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货比货(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顶级,但空中肢体的舒展性非常好,姿态飘逸,看起来还是颇为赏心悦目。
吴杰在远处拍了拍手,脸上颇有些自豪之色,因为除了他没人知道,张效瑞这个当下中国队能力值最差的新星,如果换到澳大利亚去已经是全队能力值第三高的球员了。
中国队最年轻的张效瑞扣了一个后,袁飞虎也忍不住自己的表现欲,直接来了个难度更高的360度转身双手重扣!
袁飞虎这一扣再次引燃了现场,也吓坏了现场的NBA球探。
他这一扣明显比张效瑞出色不少,不仅展现了残暴的弹跳能力,充满暴力美学般的力量感,最后身体还有个向后弯弓的高难度动作,这意味着袁飞虎重视力量之余也不乏一丝韧性,整个扣篮的质量甚至足够拿到扣篮大赛上去了。
然而中国队的扣篮表演还没结束,刘敬东见到两个队友都上去秀了一把,这会再也忍不住躁动的内心,冲上去表演了一个真的为“扣篮大赛”准备的“拉杆转身暴扣”!
刘敬东这一扣的难度比袁飞虎还要更高一些,因为拉杆转身后的暴扣用的是反手,整个扣篮过程不仅极具张力,力量感十足,空中姿态比袁飞虎更有飘逸感,这说明他在滞空中的身体控制力要更胜一筹。
“我傻了,这是扣篮大赛吗?”
“谁来告诉我,这些飞来飞去的都是什么人?我怎么一个都不认识?中国篮球的水平已经高到这个地步了吗?”
“我打赌,这三个小家伙只要参加NBA选秀,每个人都能在前三位被选中。”
“等等,澳大利亚人呢?他们不去扣一个吗?”
“……”
中国队这三个扣篮不止将现场球迷的情绪引爆,电视前刚刚打开电视的观众也一上来就高潮了。
但在极度的舒适之后,大家很自然的把目光转向了澳大利亚球员,现场已经不有人用英语喊起来了。
这时的澳大利亚球员脸色有些惨白,士气在比赛还未开始前就一落千丈。
他们也上去扣两个?
那简直是开玩笑!
这支澳大利亚队虽然有几个黑人球员,可最多也就是玩一些不复杂的扣篮,毕竟都是些打不上NBA的小歘歘。
谁要让他们去和那些仿佛在参加“扣篮大赛”的中国人较量,除非把篮筐往下降20公分才有可能。
澳大利亚还未战就先被减了一大波士气,这会已经很受伤了。
但当双方替补退场后,澳大利亚球员愕然发现,那三个大出风头的中国球员,居然全都下去了。
这一幕伤害性没有,但侮辱性极大。
澳大利亚队的士气再-50%,基本已经是负数了。
此刻就连澳大利亚的观众也忍不住想到:这么牛逼的球员,居然只是替补,那他们的首发不得起飞喽啊?
如果澳大利亚人能像吴杰一样看到双方的能力值(FIBA规则下),那仅剩的一点战斗意志都可能不存在了。
中国队首发——
中锋:马冬龙(85):米,100公斤,1969年。
大前锋:鲁达(99++++):米,115公斤,1964年。
小前锋:张继先(83):米,91公斤,1965年。
得分后卫:张勇军(84):米,90公斤,1962年。
控球后卫:吴杰(87-97):米,93公斤,1963年。
澳大利亚队首发——
中锋:卢克·朗利(70):米,102公斤,1969年。
大前锋:马克·布拉德克(73):米,105公斤,1967年。
小前锋:托尼·弗拉霍夫(77):米,98公斤,1963年。
得分后卫:安德鲁·盖茨(80):米,95公斤,1965年。
控球后卫:史蒂文·戴姆勒(78):米,80公斤,1962年。
澳大利亚男篮相比那些鲜有70以上能力值的亚洲球队,整体实力确实高了不止一筹,而且年龄都不大,还有不少潜力可挖,不仅对得起他们世界第6的排名,也符合原本位面汉城奥运会第四的实力。
吴杰比较关注这五人里的安德鲁·盖茨、马克·布拉德克、卢克·朗利,因为他们都是不久后加盟了NBA的球员,尽管只有卢克·朗利算是在NBA站住了脚,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NBA对国际球员极为不友好,澳大利亚队的这个阵容确实有一定潜力。
但这种潜力与中国队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中国队的这套首发阵容,即便是水平最差的张继先也足以去澳大利亚当大腿。
安德鲁·盖茨在原本位面是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篮球明星,但他在巅峰期连续三次前往NBA都铩羽而归。
美国人根本不重视这样一个运动能力平平,只能在国际篮球规则下才能展现出较高水准的白人球员。
但与其同岁的张继先,早在一年前就被NBA球队选中,并且选中后甘愿等上几年,这种待遇足以让安德鲁·盖茨直接自闭了。
至于那个被澳大利亚寄予厚望的卢克·朗利,他倒是有一定天赋,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公牛王朝的一员。
这种王朝球队要想混进去简直天方夜谭,朗利看起来像混子只是因为他身边的队友,特别是对手都太优秀了。
但话说回来,他今天的对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双方开场争球时,朗利看着面前有可能成为自己一生之敌的马冬龙,心里没有任何惧怕,反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这自然是因为他没有与马冬龙交过手,去年的U19世青赛,澳大利亚队在没有遇上中国队
吴杰在远处拍了拍手,脸上颇有些自豪之色,因为除了他没人知道,张效瑞这个当下中国队能力值最差的新星,如果换到澳大利亚去已经是全队能力值第三高的球员了。
中国队最年轻的张效瑞扣了一个后,袁飞虎也忍不住自己的表现欲,直接来了个难度更高的360度转身双手重扣!
