淡,毕竟朱祐樘只是个太子,还不是皇帝,最近朱见深手头拮据,连同东宫这边的餐饮标准似乎都有所下降。
但基本上四菜一汤还是能保证的,只是荤腥少了很多。
用张玗的话说,这都不开斋,跟家里的饭菜没什么两样。
蒋琮立在旁,以恭敬聆听之状,等着朱祐樘训话,而坐在另一边的张玗则直接开吃,丝毫不避讳丈夫跟旁人说事,因为她也想听听,顺带帮丈夫参详一番。
“奴婢也不太明白张鸿胪之意,他大概只是说,这两年大明的漕运如何如何。当时奴婢也与他说了,这些事我不懂,但他…好似照本宣科一般,非要讲给我听,然后就把这封信,让奴婢转交给殿下。”
蒋琮毕竟不是什么治国良材。
他只是东宫常侍太监而已,目光短浅,反正他觉得张峦跟他说事就好似对牛弹琴一般。
“哦。”
朱祐樘听完后,没得到想要的答案,只能把目光转向妻子那边。
张玗放下碗筷问道:“家父就没跟你说,接下来咱这边应该做些什么吗?”
不明白什么意思不要
“拆台?”
张峦诧异地问道,“不至于吧?东宫讲官也是翰林院的人,难道馆阁上下心思不一致吗?”
张鹤龄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插话道:“爹,瞧你这话说的,上面和下面的想法,怎可能会一致呢?要我是下面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当上老大。只要当了老大,一切都好说。”
“滚!”
张峦骂道。
张延龄道:“爹,大哥之言,话糙理不糙,如今翰苑出身的官员,上下立场早就泾渭分明了。
“以东宫讲官为首的中层,他们力挺太子,为的是将来太子登基后,能将成化朝一众奸佞给铲除,恢复朝廷的清明。而他们眼中的奸佞中,就包括李孜省、邓常恩,还有如今内阁那两位尸位素餐的阁老。”
张峦道:“我是太子的岳父,我肯定坚决站在太子一边。万阁老要是不支持太子,拉拢我作甚?”
张延龄摇头道:“先前太子有了一定的威望,多亏爹您在背后相帮,这事其实万安心里也很清楚。要是他把你收拢过去,能让你不为太子做事,或是你做事前先为他知晓,让他有机会阻止,那就等于是断了太子立威的机会,不就达到他的目的了吗?”
“那他是想阻断我做事的门路,一心给太子找麻烦,是吧?”
张峦这会儿终于听明白了,却先翻了个白眼道,“那他真是猪油蒙了心,找错对象了!断我有个屁用啊?直接断你不更有用?谁让先前诸多是非,你才是始作俑者呢?”
端敬殿。
日落西山,夕阳的余晖挥洒大地,朱祐樘散学归来,在院子里见到张玗后,他往摆放在那儿的椅子上一坐,手脚摊开,慵懒地道:“玗儿,我累了。”
张玗把手上的话本放下来,不解地问道:“你是生病了吗?为什么平常不累,现在就累了?”
在张玗看来,丈夫看起来身子骨很孱弱,却是个钢铁战士,尤其是在学习这方面,那股钻研刻苦的劲头,可比自家那个不靠谱的老爹强多了。
甚至张玗也在想,要是老父亲有丈夫读书这韧性,估计早就考中举人,带领张家人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也不至于要靠她联姻来换取功名利禄。
朱祐樘笑了笑,道:“以前不累,是因为你不在,就算咬牙我也得坚持住。但现在有了你,不知怎的,一见到你的面我就倦了。”
张玗俏脸一红,骂道:“没正经。”
“我没说别的啊。”
朱祐樘一脸冤枉之色,道,“是不是玗儿你误会了我话里的意思了?”
张玗白了他一眼,随即手落在旁边几案上随便放着的一封信上,提醒道:“这是家父托蒋琮送到宫里来的。”
“有事吗?”
朱祐樘脸色立即变得郑重起来。
一旦老岳父主动联系他,一般都是有大事发生,虽然跟岳父接触不多,却让他深刻感受到,这个岳父是有真本事的。
张玗道:“我还没看呢,只是听蒋琮说,家父最近在家里替皇宫这边卖贡品,为此还去见了什么人。具体是谁,我没记下来…你先看看吧。”
“哦。”
朱祐樘拿起信,拆封后展开,仔细看完,脸色没什么变化。
张玗问道:“要紧吗?”
朱祐樘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令尊在信上提到了通州,涉及漕运等事。我也不是很明白,来日趁着文华殿听课时,我跟他私底下谈谈。”
“为什么看不懂?”
张玗有些嗔怪的意思。
我父亲冒着被你爹猜忌的风险,给你写信,结果送到你跟前,你却说看不懂?
简直辜负我父亲一片心意啊!
朱祐樘道:“不信你看啊。”
张玗拿起信函,展开信纸后仔细端详一番,前后通读两遍,最后也无奈摇头:“怎么父亲他也开始学会打哑谜了?”
“老伴,把蒋琮给叫进来吧。”朱祐樘吩咐道。
等候在殿门前的覃吉,闻言走了过来,仔细听清楚说什么后,赶紧去叫蒋琮来。
转眼两刻钟过去,华灯初上。
饭菜已经准备好,东宫的饮食有些清淡,毕竟朱祐樘只是个太子,还不是皇帝,最近朱见深手头拮据,连同东宫这边的餐饮标准似乎都有所下降。
但基本上四菜一汤还是能保证的,只是荤腥少了很多。
用张玗的话说,这都不开斋,跟家里的饭菜没什么两样。
蒋琮立在旁,以恭敬聆听之状,等着朱祐樘训话,而坐在另一边的张玗则直接开吃,丝毫不避讳丈夫跟旁人说事,因为她也想听听,顺带帮丈夫参详一番。
“奴婢也不太明白张鸿胪之意,他大概只是说,这两年大明的漕运如何如何。当时奴婢也与他说了,这些事我不懂,但他…好似照本宣科一般,非要讲给我听,然后就把这封信,让奴婢转交给殿下。”
蒋琮毕竟不是什么治国良材。
他只是东宫常侍太监而已,目光短浅,反正他觉得张峦跟他说事就好似对牛弹琴一般。
“哦。”
朱祐樘听完后,没得到想要的答案,只能把目光转向妻子那边。
张玗放下碗筷问道:“家父就没跟你说,接下来咱这边应该做些什么吗?”
不明白什么意思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