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一字记之曰贪(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第三百三十章一字记之曰贪张峦当晚回了家,醉醺醺的,到家后往正堂一坐,发现斜对门的书房还亮着灯。
随即张峦便过去,见二儿子正在那儿写写画画。
“我还以为爹今晚不回来了呢。”
张延龄头也不回地道。
“本来是不回的,但也没什么好留的。”张峦道,“李孜省晚上有事走了,我还在那儿杵着作甚?”
张延龄有些诧异,侧过身,眯眼望向老父亲,好似在问,你在那儿想干嘛就干嘛,各色美女供你挑选,不挺好的吗?
张峦道:“儿啊,今天你没在,英国公府派人送来银子,让我明后天把黄珊瑚和镜子亲自给他送过去,可能会在府上设宴款待我。”
“哦。”
张延龄点了点头,应声后便继续伏案写自己的东西。
张峦见张延龄没啥反应,有些急了,连忙问道:“咱应该去吗?”
张延龄回道:“李孜省应该对伱有所指点,是吧?他说什么了?”
“他希望我去,还跟我说了一些皇宫秘辛,都是我以前所不了解的情况。”
张峦问道,“儿啊,要不要为父跟你讲讲?你在写啥呢?”
“话本。”
张延龄先回答,然后解释:“先前蒋琮来了家里一趟,您不在家,我出面接待的。他提到陛下最近心情郁结,对话本的需求变大了。”
“那咋是蒋琮前来?他不是东宫常侍太监么?”
张峦惊讶地问道。
张延龄放下手中的笔,看向张峦道:“宫里办事跑腿的,谁来不一样?也可能是覃昌他们把差事交给蒋琮也说不一定…
“爹,您有事就说吧,什么秘辛?”
张峦立即将自己在李孜省那儿听来的故事,大致跟儿子讲了一遍。
说到最后,张峦犹自带着几分感慨:“原来很多人怀疑太子并非陛下亲生。太子如此仁孝,还被人怀疑,真是…人心不古啊。”
张延龄问道:“爹,若您是朝中权贵,希望太子登基吗?”
“肯定希望啊。”张峦理所当然地道,“太子多好的人哪,以后大明肯定不像现在…乌烟瘴气的。”
“若父亲您本身就是乌烟瘴气之一呢?我是说,若您是梁芳,韦兴,或者万安,刘吉,再或是那些贪赃枉法阻塞言路之人,再比如说陛下跟前的头号宠臣李孜省…会如何?”
张延龄用满含深意的目光看着便宜老爹问道。
张峦有些迟疑:“你这话是何意?你是说,连李孜省都可能会阻碍太子登基?”
“正是如此。”
张延龄理所当然地道,“照理说,最不希望太子登基的,应该就是如今在朝堂上混得风生水起的实力人物。因为是个人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那些靠皇帝宠幸上位之人呢?”
张峦嘀咕道:“那我不该去英国公府上,太危险了。李孜省没安好心啊。”
张延龄笑了笑。
“爹,咱现在属于当局者迷,您看不到未来的发展,不知道太子是否会顺利登基,所以才会疑惑将来会发生什么,以及思考自己的前途命运。”
张延龄笑道,“但…要是一切都是既定的,您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那您还去担心那些作甚?”
张峦惊讶地问道:“你是想说,太子登基是宿命,是老天爷注定的,我完全可以高枕无忧,是吗?”
“我可没这么说。”张延龄道,“我是想说,您费那力气作甚?如李孜省所言,他早就知道,如今看太子不顺眼的人很多,生怕太子上位后会反攻倒算,但光凭他们,没法左右易储大局啊。”
张峦皱眉不已,道:“可要是他们造反怎么办?比如说,调动京营兵马,再或是宫廷宿卫。不是说,如今宫廷禁卫还掌握在梁芳党羽手上么?”
张延龄笑道:“我只是说腾骧四卫在他们手上,其实宫廷禁卫分别在不同的勋臣控制下,且都是陛下信任的将领,他们并无明确的政治立场。而在外,五城兵马司和京营,都可能会左右京师的局势…但其实,锦衣卫指挥使的立场也很重要。”
“就是那个给我送礼的朱骥?”张峦问道。
“嗯。”
张延龄道,“锦衣卫在朝中的地位,跟宫廷宿卫又有所不同,他们的实际权限要高于普通宿卫,且手头拥有生杀予夺大权,但锦衣卫做事要靠刑科批文,所以刑科文臣会对他们办事形成一定影响。”
“咦!?”
张峦迷惑了,问道:“我怎么听说刑科的官员就是个摆设?但凡是驾帖,只要是皇帝御批的,刑科并无干涉权限。”
张延龄笑道:“但多了这一道手续,就会让锦衣卫办事收敛许多,形成制约,不是吗?爹,您听了李孜省的话,现在开始担心您女婿不能登基了?”
“我能不担心吗?”
张峦坐在那儿,唉声叹气道,“咱们家现在的财富和地位,都是靠跟太子的关系得来的,当然,为父也不否认你的功绩。可将来…只有太子上位后,咱才能光宗耀祖,不然的话,以后谁认识咱还不一定呢。”
张延龄道:“那爹您就去见见张懋吧。据说今上登基以来,他就被保国公牢牢压制,一直想出头,而他对太子是很支持的。”
张峦道:“这么说的话,那我就听你的去做吧。但见他…有什么讲究吗?”
