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蝉动 > 第八百八十一节庙堂(2)

第八百八十一节庙堂(2)(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戴春峰看着惊恐万状的汪某人和笑吟吟的光头,心中兴奋不已,马上向与会者公布了甄秀的身份。  

“诸位,此人就是花钱收买吴孝义发表破坏两国关系文章的嫌疑人,特工总部情报科长甄秀。  

根据我们的推测,他的背后藏着真正的幕后黑手,对方为了死无对证和给国府制造麻烦,一定会除掉这个唯一的隐患。  

幸好老天有眼,让特务处行动人员在凶手之前找到了甄秀,还发现有人在他车上安装了爆~炸装置。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将计就计,在隐蔽处控制甄秀,用一个死刑犯将他顶替,来了出李代桃僵。  

目的是让幕后黑手以为已经安全,为接下来的侦查与审讯工作争取更长的时间,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若有所指的说了两句,老戴调门勐的抬高:“在审讯人员的辛勤工作之下,现在我们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一切都是日本人和德国人的阴谋。  

据甄秀表示,有人向他保证只要文章能够登报,引发国府跟红俄的矛盾,对方就给他个好前程,果然事后他就当上了特工总部情报科科长。  

虽然幕后黑手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没有亲自出面,而是由手下代劳,但是不难追查,我可以负责的告诉大家,那人现在就在这个房间之内!”  

“轰~”  

听到最后,屋里的军政大员们一片哗然,能出现在此地的人没有傻~子,结合某人的表现,谁是幕后黑手不言自明。  

现场一下子变得安静,众人或正大光明,或偷偷观察,都将目光投向了汪某人,眼神充满了鄙夷和愤怒。  

如果汪某人只是想跟光头争权,那没问题,因为这属于规则内的权力斗争,且符合绝大部分人的利益。  

双方斗的越狠,就越需要拉拢盟友,他们的位置就越稳,权力的恐怖坪衡下所有人都有好处,国府的结构就稳定了。  

但是他们不能接受有人借日本人的手实现上位的目的,那是在砸锅,让大家都没饭吃。  

在场的人都是一方大老,上升空间有限,就算日本人占领了民国,又能给出什么位置?  

总不能设几十个韦员长,轮流主持政务,你方唱罢我登台吧,权力被稀释也就不值钱了。  

一面是已经到手,看得见摸的着的荣华富贵,一面是虚无缥缈的好处,如何选择根本不用多想,毕竟国府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凝固,一个负责端茶倒水的服务人员站在角落处瑟瑟发抖,手上托盘里的茶杯和杯盖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彭!”  

这时一个部长终于忍不住用力拍向茶几,大声询问:“戴局长,你说,那个王巴蛋究竟是谁,此事必须严肃处理,不然党国纪律何在。”  

现在到下注的时候了,姓汪的败局已定,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他们当然要站在胜利者的一方。  

此言一出,现场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一脸正气的官员们一个个站出来怒斥幕后黑手,要求严加处置。  

看着这些仿佛与罪恶不共戴天的“正义使者”,想到自己竟然跟这种人共事,原本有些惊慌的汪某人忽然就不怕了,甚至还有点想笑。  

“姓汪的,你笑什么。”  

“我看你居心不良!”  

“说,是不是你勾结日本人。”  

似乎被他的笑容刺激到了,首先发难的部长跳了起来,指着汪某人厉声痛斥,彻底撕破了脸皮。  

左重在人群中冷眼旁观,要是情报没错的话,就在几小时前,这位还在汪某人面前点头哈腰,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倒汪先锋。  

这就是冰冷的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权力斗争比想象的还要残酷,稍有行差踏错,便会陷入万劫不复。  

“咳。”  

国民政府负责人林老目睹这一切,知道不能再任由事情发展下去了,那样人心就散了,果断握拳放在嘴前咳嗽了一声。  

会议室再次恢复安静,说得口干舌燥的众人乖乖坐下喝起了水,光头笑眯眯的瞄了旁边一眼,脸上没有任何不满之色。  

这位老先生的面子,衮衮诸公还是要给的,对方在前朝兴中会时期就加入了隔命,参加过辛亥首义,与国父相交莫逆。  

历任参议~院议长,外交部部长,孙先生逝去后,果党内一时群龙无首,各方一致推举他担任国民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重要的是对方为人俭朴,一直独居,衣着朴素,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国,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前辈,没有人敢放肆。  

“还请诸位稍安勿躁,听老朽一言,不知可否?”  

等议论停止之后,林老左右看了看微笑着问了一句,见众人没有反对,心中一松开口缓缓说道。  

“孙先生在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我们党内同志不团结,不能和衷共济,携手并进,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就连日本人也曾说,中国最大之问题在于人人皆有私心,形似一盘散沙,故而从古至今内部纷争不断。”  

听到这话,刚刚挑头的官员有的脸色一红,有的不以为意,人在世上脱不开一个“争”字,不争,干脆回家抱孩子去算了。  

林老装作没看到他们的反应,顿了顿对戴春峰和左重夸奖道:“特务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特别是这位叫左重的年轻人。  

他的名字我听过,抓过不少日本人的奸细,这次处理红俄桉件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