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983【地震、地裂、旱灾、沙尘暴】

0983【地震、地裂、旱灾、沙尘暴】(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三月,银川府。  

总督赵鼎亲自视察春耕,不但带着一些官吏,而且还跟着数百骑兵。  

去年大战耽误农时,补种粮食又遇旱灾,导致宁夏这边的粮食严重歉收。甚至许多草原都枯黄一片,牧民分到牲畜却没草料,产不出奶也长不出膘,只能一头一头挨个吃掉。  

“各县水利去年都已修缮,还以工代赈新开挖了两条灌渠,”银川知府蒋作义,指着正忙碌春耕的农夫说,“积雪初化,水位渐渐恢复,这几日正抓准时机灌田,免得又遇到了春旱。”  

赵鼎点头赞许,又提醒道:“还是该种一些小米,遇到大旱还能有些收成。如果全都种稻子,一旱起来就全完了。”  

蒋作义说:“去年已调请来粟米种子,今年每家每户的田亩,一半种大米,一半种小米。许多农民不懂怎样种小米,劝农官在手把手的教他们。”  

“极好。”赵鼎夸奖道。  

就在赵鼎继续视察春耕的时候,突然飞鸟成群盘旋惊叫,好多田鼠、兔子从地里钻出,城内外的猫狗也躁动起来。  

不论官民,还是将士,全都愣在原地举目四望。  

良久,赵鼎猛然反应过来:“恐有地动之灾异,着令官吏军民,接下来半月少留在屋内,睡觉最好也睡在屋外空地上。”  

自有官吏到处去传令,但大家听不听就难说了。  

由于异象实在太多,当天晚上还是愿意听的,城内外许多百姓都不敢住在家里。  

结果啥事儿都没发生。  

第二天晚上,就有许多百姓不住屋外了。  

第三天晚上,许多官吏都回屋安睡。赵鼎亲自在城内外巡视,他现身就有官吏呼喊百姓出屋,等他一走官吏则睁只眼闭只眼。  

幸好地震发生在白天!  

第四天,半上午。  

赵鼎正在总督府办公,这里是西夏皇宫一处殿阁改造的。  

突然间地动山摇,惊得赵鼎扶住桌案站起,随即又迅速钻到桌案下面躲避。  

殿宇摇晃一阵,地震终于停止。  

赵鼎从桌下钻出大喊:“出去,快出去躲避!”  

根本不用他提醒,总督府官吏已飞快往外奔,整个银川府城街道上全是人。  

都指挥使、按察使、知府、知县陆续带人过来,惊慌失措的报告哪里又垮塌了房屋。  

就在众人以为结束的时候,大地再次晃动,而且比之前那次更剧烈!  

赵鼎亲眼看到前方有一处民房倒塌。  

他强自镇定下来,召集军政两套系统的官员,勒令众人立即安抚百姓并组织救援。  

城内外所有百姓,赶紧转移去郊外空地,以厢坊为单位进行安置。同时从百姓里面招募勇者,刨开废墟看能否救出生还者,但没有倒塌的房屋不得靠近。  

至于驻军,一部分负责维持治安,一部分也去参与救灾。  

“轰隆隆!”  

又是一次威力稍小的余震,吓得参与救援的军民,惊魂未定逃去空地。  

在郊外足足住了三天,确定没有余震了,赵鼎才让军民有序返回。  

按察使严秉孝跑来赵鼎身边,低声说:“外来军民不须多虑,本地百姓却在传谣。说什么西夏历代国主的魂魄,不甘心社稷覆灭,都回来索命报仇了…”  

赵鼎表情严肃,再次召集军政大员开会。  

“眼下要务,第一是赈灾和救人。那些房屋倒塌的,尽快组织人手重建家园,以工代赈吸纳没饭吃的百姓。”  

“第二是埋葬尸体,西夏旧民崇佛,他们是愿意火化的。把尸体赶紧烧了,免得灾后出现瘟疫。”  

“第三是防备叛乱。那些部落酋长和牧主,草场、田产被没收拆分,极有可能趁机造谣起事。”  

“第四是安抚人心。不止是用救灾来安抚,还要以毒攻毒趁机宣传。就说这次地震是西夏社稷倾覆,龙脉彻底断绝了才造成的。地震以后,西夏龙脉断绝,西夏再也不能复国!一切灾异,都推到西夏头上,我大明是来救苦救难的。”  

银川府迅速安排着一切,同时还把这四道政令,派信使飞马送去宁夏各州县。  

总督所在的银川府,很快就平静下来。  

谁知二十日过去,又来一次地震,而且震中心转移到夏州那边。  

夏州地裂,喷涌泉水!  

继而又刮起前所未见的沙尘暴,黄沙堆积出二十米高的沙丘。沙丘连着沙丘,犹如一道道长堤,一共有好几千百姓被沙尘埋葬。  

历史上,这一连串灾害,导致西夏盗贼四起,起义军遍布近半国土——仅兴庆府一地,死于地震者就超过万人。  

如果朱铭知道有这种事,他去年肯定不会出兵,而且等到各种灾害之后再动手。  

现在等于接到一个烫手山芋,还得花费大量精力和钱粮用于维稳!  

鸣沙县东部。  

早在夏商时期,这里沃野千里,羌戎等民族于此游牧。  

秦汉时期,关东地区的百姓,陆续迁徙至此开垦。  

此后朝代变换,时而放牧,时而农耕,最终形成半耕半牧。  

水土流失逐渐严重,许多地方变成光秃秃的黄土山梁。  

西夏刚开国那几十年,官府还曾组织百姓开挖灌渠。这几十年来,灌渠早就堵塞荒废,农作物从小麦逐渐变成小米。  

六月,旱情愈发严峻。  

这里的三个部落酋长,联合召集十多個曾经的大牧主、大田主商议造反。  

酋长星多保忠愤怒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