“呵呵。”
张延龄笑道,“这个人讲原则是讲原则,但为人很
随即张峦便过去,见二儿子正在那儿写写画画。
“我还以为爹今晚不回来了呢。”
张延龄头也不回地道。
“本来是不回的,但也没什么好留的。”张峦道,“李孜省晚上有事走了,我还在那儿杵着作甚?”
张延龄有些诧异,侧过身,眯眼望向老父亲,好似在问,你在那儿想干嘛就干嘛,各色美女供你挑选,不挺好的吗?
张峦道:“儿啊,今天你没在,英国公府派人送来银子,让我明后天把黄珊瑚和镜子亲自给他送过去,可能会在府上设宴款待我。”
“哦。”
张延龄点了点头,应声后便继续伏案写自己的东西。
张峦见张延龄没啥反应,有些急了,连忙问道:“咱应该去吗?”
张延龄回道:“李孜省应该对伱有所指点,是吧?他说什么了?”
“他希望我去,还跟我说了一些皇宫秘辛,都是我以前所不了解的情况。”
张峦问道,“儿啊,要不要为父跟你讲讲?你在写啥呢?”
“话本。”
张延龄先回答,然后解释:“先前蒋琮来了家里一趟,您不在家,我出面接待的。他提到陛下最近心情郁结,对话本的需求变大了。”
“那咋是蒋琮前来?他不是东宫常侍太监么?”
张峦惊讶地问道。
张延龄放下手中的笔,看向张峦道:“宫里办事跑腿的,谁来不一样?也可能是覃昌他们把差事交给蒋琮也说不一定…
“爹,您有事就说吧,什么秘辛?”
张峦立即将自己在李孜省那儿听来的故事,大致跟儿子讲了一遍。
说到最后,张峦犹自带着几分感慨:“原来很多人怀疑太子并非陛下亲生。太子如此仁孝,还被人怀疑,真是…人心不古啊。”
张延龄问道:“爹,若您是朝中权贵,希望太子登基吗?”
“肯定希望啊。”张峦理所当然地道,“太子多好的人哪,以后大明肯定不像现在…乌烟瘴气的。”
“若父亲您本身就是乌烟瘴气之一呢?我是说,若您是梁芳,韦兴,或者万安,刘吉,再或是那些贪赃枉法阻塞言路之人,再比如说陛下跟前的头号宠臣李孜省…会如何?”
张延龄用满含深意的目光看着便宜老爹问道。
张峦有些迟疑:“你这话是何意?你是说,连李孜省都可能会阻碍太子登基?”
“正是如此。”
张延龄理所当然地道,“照理说,最不希望太子登基的,应该就是如今在朝堂上混得风生水起的实力人物。因为是个人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那些靠皇帝宠幸上位之人呢?”
张峦嘀咕道:“那我不该去英国公府上,太危险了。李孜省没安好心啊。”
张延龄笑了笑。
“爹,咱现在属于当局者迷,您看不到未来的发展,不知道太子是否会顺利登基,所以才会疑惑将来会发生什么,以及思考自己的前途命运。”
张延龄笑道,“但…要是一切都是既定的,您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那您还去担心那些作甚?”
张峦惊讶地问道:“你是想说,太子登基是宿命,是老天爷注定的,我完全可以高枕无忧,是吗?”
“我可没这么说。”张延龄道,“我是想说,您费那力气作甚?如李孜省所言,他早就知道,如今看太子不顺眼的人很多,生怕太子上位后会反攻倒算,但光凭他们,没法左右易储大局啊。”
张峦皱眉不已,道:“可要是他们造反怎么办?比如说,调动京营兵马,再或是宫廷宿卫。不是说,如今宫廷禁卫还掌握在梁芳党羽手上么?”
张延龄笑道:“我只是说腾骧四卫在他们手上,其实宫廷禁卫分别在不同的勋臣控制下,且都是陛下信任的将领,他们并无明确的政治立场。而在外,五城兵马司和京营,都可能会左右京师的局势…但其实,锦衣卫指挥使的立场也很重要。”
“就是那个给我送礼的朱骥?”张峦问道。
“嗯。”
张延龄道,“锦衣卫在朝中的地位,跟宫廷宿卫又有所不同,他们的实际权限要高于普通宿卫,且手头拥有生杀予夺大权,但锦衣卫做事要靠刑科批文,所以刑科文臣会对他们办事形成一定影响。”
“咦!?”
张峦迷惑了,问道:“我怎么听说刑科的官员就是个摆设?但凡是驾帖,只要是皇帝御批的,刑科并无干涉权限。”
张延龄笑道:“但多了这一道手续,就会让锦衣卫办事收敛许多,形成制约,不是吗?爹,您听了李孜省的话,现在开始担心您女婿不能登基了?”
“我能不担心吗?”
张峦坐在那儿,唉声叹气道,“咱们家现在的财富和地位,都是靠跟太子的关系得来的,当然,为父也不否认你的功绩。可将来…只有太子上位后,咱才能光宗耀祖,不然的话,以后谁认识咱还不一定呢。”
张延龄道:“那爹您就去见见张懋吧。据说今上登基以来,他就被保国公牢牢压制,一直想出头,而他对太子是很支持的。”
张峦道:“这么说的话,那我就听你的去做吧。但见他…有什么讲究吗?”
“呵呵。”
张延龄笑道,“这个人讲原则是讲原则,但为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