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汉子民不骗大汉子民(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下的不多了。
“不贵,不贵,这可是好盐,不是粗制滥造的粗盐,一斗只要八百文。”
八百文?
单纯的货币数量,还是让巴尼汉有些不太习惯,又在心里细细算了算。
他觉得偏贵了些。
这已经和以往县城里的奸商,所售卖的盐,是一个价格了。
而且刚才巴尼汉买铜鼎、铁枪的时候,都是用的较为合理顶价格。
心里的期待值上去了,就以为汉军市场里的货物,大多定价合理。
可这猛然看见了虚高的盐价,落差感油然而生,真觉得有点不舒服。
“一斗盐够家里吃一个多月,但是这个价格”
“好贵,接受不了。”
“汉军会不会是打算在盐,这种必需品上做手脚?”
巴尼汉又有点提心吊胆起来。
早前买盐被坑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呢!
买到难以下咽的粗盐,还是他已经有了些经验之后,这都算捡着便宜了。
他第一次赶墟时,没怎么留心,那汉人奸商,直接用细沙填埋了盐罐。
一斗盐,一大半是沙子!
就表面上那细细一层,才是盐!
“大不了不买就是,只是买些别的物件,汉军开设的市场,还是挺划算。”
可巴尼汉想了想,又觉得有点不甘心。
盐是必需品。
他就算不在汉军的市场里买,也要去县城买。
而县城里的盐价,又和汉军这里差不多。
无论在哪儿买,都得被坑一笔啊!
于是乎,巴尼汉照着脑海里汉人的模样,讲起了价:
“这个盐,太贵了。”
“三百文。”
那提着盐罐的汉军士卒,当即就蒙圈了。
这什么屠龙刀,一刀直接砍到大动脉。
见过砍价的,没见过一砍就剩四成价的。
他固然很想卖点儿东西,拿去邀功,但皇帝的意思,也很明确。
少赚一点是恩德,但不能亏。
朝廷又不是什么慈善机构,扰乱了市价,把南越土著们给惯坏了,反而更加麻烦。
“八百钱一斗,我买五斗。”
正打算再砍一刀呢,巴尼汉偶然听到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他垫着脚,想看看是哪个二傻子。
一看,身形有点熟悉。
“是爹??”
巴罗见了巴尼汉,笑着道:
“买着长枪了?十六岁了都还没猎鹿,可真给我丢人啊!”
“还有铜鼎?花布?布是给你母亲的吧?”
“她可不爱这些。”
“我要你买的盐怎么没有,忘了?”
“我”
巴罗伸手拍了拍巴尼汉:
“这盐,可以买。”
巴罗是被族中首领派来的,汉军闹这么大事,南越土著的首领们,不可能不管。
巴罗所属部族的首领,就派了巴罗这个族中勇士前来,万一汉军发难,至少能跑。
汉军市场的物价,巴罗都摸清楚了,货物的质量也没问题,这次他回到族中,就会禀报首领,让族人放开心,该买就买。
“汉人真的不会骗我们吗?”
巴尼汉下意识追问了一句,要是别人说的话他可能已经信了,可要是亲爹说的话,直接触发逆反心理。
“要不你试试看?或者都倒出来,看看朝廷会不会弄虚作假。”
一个陌生男人忽而走到了巴尼汉身边,从士卒手上拿过一罐盐,道:
“大汉子民,不骗大汉子民。”
“大大汉子民?”
巴尼汉下意识接过盐罐,却不敢伸手去试。
“我是南越人,怎么是大汉子民?”
“怎么不是?”
男人指着市场中所有穿着鹿皮衣、踩着木屐的南越人:
“你们都是我大汉子民。”
“汉军在长山驻军,那么长山就是大汉疆土。”
“你们购买了朝廷的东西,就相当于缴纳了税赋。”
“在大汉疆土之中,给朝廷缴纳税赋,怎么不算是大汉子民呢?”
“我我.”
巴尼汉还想说什么,却听得四周一阵山呼:
“拜见陛下!”
“陛下万岁!!”
就连巴罗也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及时拜下了。
这个陌生男人是大汉的皇帝??
巴尼汉脑子当场一片空白。
刚才他和这个人,全程是在用南越方言交流啊!
本来还以为是迁入县城后投军的族人,结果是大汉天子???
就连一直自称为天柱神转世的历代交趾国君,也没有哪一个是懂南越方言的。
更何况这种无比纯正的口音,怎么想都应该是自家人才对啊!!!
心头巨震,大脑暂时失去思考能力,巴尼汉便也选择了从众,跟着众人一同拜下。
“不必多礼,朕今日,也只是想看看大汉的子民,平日里是如何买卖的。”
刘恪则是笑着挥了挥手,弃了巴尼汉,与巴罗交谈起来。
巴罗在话语中,也提及了方才买盐都要提心吊胆的巴尼汉,替儿子解释了一句为什么。
这让刘恪心里,对南越土著在交趾国中的生活情况,有了一个全新了解。
是的,南越土著接受了中原文化,也被交趾国纳入了治下。
但除了那些,愿意迁入县城的南越土著外,依然有着极大隔阂。
山林中的这一批南越土著,压根连户籍都没有。
可以说,交趾国的小朝廷,并没有完全将之当作交趾国中的一部分,来看待。
这几百年来,基本都是靠着国君,是天柱神转世的托词,交趾国才能安抚这些南越土著。
“这就是可以利用的地方,即便交趾国派人,以天柱神转世之类的托词,促使南越土著参战。”
“但在汉军开启互市,疯狂刷好感之下,也能稳住一部分南越土著。”
此消彼长,就是优势,刘恪
“不贵,不贵,这可是好盐,不是粗制滥造的粗盐,一斗只要八百文。”
八百文?
