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系统来大唐 > 第三章 如此高义

第三章 如此高义(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几天,突厥趁机打过来,没打过大唐,叫大唐给打了,很好。  

缓了不不到二十日,西突厥一群人联合起来叛变,好在给收拾了。  

刚到四月,突厥又来求婚。  

一天天的事儿咋那么多呢?  

马上要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又有百姓要挨饿了。  

吃饭都不香,要不是刚才皇后送了碗汤饼,现在就饿肚子。  

正想着,有人来报。  

言说宋王今日去城东皇庄,闻邻庄幼儿读书声,遂往。  

晌午在邻庄进餐后调百人前往邻庄种蒜,晚又食,携小坛十一之数归来。  

于兴庆宫正门留两坛名曰酱油之物,复回王府。  

李隆基正烦闷呢,一听大哥出去帮人种蒜,还带东西回来,感兴趣了。  

不等他去打听,又有人来报。  

说宋王回府,命人给三个弟弟府中各送一坛酱油。  

另出两坛,谴人送至百福殿与太上皇。  

“酱油是什么?”李隆基倒不觉得大哥会想着用这个什么酱油把所有人都给毒死。  

报信的人忙道:“城东皇庄监事说,酱油,如水如油,比酱味鲜美,可蘸食牢丸。”  

“又说邻庄李易懂榨豆成油之法,庄中油水充足,有积粮。”  

“另,庄中烧窑出砖瓦灰泥,制沼气池三个,接铜管如沼泽之中存气,遇明火可燃。”  

“庄中以沼气为灯,明亮大过烛焰。供借宿之寒门子弟晚间读书用。”  

李隆基倒吸一口凉气,被吓到了。  

皇庄旁边有个庄子,盖窑烧砖,建个沼泽地那样的池子。  

然后插一个根管子,冒出来气点燃,比蜡烛还亮?  

怎么弄的?以后你庄子点灯不花钱了?  

李隆基想着,看一眼周围的蜡烛。  

殿里其他地方很黑,只有自己身边亮。  

蜡很贵。  

点油灯又有难闻的味道,而且也不够亮。  

他一个庄子弄个沼泽的东西,凭什么比我的亮?  

不晓得为什么,李隆基有些吃味。  

想着,李隆基把几个重要的奏章给批了,去找大哥李成器,得把这事问明白了。  

等李隆基到宋王府时,已是戌正时刻,晚上八点。  

李成器正等着吃牢丸,他在李易庄子上没吃几口,反而要了调制牢丸馅的调料。  

回家就让人剁馅和面包牢丸,给的调馅料就是从李易那拿来的。  

混合在一起的一包,用了三分之一,够十个人吃的。  

李隆基一来,其他人退下去。  

哥俩儿对坐吃牢丸。  

李成器先是让皇帝弟弟什么都不蘸,直接吃兑了调料的牢丸。  

接着换成酱油。  

再加上蒜泥。  

兑醋。  

滴香油。  

李隆基一样样尝过,终于明白酱油有多好吃了。  

“大哥,今日牢丸为何比往日香?”李隆基求教。  

李成器露出笑容:“陛,三弟,我于李易那里拿了调馅的料,越是肉多牢丸越香。”  

“你再看,牢丸中滴落在碟子中的油多,我加了从李易那里拿的豆油。”  

“莫说还有肉,只素菜包出来的牢丸,味道也不错。”  

他说着好东西,豆油拌在馅里比其他油好吃,调料更不用多说。  

“那李易如何?”李隆基咽下牢丸,询问。  

“有文采、晓农耕、知庖厨、懂工事,眼下看来,有胸怀。”  

李成器给出了评价,或者说是称赞。  

他到现在也没忘了孩子们在清晨齐诵千字文时的震撼。  

那种力量,如朝阳之煌煌,似云霞般绚烂。  

之后看到佃户孩子们穿着一样的衣服,背着没见过,但很漂亮的书包。  

给人的感觉可谓是若山若水。  

山之巍峨,水之潺潺。  

像一幅画。  

接着他对李隆基说起大蒜的种植规矩,齐民要术里都没有。  

李隆基听了,心中生出无限遐思。  

很想见一见那个地方,看一看那个少年。  

晚上李隆基住在宋王府。  

躺在塌子上,他久久无法入睡,念叨着:“横眉冷对千夫指,附首甘为孺子牛。”  

翌日早,李隆基在宋王府吃的还是牢丸。  

不过这回是蒸的,纯牛肉馅,于是牢丸中就有一个肉丸。  

依旧蘸蒜酱和醋,吃完,李隆基打包四个人的份走了。  

先去百福殿,把牢丸给他爹和豆卢贵妃送去两份。  

又给了王皇后一份,剩一份赐给高力士,同时给酱油。  

高力士和太上皇、豆卢贵妃,都是自己吃了。  

王皇后尝了一口,招呼身边的几个宫女太监,一人一个,蘸酱油吃掉。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