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大道之上 > 第二百六十六章 家事

第二百六十六章 家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法。”  

他此言一出,陈实也不禁有些犯愁。  

木车的饭量大,一顿要吃十几斤的灵兽肉,或者吃邪祟也行,但西京物价高,灵兽肉不再是一两银子一斤,而是三两银子一斤。城里也没有邪祟。  

每月养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陈实有些不信,道:“你没有贪一点儿?”  

陈棠握紧筷子,又舒展开来,道:“君子固穷,不拿身外之财。”  

“爷爷教你的吧?”  

陈实笑了,“爷爷还说不能拿死人的钱,否则死人晚上找钱会找上你。我原本深信不疑,后来我拿了…”  

他说到这里,戛然而止,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还是个好孩子,只是有点叛逆,差点就说漏了嘴。  

陈棠仿佛没有听懂,自顾自道:“我如今是三品官,月俸三十五担。一担米,五钱银子,一个月就是十七两半银子。你这辆车,一天吃掉我一个月的月俸。我养不起它。”  

陈实不解道:“家里有丫鬟和仆人六人,你怎么养得起他们?”  

陈棠摇头道:“他们不是我请来的,是别人塞给我的,每个月丫鬟和仆人从其他人家那里拿钱,不用我花钱。我的月俸,只需要负责家里的日常开销。”  

他这官,做得着实清廉。  

黑锅取出一张百两的银票,放在桌子上,轻轻推到他面前。  

陈棠眼角跳了跳,摇头道:“我不能收。”  

陈实道:“黑锅是我给它的零用钱,它日子过得比较省,没花完。你若是没钱用,就先收了。”  

陈棠还是摇头。  

陈实又取出几块金子,道:“这是我在路上赚的,你先拿去用。”  

陈棠额头绽起青筋,过了片刻,方才道:“我的意思是,你不要想着做纨绔子弟,找个正经营生。你如今是举人,按理来说朝廷该给你派个官职。西京里肯定有人担心你惹是生非,多半会给你个官做做,你不要推辞。”  

陈实笑道:“我倒想做纨绔子弟,你没给我这个机会。”  

陈棠捏断筷子,用半截筷子吃完晚饭。  

陈实进西京赶考,带来的震动比陈棠想得更大。  

孩秀才死而复生,进京赶考的消息,已经传开,当天晚上便满城风雨,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平头百姓,都在议论此事。  

“他死后这么多年,复生进京,到底为的是什么?”  

“报仇?还是参加会试,考个功名?”  

“他的先天道胎,已经被人割去,移植到他人身上,他凭什么东山再起?”  

“西京,他遍地都是仇家啊,还敢来西京?”  

“听说,他体内住着魔,所过之处,死伤无数。”  

“当年,他爷爷杀了我们不少人啊。当时西京的人才几乎绝了,否则金红缨,以及其他几个年轻将领文臣,怎么可能爬上来?”  

“听说,他跟公子不对付。他怎么敢得罪公子?”  

前内阁首辅严羡之此刻也在微微皱眉,此刻,内阁的几位大臣纷纷前来拜访他,挤在严家的茶话楼中,各自落座,都在七嘴八舌说起孩秀才进京一事,都说牵连甚大,问他该如何处理。  

内阁十三重臣之中,只有首辅张甫正没有来询问他的意见,显然是自有决断。  

与往常不一样的是,冯太监一向总是第一个跑过来的,此次居然也没来,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十三世家,意见很大,都觉得孩秀才当年受了委屈,得补偿人家,不能让孩秀才继续受委屈了。  

严羡之看着众人,只是冷笑,知道这些人无非担心陈实眉心里暗藏的魔爆发而已。  

贪生怕死谁不会?  

但难的是解决问题。  

陈实进京,一个举人而已,进京能惹出多大的事?  

西京,有的是镇压他的手段!  

也有的是笼络他的手段!  

“西京太大了,有本事的人太多了,一个孩秀才丢进去,就像是石子落入静湖,波澜乍起,但很快便会平息。”  

严羡之待众人说完,方才不紧不慢道,“人生在世,无非吃、喝、玩、乐,功、名、权、势,八个字。满足了吃喝玩乐,就会想要功名权势。他入京,认祖归宗,有了家,就有了牵挂,给他一个官,就有了尊卑,再给他一个女人,就有了顾忌,给他一个孩子,就有了不舍。”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口茶,眉头振了振,轻声道:“铁打的人,都会化作绕指柔。”  

他此言一出,其他十二位内阁大臣都笑了起来。  

有人笑道:“西游记里,孙猴子多能耐?可就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那就给他官,给他女人,让女人给他生个孩子,消磨了他!”  

刚到子时,陈棠便已经起床,收拾服饰,准备文书,又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收拾妥当之后,步行去皇城。  

西京内城很多官员都起来了,各自走出自家宅院,有的登上车辇,或者轿子,有的也是步行。  

三更天的时候,天色还早,他们便在午门等候,待到五更天,他们便穿过午门,跨过金桥,来到太和殿前的广场上静静厚着。  

等到内阁大臣到齐,随着一声钟响,众人方才鱼贯而入,进入朝堂。  

朝堂上,真王宝座已经空悬了数千年,但一众文武大臣,还是对着空荡荡的宝座叩拜见礼。  

然后便是议事,先由内阁十三位大臣将各种议题说一遍,一般内阁都有了决断,只是告知众臣处理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