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尤侃侃

第一百七十二章 尤侃侃(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张府门前鼓乐喧天,鞭炮齐鸣。  

毕竟还没到亲迎的时候,就算热闹非凡,府上也不会设宴款待八方宾朋。  

尤其是府门内一片安静,跟门口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内院厨房旁的饭厅内,张延龄一边吃着午饭,一边看着旁边惶惶不安的张玗,笑着出言宽慰:  

“姐,今天就是走个过场而已,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的婚事朝廷有专人操持,且有一定的章程,不用民间那么麻烦,只要父亲在外面撑着就行。”  

张玗愁眉不展:“我看就爹一个人在外面支应,怕他做得不好…你怎么不去帮帮忙?”  

张延龄耸耸肩,无奈道:“我倒是想去,可外面都是什么阁老、国公,我哪里有资格跟他们搭讪?”  

张玗问道:“鹤龄呢?”  

“他出门替我办事了…我让他去找个人,也不知道找到没有。”张延龄随口道。  

“你小子还挺会安排人的…也不知鹤龄怎么了,现在居然会听从你的调遣?以前你总是像个跟屁虫一般跟在他身后,到处惹事,结果被揍得头破血流…”  

张玗说着话,似回忆起当初两个弟弟调皮捣蛋的光景,不由掩嘴偷乐。  

姐弟俩正在寒暄,汤氏进门来,对张玗道:“小姐,大门外边已在往外院抬东西了。礼物实在太多,若放不下的话不知该放在哪儿。”  

张延龄笑道:“爹会让人收拾妥当的…咱府上的仆人还是太少了,等家境好转些,以后可用的人手会逐渐多起来。”  

张玗担忧地问道:“小弟,我当上太子妃后,家里会凭空多出很多花销吗?”  

这问题问出来,连汤氏都不由多看张玗一眼。  

毕竟这关乎到以后张家的生活条件是高是低的问题。  

张延龄解释道:“姐姐当上太子妃…每个月应该都会有一笔俸禄,具体数目是多少我也不太清楚,但主要进项不是靠姐夫给你吗?嫁了人,只要把我未来姐夫哄得服服帖帖,不是跟他要多少有多少?”  

张玗白了弟弟一眼,冷哼道:“也不知是谁说的,有人虽为长子,却郁郁不得志,家产还不一定由他来继承呢。”  

张延龄咧嘴笑着:“我说的是以前的情况,现在不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么?嗯,我掐指一算,大概就在今年内吧,姐姐就要享福了。到那时,姐姐就是一家主母…整个大明天下都是姐姐的。”  

“就你贫嘴。”  

张玗听到这里,脸上有了笑容。  

毕竟她也知道,当皇后可比当太子妃舒服多了,而且她也是有野心的,谁说当太子妃就是终极目标?  

“等我吃完了午饭,再出门去给姐姐瞧瞧,那群达官显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再就是姐姐的嫁妆,也要拾掇拾掇。”  

张延龄继续享用他的午餐。  

旁边的汤氏问道:“那…二少爷,以后,咱在家里的境况有何改变?”  

张延龄笑道:“我以后是国舅,至于姨娘你…至少也能拿个诰命,以女儿身写进家谱,光宗耀祖。”  

汤氏抿嘴一笑,道:“虽然知道二少爷说得都是哄我开心的话,但不知怎的,听着就是让人心理舒坦。”  

紫禁城。  

文华殿。  

大臣结束正旦节休沐开始上班,这也是朱祐樘年后第一天上课。  

他精神头很不错,追着问了讲官几个问题,让一众东宫讲官感觉到他性格似乎变得开朗了许多。  

授课结束后,朱祐樘找到当天领班授课的右春坊右谕德谢迁,继续问询有关礼乐治国方面的内容。  

“有了谢先生,我的学习总算是有了着落…本以为李先生离开后,少了名师指导,我的课业会一落千丈,遇到问题也不知该找谁询问。”  

朱祐樘脸上神色带着几分遗憾。  

东宫讲官,名义上是由内阁大学士领衔。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主要是翰林院的人来授课,其中又分成两班,之前是詹事府少詹事刘健和翰林院侍讲学士李东阳各带一班,轮流给太子上课。而在头年腊月李东阳父亲过世后,李东阳开始回家守制,另外一班就由兼着翰林修撰的谢迁来主持。  

年后第一堂课,朱祐樘找谢迁问问题,算是“拜码头”。  

谢迁恭敬地道:“太子有何不解之处,尽管相问,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祐樘道:“都说礼乐才能治国,实际上真是这样吗?谢先生,你能告诉我,如今大明朝是靠礼乐来维持四海升平吗?”  

这问题,直接把谢迁给难住了。  

理论是一回事,现实则是另外一回事,历朝历代大体如此。  

他总不能说,如今大明官场昏暗,连我这个在翰林院待了十几年的家伙,到现在都没机会升个侍读或是侍讲,朝廷给的俸禄都不够我养家糊口的…瞧这官当得,除了清贵,什么都没有。  

再看看朝中那些掌握实权的家伙,一个个脑满肠肥,谁不是腰缠万贯,生活奢靡无度?  

更就别说朝中从内阁到六部沆瀣一气了。  

谢迁只得委婉地道:“太子如今为东宫,即便出来讲学,但尚未问事…待日后,自会明白。”  

谢迁以“尤侃侃”著称,说白了就是能言善辩,说话喜欢绕圈子。  

这要是换作刘健或是李东阳,面对太子如此问题,定然会以大义相告,而不会像谢迁这样婉转表达…  

太子啊,你年纪还小,没掌权,什么事都改变不了,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