单纯的货币数量,还是让巴尼汉有些不太习惯,又在心里细细算了算。
他觉得偏贵了些。
这已经和以往县城里的奸商,所售卖的盐,是一个价格了。
而且刚才巴尼汉买铜鼎、铁枪的时候,都是用的较为合理顶价格。
心里的期待值上去了,就以为汉军市场里的货物,大多定价合理。
可这猛然看见了虚高的盐价,落差感油然而生,真觉得有点不舒服。
“一斗盐够家里吃一个多月,但是这个价格”
“好贵,接受不了。”
“汉军会不会是打算在盐,这种必需品上做手脚?”
巴尼汉又有点提心吊胆起来。
早前买盐被坑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呢!
买到难以下咽的粗盐,还是他已经有了些经验之后,这都算捡着便宜了。
他第一次赶墟时,没怎么留心,那汉人奸商,直接用细沙填埋了盐罐。
一斗盐,一大半是沙子!
就表面上那细细一层,才是盐!
“大不了不买就是,只是买些别的物件,汉军开设的市场,还是挺划算。”
可巴尼汉想了想,又觉得有点不甘心。
盐是必需品。
他就算不在汉军的市场里买,也要去县城买。
而县城里的盐价,又和汉军这里差不多。
无论在哪儿买,都得被坑一笔啊!
于是乎,巴尼汉照着脑海里汉人的模样,讲起了价:
“这个盐,太贵了。”
“三百文。”
那提着盐罐的汉军士卒,当即就蒙圈了。
这什么屠龙刀,一刀直接砍到大动脉。
见过砍价的,没见过一砍就剩四成价的。
他固然很想卖点儿东西,拿去邀功,但皇帝的意思,也很明确。
少赚一点是恩德,但不能亏。
朝廷又不是什么慈善机构,扰乱了市价,把南越土著们给惯坏了,反而更加麻烦。
“八百钱一斗,我买五斗。”
正打算再砍一刀呢,巴尼汉偶然听到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他垫着脚,想看看是哪个二傻子。
一看,身形有点熟悉。
“是爹??”
巴罗见了巴尼汉,笑着道:
“买着长枪了?十六岁了都还没猎鹿,可真给我丢人啊!”
“还有铜鼎?花布?布是给你母亲的吧?”
“她可不爱这些。”
“我要你买的盐怎么没有,忘了?”
“我”
巴罗伸手拍了拍巴尼汉:
“这盐,可以买。”
巴罗是被族中首领派来的,汉军闹这么大事,南越土著的首领们,不可能不管。
巴罗所属部族的首领,就派了巴罗这个族中勇士前来,万一汉军发难,至少能跑。
汉军市场的物价,巴罗都摸清楚了,货物的质量也没问题,这次他回到族中,就会禀报首领,让族人放开心,该买就买。
“汉人真的不会骗我们吗?”
巴尼汉下意识追问了一句,要是别人说的话他可能已经信了,可要是亲爹说的话,直接触发逆反心理。
“要不你试试看?或者都倒出来,看看朝廷会不会弄虚作假。”
一个陌生男人忽而走到了巴尼汉身边,从士卒手上拿过一罐盐,道:
“大汉子民,不骗大汉子民。”
“大大汉子民?”
巴尼汉下意识接过盐罐,却不敢伸手去试。
“我是南越人,怎么是大汉子民?”
“怎么不是?”
男人指着市场中所有穿着鹿皮衣、踩着木屐的南越人:
“你们都是我大汉子民。”
“汉军在长山驻军,那么长山就是大汉疆土。”
“你们购买了朝廷的东西,就相当于缴纳了税赋。”
“在大汉疆土之中,给朝廷缴纳税赋,怎么不算是大汉子民呢?”
“我我.”
巴尼汉还想说什么,却听得四周一阵山呼:
“拜见陛下!”
“陛下万岁!!”
就连巴罗也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及时拜下了。
这个陌生男人是大汉的皇帝??
巴尼汉脑子当场一片空白。
刚才他和这个人,全程是在用南越方言交流啊!
本来还以为是迁入县城后投军的族人,结果是大汉天子???
就连一直自称为天柱神转世的历代交趾国君,也没有哪一个是懂南越方言的。
更何况这种无比纯正的口音,怎么想都应该是自家人才对啊!!!
心头巨震,大脑暂时失去思考能力,巴尼汉便也选择了从众,跟着众人一同拜下。
“不必多礼,朕今日,也只是想看看大汉的子民,平日里是如何买卖的。”
刘恪则是笑着挥了挥手,弃了巴尼汉,与巴罗交谈起来。
巴罗在话语中,也提及了方才买盐都要提心吊胆的巴尼汉,替儿子解释了一句为什么。
这让刘恪心里,对南越土著在交趾国中的生活情况,有了一个全新了解。
是的,南越土著接受了中原文化,也被交趾国纳入了治下。
但除了那些,愿意迁入县城的南越土著外,依然有着极大隔阂。
山林中的这一批南越土著,压根连户籍都没有。
可以说,交趾国的小朝廷,并没有完全将之当作交趾国中的一部分,来看待。
这几百年来,基本都是靠着国君,是天柱神转世的托词,交趾国才能安抚这些南越土著。
“这就是可以利用的地方,即便交趾国派人,以天柱神转世之类的托词,促使南越土著参战。”
“但在汉军开启互市,疯狂刷好感之下,也能稳住一部分南越土著。”
此消彼长,就是优势,刘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