袁飞虎这一扣再次引燃了现场,也吓坏了现场的NBA球探。
他这一扣明显比张效瑞出色不少,不仅展现了残暴的弹跳能力,充满暴力美学般的力量感,最后身体还有个向后弯弓的高难度动作,这意味着袁飞虎重视力量之余也不乏一丝韧性,整个扣篮的质量甚至足够拿到扣篮大赛上去了。
然而中国队的扣篮表演还没结束,刘敬东见到两个队友都上去秀了一把,这会再也忍不住躁动的内心,冲上去表演了一个真的为“扣篮大赛”准备的“拉杆转身暴扣”!
刘敬东这一扣的难度比袁飞虎还要更高一些,因为拉杆转身后的暴扣用的是反手,整个扣篮过程不仅极具张力,力量感十足,空中姿态比袁飞虎更有飘逸感,这说明他在滞空中的身体控制力要更胜一筹。
“我傻了,这是扣篮大赛吗?”
“谁来告诉我,这些飞来飞去的都是什么人?我怎么一个都不认识?中国篮球的水平已经高到这个地步了吗?”
“我打赌,这三个小家伙只要参加NBA选秀,每个人都能在前三位被选中。”
“等等,澳大利亚人呢?他们不去扣一个吗?”
“……”
中国队这三个扣篮不止将现场球迷的情绪引爆,电视前刚刚打开电视的观众也一上来就高潮了。
但在极度的舒适之后,大家很自然的把目光转向了澳大利亚球员,现场已经不有人用英语喊起来了。
这时的澳大利亚球员脸色有些惨白,士气在比赛还未开始前就一落千丈。
他们也上去扣两个?
那简直是开玩笑!
这支澳大利亚队虽然有几个黑人球员,可最多也就是玩一些不复杂的扣篮,毕竟都是些打不上NBA的小歘歘。
谁要让他们去和那些仿佛在参加“扣篮大赛”的中国人较量,除非把篮筐往下降20公分才有可能。
澳大利亚还未战就先被减了一大波士气,这会已经很受伤了。
但当双方替补退场后,澳大利亚球员愕然发现,那三个大出风头的中国球员,居然全都下去了。
这一幕伤害性没有,但侮辱性极大。
澳大利亚队的士气再-50%,基本已经是负数了。
此刻就连澳大利亚的观众也忍不住想到:这么牛逼的球员,居然只是替补,那他们的首发不得起飞喽啊?
如果澳大利亚人能像吴杰一样看到双方的能力值(FIBA规则下),那仅剩的一点战斗意志都可能不存在了。
中国队首发——
中锋:马冬龙(85):米,100公斤,1969年。
大前锋:鲁达(99++++):米,115公斤,1964年。
小前锋:张继先(83):米,91公斤,1965年。
得分后卫:张勇军(84):米,90公斤,1962年。
控球后卫:吴杰(87-97):米,93公斤,1963年。
澳大利亚队首发——
中锋:卢克·朗利(70):米,102公斤,1969年。
大前锋:马克·布拉德克(73):米,105公斤,1967年。
小前锋:托尼·弗拉霍夫(77):米,98公斤,1963年。
得分后卫:安德鲁·盖茨(80):米,95公斤,1965年。
控球后卫:史蒂文·戴姆勒(78):米,80公斤,1962年。
澳大利亚男篮相比那些鲜有70以上能力值的亚洲球队,整体实力确实高了不止一筹,而且年龄都不大,还有不少潜力可挖,不仅对得起他们世界第6的排名,也符合原本位面汉城奥运会第四的实力。
吴杰比较关注这五人里的安德鲁·盖茨、马克·布拉德克、卢克·朗利,因为他们都是不久后加盟了NBA的球员,尽管只有卢克·朗利算是在NBA站住了脚,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NBA对国际球员极为不友好,澳大利亚队的这个阵容确实有一定潜力。
但这种潜力与中国队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中国队的这套首发阵容,即便是水平最差的张继先也足以去澳大利亚当大腿。
安德鲁·盖茨在原本位面是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篮球明星,但他在巅峰期连续三次前往NBA都铩羽而归。
美国人根本不重视这样一个运动能力平平,只能在国际篮球规则下才能展现出较高水准的白人球员。
但与其同岁的张继先,早在一年前就被NBA球队选中,并且选中后甘愿等上几年,这种待遇足以让安德鲁·盖茨直接自闭了。
至于那个被澳大利亚寄予厚望的卢克·朗利,他倒是有一定天赋,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公牛王朝的一员。
这种王朝球队要想混进去简直天方夜谭,朗利看起来像混子只是因为他身边的队友,特别是对手都太优秀了。
但话说回来,他今天的对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双方开场争球时,朗利看着面前有可能成为自己一生之敌的马冬龙,心里没有任何惧怕,反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这自然是因为他没有与马冬龙交过手,去年的U19世青赛,澳大利亚队在没有遇上中国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