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三渡汝水(4/7)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请陛下以元福将军为护卫,乘驴车走小道,先出汝南。”

“如此一来,末将才能无所顾忌,率兵与东胡人拼死一战。”

众人比较认可种轩的提议。

如今援军士气不振,又多了三千张吃饭的嘴,粮草消耗得更快了,又被重重包围,困死西平。

除了让皇帝先悄然退走,还能有什么办法?

就在此时,刘恪心中忽而涌起一阵鬼魅,情不自禁的大笑三声。

“哈哈哈!!!”

“哈哈哈——”

不对啊,这笑声怎么还自带回声的??

刘恪瞪大了眼,望向敬道荣。

我笑一笑就算了,毕竟是开挂的,多少有点自信。

你也笑?

“敬卿可是有什么破敌良策?”

刘恪试探着问了一声,敬道荣作为唯一和聂羌交过战的将军,难道是看出了什么破绽?

无怪乎他都被触动了,着实是敬道荣的笑声,很具备感染力。

“没有。”

敬道荣摇了摇头,但他煞有介事的说道:

“但不就是聂羌吗,打赢他不就行了。”

理是这么个理,但打赢聂羌,谈何容易?

不过敬道荣阳光开朗的笑声,确实让众将一时间忍俊不禁。

就像是蕴藏着一种深不可测的自信,仿佛世上无任何事,能够令其动容,以至于任何的担忧和不安,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屋内紧张严峻的气氛,都忽然轻松了许多。

而且皇帝也笑了。

种轩、臧礼、吕奉父等人,都积极的望向刘恪。

“陛下何故发笑?”

“我笑那全翼无谋,聂羌少智.”

算了,我摊牌了,不装了。

刘恪心里现在有一个很大胆的想法。

对方百般算计,那就得跳出算计之外,做对方完全算计不到的事情。

不退反进,直接奇袭汝南郡城。

他觉得时机很合适。

原先的汉军,是只要东胡将士,一律全砍。

到了荆州之后,就开始将东胡降卒,带到洗浴中心,好好地做一番心灵按摩,有选择性的收降。

而等刘恪入了汝南之后,更是宽仁。

一应降将、降卒,刘恪都会亲自出面,担当他们的心理辅导老师,给他们讲解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积极改造,重新做人的俘虏政策。

在全拉去监狱政审之后,就跟寻常士卒一个待遇。

包括跟随侯万醒的那些亲信也是。

再加上刘恪的【演说家】天命,以至于,直接就将很多降卒给彻底感化了。

以臧礼为代表的的一应降将、降卒,不仅投汉,还把蒲前部兵马的真实情况,如实汇报了出来。

再加上蒲前光透露给侯万醒的汝南兵力调度情况。

可以说,除却一些微小的变动,以及一些细节的地方之外。

汝南的地形地貌,以及蒲前部在汝南的兵力分布,全都在刘恪面前,一览无余。

而刘恪目前手中,除了握有汝南的地形地貌,兵力分布之外,还有这这些东西:

一个熟悉敌情,知己知彼的内鬼——臧礼。

一个善于奔袭,卓有胆略的将领——种轩。

一个身板厚实,颇有武艺的肉盾——元福。

一个自信无比,嘎嘎猛冲的先锋——敬道荣。

再加上刘恪特意训练出来,一支意志力足够顽强,难以被轻易打散的兵——归义军。

这符合直接奇袭汝南郡城的一切条件。

虽说知道侯万醒暴露之后,汝南的兵力分布肯定会稍加变换,但肯定不会有大的变化。

毕竟全翼的主要目的,是十面埋伏,包围西平县,困死归义军。

那么距离西平县较近的县城,才是主要布防的地方。

相对更远,且具备更坚实城墙的汝南城,再怎么变,都必然不会有太多兵马驻守。

甚至就连敬道荣的败仗,也败的恰到好处。

这一败,让他们知道了聂羌的消息,有了提前准备。

同时也会让东胡人,有一定程度上的轻敌。

但是,刘恪觉得还不够。

还得多做几层准备。

而且也没必要现在就跟众将摊明,说要奇袭汝南。

太容易走漏风声。

奇袭这个东西,但凡无意间泄露出半点消息,就成不了事。

倒不是说刘恪不信任这些将领,主要是他对某些人的智略着实不太放心。

算了直接点名,就是智略仅有32且满口大话的敬道荣。

刘恪沉住气,说出了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咱们弃了西平县,攻打遂平。”

一直心向汉室的种轩,对这十六个字并不陌生。

就连臧礼这种蒲前部的降将,也有所耳闻。

当年皇帝就是以此为基础,在成功攻取夷州之后,又迅速弃地回师琼州。

这才有了当年那震动天下的一把火。

以至于后头的夷州虽然一直处于自治的状态,但也不敢大声说话,每年该有的税赋,一点也没少。

甚至后面那号称“一步百计”,天下罕有的智谋之士刘宾,在守荆州的时候,也是采取的这一方针。

如果不是意外频发,又有关圣帝君现身,水淹长沙,汉军说不定现在还在荆南,不得寸进。

而在当下的情况,似乎也较为适用。

既然固守西平县会被困死,那就试着主动弃城,找一条生路来。

反正皇帝特意练兵,也是为了后续的出城作战。

而蒲前光也是在十里之外的地方屯兵驻守,并未有逼得太急切。

他们有弃城出走的行动空间。

众将稍作思索,一致称赞了刘恪的高瞻远瞩。

这似乎是当今唯一的应对之策的,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掌握主动。

臧礼甚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