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后记二十三宰相门前七品官

后记二十三宰相门前七品官(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谢衍走到一盏路灯下,踮起脚尖想知道用的什么燃料。  

不是煤气灯!  

以大明目前的化学水平,还造不出煤气灯所需的耐高温纱罩。  

这是一盏煤油灯,跟那些传统油灯一样,也是靠灯芯来燃烧照明。  

它比传统油灯更亮,但作为路灯又亮度有限,只能说勉强满足城市路面照明需求——中国历史上第一盏路灯,就是1843年在上海亮起的煤油灯。  

大明已经在开采石油,并有了初级的石油冶炼工业。其主要用途是:照明、洗涤、润滑、制墨、防腐、中药、建材、军事等等。  

这些用途里面的大部分内容,其实在北宋就已经出现,甚至早在汉代就用石油来照明。  

“敢问足下,这是什么灯?”谢衍询问路灯附近的小贩。  

在那小贩眼神中,透露着对土包子的鄙视,但又不能得罪潜在顾客,于是微笑道:“这是煤油灯,烧煤油的。客官要吃点什么?”  

谢衍又问:“洛阳百姓家中,也用煤油灯照明吗?”  

小贩回答说:“这两年煤油价格降了些,用煤油灯的越来越多了。客官要吃点什么?”  

“多谢。”谢衍拱手告辞。  

待他走远,小贩才嘀咕道:“没见识的外乡人,又来洛阳现眼了。”  

谢衍如果是70后,肯定见过这种煤油灯,80年代都还有很多农村家庭使用。  

父亲给的地址在城内,这么晚了肯定进不去。  

虽然大明没有宵禁政策,但夜晚还是要关闭城门的。洛阳人民的夜生活,也分城内和城外,任何人不得出入城门。皇亲国戚都不行!  

当晚,他们在城外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这客栈也是六层楼的砖木建筑,楼梯和地板皆为木制板材。尤其是楼梯板,一脚踩去还往下沉。  

谢衍一路爬上五楼,沿途踩着木板玩。  

他想着哪天去水泥厂瞅瞅,了解一下此时的水泥工艺,看自己能否改进一下水泥。  

或许,能把楼房修到十层以上!  

客房的桌上,也放着一盏煤油灯。  

店伙计怕他们不会用,还亲自演示了一下:“相公请看,这个旋钮可以调节灯芯,灯光变暗了就把灯芯调长些。煤油和灯芯有限,每晚只能免费燃这么多。相公如果想挑灯夜读,也可去柜台加钱索要煤油与灯芯。”  

“知道了。”谢衍点头。  

看来煤油并不便宜,客栈还要限量供应。  

但也不是特别贵,否则就不会免费供应一些。  

客房里还有厕所,亦有陶制木圈冲水马桶。但因为楼层太高,并未通自来水,马桶上方还挂着个水缸,必须使用人工来加水。  

浴室也没单独设置,想洗澡须到一楼的澡堂。  

身边带着高精度天平,谢衍没有去逛夜市,等明天到城里安顿好再说。  

一夜无事。  

次日大清早起来,在街边随便垫了垫肚子,便叫来一辆马车直往城门而去。  

“小相公是工部尚书家的子侄?”车夫主动攀谈,因为谢衍给的地址,正是工部尚书官邸所在。  

谢衍模棱两可回答:“算是晚辈。”  

车夫没话找话:“小相公第一次来洛阳吧?”  

谢衍笑问:“你怎知道?”  

车夫说道:“小相公还没上车,就四处打量街巷,上了车又把帘子掀开来看。”  

“你家世代居住在洛阳?”谢衍问道。  

车夫的语气颇为得意:“我家是老洛阳了。以前住在城郊,后来地皮给占了,修房子的商家赔了两套房。”  

谢衍惊讶道:“所以城外那些楼房,是商人修来售卖的?”  

车夫说道:“也有自建来出租的。”  

“商人买地皮修房子的时候,官府管不管?”谢衍打听道。  

车夫回答说:“最开始不管,只要交税就行。几十年前闹出了大事,城郊农户认为赔偿太少,死活都不答应搬走。商家就雇来流氓混混,挨家挨户闹事,最后搞出了人命,而且还不止一条人命。很多农户都怕了,忍气吞声乖乖搬走。却有几个不怕死的,结伴去敲响登闻鼓。”  

谢衍说道:“朝廷出手了吗?”  

车夫说道:“先帝大怒,下令彻查。洛阳府尹都被下狱了,听说是收了商人的好处。此后就改了规矩,在城市和近郊建房出售,买地皮之前就要官府审批,房产买卖的契税也提高了。”  

谢衍又问:“房子有公摊吗?”  

“什么是公摊?”车夫不解。  

谢衍解释说:“就是把外墙、楼道、楼梯也算进去,平摊进房屋大小让买房者承担。”  

车夫笑道:“那不是骗人吗?房子卖得出去才怪。”  

谢衍继续问道:“如果我买不起房子,能否去银行贷款?”  

车夫想了想:“可能有这种人,但我没见过。跟亲朋好友借钱买房的倒是不少。”  

谢衍又问:“那有没有商家,自己手里缺钱,先找银行借贷买地皮。刚开始建房子就预售给百姓,然后拿百姓的买房钱去还贷的?”  

“房子都没建好,傻子才会买。”车夫认为谢衍脑子有病。  

谢衍听完,感觉大明的房地产市场,还是一片绿油油的韭菜海啊。  

唉,算了。  

老子要做名垂千古的大科学家,这种割韭菜的事儿太坏名声,还是留给那些精明商人去干吧。  

马车驶入东城的中门,沿着主干道一路向西。  

城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