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好聚好散(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这话等于是在问覃昌和李孜省。
覃昌先看了李孜省一眼,发现李孜省没有回话的意思后,这才说道:“陛下,这或是太子表现孝心的一种方式,直接跟太后娘娘说,这样太后娘娘或就打消了前去万和寺的计划。等于是…”
“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朱见深厉声喝问。
覃昌道:“或许是…太子不想把事情闹大吧!”
“哼!”
朱见深轻哼一声,未作评价。
李孜省则看出门道,微笑道:“臣对此事的看法,恰恰与覃公公相悖。”
“说!”
朱见深道。
李孜省道:“以臣所见,太子这么做,或正是想把事态扩大,才特意选在太后娘娘上徽号的前一日来提,等于是把事情闹到各方都无退路的地步。或也正是因为如此,陛下才会让人追查到底,无论涉及到谁都不放过。”
朱见深脸色冷峻,看上去似在生气。
“是谁跟太子提到万和寺修建上存在猫腻?”朱见深问道。这下连覃昌都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了。
李孜省道:“回陛下,太后娘娘得知此事,或是因翰林修撰张峦知会…这件事好像还是张峦查出来的。”
“张峦?”
这名字,他最近经常听到,就连自己手边一时一刻都离不了的话本,都是张峦所进献。
一时间,一个监生出身的太子岳丈,好像成为了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覃昌道:“李仙师,您没搞错吧?确定是此人吗?他不过只是刚入朝而已,何来的胆量,先是跑出来参劾梁芳、韦眷,而后又参劾你,现在竟到太子那边搬弄是非?”
李孜省摇头道:“或也正是因为他刚入朝,没那么多顾虑,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时候才敢仗义执言…这要是换作朝中老人,哪怕是最为耿直的言官,遇到这种事他敢随便提出来吗?”
“李仙师,您这是在替一个曾参劾过你的人说话?”
覃昌于此时针锋相对。
“够了!”
朱见深打断二人的对话,满脸严肃地道:“朕现在想知道,万和寺贪墨钱财,私自调用京营占役之事,谁为幕后主使?”
问题抛给了韦泰。
韦泰道:“回陛下,韦兴已在诏狱中招供,此事主使者乃梁芳,所贪墨的银钱有大半送到了梁芳府邸,却被梁芳私自运出城去…”
“运出城?”
“是。”
韦泰道,“目前仅仅从韦兴私宅,以及他在城外的别院中,就搜出银钱大约三万多两,加上一些田宅,还有金器、玉器、字画、古玩等价值也在六万两以上…”
“什么?他一个人就贪了近十万两白银?”
朱见深听到这里,情绪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好家伙,我这里穷得叮当响,让李孜省转手卖个官,甚至一个官卖上两次,才好不容易又拿回来四五万两银子,结果我手下一个不起眼的太监,就有这么丰厚的家底?
李孜省则用古怪的神色望向韦泰,好似在说,你说少了吧?
堂堂韦兴,梁芳麾下头马,这么多年下来才贪了十万两?
哄鬼吧!
说出去,不觉得丢人吗?
韦泰道:“目前搜出来的就这些。”
朱见深一脸懊恼,却又好像很欣慰,悠然道:“也就是说,太子无意中以自己的孝义,挑动十万两白银的事,让朕看到下面人人心不古?”
在场几人都在想,陛下您这思考问题的方式还真独特。
听意思,您肯定了太子所作所为?
韦泰继续道:“陛下,以韦兴招供,除了他自己有贪墨外,还牵扯到不少京师内达官显贵,不少王公贵胄也牵扯进了此案。”
“谁?”
“很多人,奴婢做了整理,请您御览。”说着,韦泰把一份名单拿出来,伴随韦兴的供状誊本,一并交到朱见深面前。
朱见深仔细打量面前名册,脸色愈发严峻。
李孜省看了韦泰一眼,好似在说,你咋不提前跟我说?
那上面不会有我的名字吧?
李孜省趁皇帝还没发话前,抢先说道:“陛下,在京王公贵胄,很多都有私下的生意,若是牵扯进去,只怕…不好收场…”
“嗯。”
朱见深点头,直接将手上的名册合上,道,“朕就不扩大牵连了。但现在,朕要对太后有个交待。万和寺之事是谁干的?”
韦泰道:“以劣质拆旧木石料应付工事之人,乃彭华彭阁老府上的长子彭勉敷,他已荫蔽中书舍人的职位。”
“中书舍人?”
像中书舍人这种传奉官,除了要有阁臣背景外,还要花银子,不然彭勉敷只能荫个监生。
李孜省提醒道:“陛下,的确如此,年前才刚升上来,他国子监肄业,照例补上来的。”
这是提醒皇帝,咱收了他的银子,所以才给他升了官。
朱见深听了这话,显得很郁闷。
感情彭勉敷花钱从朕手里买官,而他买官的钱则是克扣修万和寺的内府拨款…等于是朕自己给他银子,让他来朕这儿买官?
然后还让朕被老母亲一通数落,是吧?
由始至终,只有朕一个冤大头?
覃昌道:“李仙师,莫非彭勉敷的中书舍人,是从您手上给补的?”
“覃公公,这话说得不对。”
李孜省摇头道,“阁老家的公子,国子监出来补中书舍人,这不是很寻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