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1025【增筑与洪水】

1025【增筑与洪水】(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秋季,大明克复高丽全境。  

拖这么久,主要是山区太多。  

高丽南方士族不甘失败,有的屯兵山城据险而守,有的带着残部逃进山里打游击。  

明军自身出兵不足万,新编的朝鲜兵又不堪攻城。只能一座座山城的推过去,再留下新编朝鲜兵驻防。  

虽然攻占了高丽全部城池,但至今依旧有许多残余势力。  

主要还是政策问题!  

在郑知常的建议下,白崇彦全部提拔寒门,对世家门阀动辄灭族。而且灭族这种事,恰恰是那些寒门在推进,寒门士子对此异常积极。  

消息传到南方,高丽士族惊恐抱团,铁了心要跟明军死拼到底。  

他们还控制乡间舆论,声称明军倚重北人(大同江以北),要屠光所有的高丽南人,就算南方寒门士子也会被杀。  

这种谣言,相信者居多。  

高丽的南人与北人之争,早就延续了百余年。之前开京贵族和西京贵族的矛盾,说穿了就是南人与北人的矛盾,十多年前就已激化到北方士族造反的程度。  

南方士族借助高丽地域矛盾,竟把许多南方寒门也团结起来。  

当然,也有一些南方寒门之人,对此将信将疑派心腹北上。这些南方寒门子弟见到白崇彦,立即被任命为小官或文吏,并且暗中写信回去告之家人。  

渐渐的,越来越多南方寒门被策反,甚至主动带着明军进山清剿士族残余。  

拿下高丽全境之后,白崇彦上奏朝廷,顺便请调更多劝农官来。  

白崇彦在信里说,朝鲜农业之所以落后,不仅仅因为制度和农具。朝鲜农民甚至连沤肥都整不明白,即便是河流冲积出的肥沃土地,也还在使用魏晋南北朝的休耕制。  

白崇彦索要的人和物,朱铭悉数应允,并让兵部和礼部商量封赏。  

谈完这些事,出席御前会议的太子兼洛阳府尹朱洋说:“陛下,洛阳愈发繁华,近几年人口激增,请择期增筑洛阳城。”  

朱铭点头道:“你跟内阁与各部讨论,拿出一份增筑方略来。”  

“遵旨!”朱洋坐下。  

整个洛阳城的面积,比开封城要小大约七分之一。  

而洛阳皇城,却远比开封皇城更大,直接占了整个洛阳城的四分之一。  

这么说吧,开封刨去皇城的城区面积,比整个洛阳城还大2平方公里!  

刚刚迁都时勉强够用,近十年下来已经挤爆了,甚至占用郊外农田在建房子。  

新任工部侍郎是赵逢吉,他对水利极为精通,曾在汉中、荆北主持水利,伟大的黄河工程也是他亲手负责。  

但筑城还是第一次。  

赵逢吉拿着洛阳地图说:“殿下,当在城西增筑,令皇城居中为宜。”  

“确实。”朱洋也是这样想的。  

北宋初年修筑的洛阳城,皇城修得阔气无比,外城却属于半成品。  

堂堂大明帝都,皇城竟然不居中线,而是偏在“田”字格的左上角。成何体统?  

在“田”字的西边,增筑一个“日”字新城区,洛阳皇城就能坐北而居中了!  

朱洋平时在洛阳府衙,处理的都是琐事,如今终于有大事可做。  

他频频跟工部的建筑师们交流,又亲自带人实地查看,再跟户部和属县官吏沟通,用了一整個冬天的时间来制定筑城方案。  

工部、户部、府县各衙门官吏,甚至包括五城兵马司,皆全力配合太子制定计划。  

顺便在太子面前混个脸熟,摸一摸太子的脾气。  

冬至那天,朱洋拿出增筑方案。  

朱铭一边吃火锅一边看,自然表示极为满意,因为有无数专业人士为太子查漏补缺。  

增筑西城之后,河南县衙会搬过去,辖区为城西的河南县。  

洛阳县衙留在原地,辖区为城东的洛阳县。  

至于洛阳城区(包括附郭厢坊),自然是归洛阳府尹亲自管理。  

顺便一提,河南省的省会,以及河南省三司衙门,已经从开封搬到了郑州。  

河南省挺惨的,洛阳府、开封府皆为中央直辖,生生抠去河南省最精华的两块地盘。  

正好淮南省面积过大,于是割出亳州七县划给河南。  

确立河南省会时,大臣们也争论了一番。  

一半大臣认为,应该把宋城(商丘)设为省会,因为那里是前宋的南京,人口充足、经济发达、地处要冲。  

一半大臣认为,应该把郑州设为省会,因为那里是河南省的地理中心。商丘实在太偏了,隔壁就是山东和淮南,哪有省会歪那么远的?  

最终,朱铭拍板定郑州为省会。  

主要还是地理因素决定的,如果定商丘为省会,那么河南最西边的府县,给省里上交赋税的时候,得穿过整个河南省外加东西二京。  

郑州刚好,南方府县可水陆交替,把赋税运到新郑再转运。东西方府县走水路可直达。  

从新郑到郑州,如今正在开挖运河。  

汴河到金水、郑水,已挖掘运河连通。  

今后郑州也能四通八达了。  

朱铭说道:“计划做得不错,最后能落实几分才是关键。尤其是拆迁城西的附廓居民,还有征募民夫、外调砖石木材。”  

朱洋说道:“孩儿会时刻盯紧的。”  

“放手去做,”朱铭叮嘱道:“做错了有人给你补救,最重要的是你要从中学会一些东西。”  

“全赖父亲照拂。”朱洋露出孩童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