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823【还想偷地盘的西夏】

0823【还想偷地盘的西夏】(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自金人蹂籍之后,烧掠殆尽,富豪散亡,苟延残喘。契丹至则顺契丹,金人至则顺金人,王师至则顺王师。但营免杀戮而已,岂能守耶?”  

这段话出自马扩之口。  

当时大宋君臣议论军事,商讨赎回了燕云该怎么守。枢密使郑居中说,用燕云本地的豪杰世代镇守。  

马扩对北地汉人非常了解,于是说出了那段话。  

北地汉人,谁来降谁,不可能帮大宋守土。  

马扩又建议移民实边,军屯数年才能巩固新地。他这个建议很好,但大宋君臣不予采纳,因为没那么多钱粮去办——大宋国库里的钱粮,都交给金国赎买地盘了。  

“五代遗民赵氏,叩拜汉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北地汉儿韩氏,叩见大明皇帝陛下!”  

当朱铭率军抵达咸平府,这个迁徙安置汉民最多的地方,再度应验了马扩当年的那番话。  

那些已经凋零的汉家大族,扶老携幼前来归顺大明。  

真就是谁来降谁!  

而且还跟辽国、金国撇清关系,要么自称是五代遗民,要么自称是北地汉族,现在欢天喜地举族重归汉皇治下。  

朱铭表现得非常仁慈,微笑接受了他们的归顺。  

等进入咸平府城之后,朱铭才吩咐左右:“记下来。辽阳府的渤海族,一些迁徙至幽燕。剩下的那些,再迁徙一半至咸平。咸平的汉人,三分之一迁徙到辽阳,三分之一迁徙到沈州。”  

这样大规模调换迁徙,或许会死很多人,或许会搞出些乱子。但朱铭不会考虑恁多,各族必须混居,不能让某族一家独大。  

紧接着,朱铭又说:“勒令各族上交契丹、女真文字所写之书籍。若有私藏,以谋逆罪论处!各地建筑、碑刻、牌匾…有契丹、女真文字者,悉数予以销毁!”  

这或许会毁坏文物、史料等等,但对朱铭而言都无所谓。  

契丹、女真文字必须从此消失!  

“陛下,四姓六族之人还一直守在外面。”白胜嘀咕道。  

朱铭说道:“让他们进来。”  

辽国有“韩刘马赵”四大姓、六大族,虽然迁来辽东实力大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一群人进来跪下,在城外迎接时磕过头,此刻又是连连磕头。  

刘萼也跪在那里!  

“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朱铭问道。  

众人看向刘萼,毕竟他有投诚之功。  

刘萼硬着头皮说:“幽燕四姓请求迁回祖宗之地。”  

朱铭冷笑:“哪个是幽州韩氏?”  

一个老头上前:“草民韩真,叩见皇帝陛下。”  

朱铭质问道:“韩常就是你家的吧?给金人打仗时颇为骁勇,最后投靠大明也是迫于无奈。还有金国上京,亦有幽州韩氏在做官。是我的刀锋不利,还是你韩氏有功?竟然还想迁回幽州!”  

“草民不敢!”韩真吓得连忙磕头。  

朱铭说道:“幽州韩氏,明年春耕之前,一半迁往辽阳,一半迁往沈州。不得有误!”  

韩真欲言又止,终究不敢再说什么。  

朱铭又问:“蓟州韩氏何在?”  

另一個姓韩的跪伏上前:“在!”  

朱铭说道:“蓟州韩氏,分出一半迁徙去辽阳。”  

“是。”  

“营州马氏何在?”  

“在。”  

“你们迁徙一半去沈州。卢龙赵氏何在?”  

“草民赵杞叩见陛下。”  

“卢龙赵氏,迁徙一半去沈州。”  

朱铭又对刘萼说:“你们昌平刘氏已经被金国拆分过。你又举义归正,就不必再拆族迁徙了。”  

“谢陛下!”刘萼高兴不起来。  

这些大家族的族人和乡民,很多都被征去当兵,而且被明军俘虏了一大堆。  

较早投降或被抓的俘虏,已领到粮食遣散回乡。  

还剩下许多俘虏,临时编为军队或民夫。他们是不可以回乡的,必须听从朝廷的安排,被安插在辽东其他州县。至于他们的亲人,自己托人带信回去,愿意一起搬迁的可以分地。  

朱铭又说:“你们的所有家奴和农奴,必须立即释放,朕给他们分发土地耕种!自愿留下的家奴,须得签署雇佣契书。记住,是自愿留下。哪个家奴要是逃出来,告发你们暗中蓄奴…嘿嘿,后果伱们自己去想。”  

众人噤若寒蝉。  

前几天,疯狂逃跑的金兀术,从咸平府路过时抢了一拨。不仅抢劫汉家望族的粮食,甚至还顺手烧毁带不走的。  

他们已经被搞得很惨了,现在又要被大明拆族迁徙,而且还逼着他们释放奴隶。  

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无数百姓的日子比这些大家族更难过。  

晋北。  

完颜宗翰早已按计划撤走,并且在离开之前,大肆搜刮百姓搞破坏。  

小民已经没啥油水可榨,金兵自然是盯着富户。不给够粮食就灭门,就算给够了也会顺手杀几个。  

金兵每从一座城池撤离,就会放火烧毁城内外民房。  

大同、朔州、武州、蔚州、弘州…各府州县被搞得遍地流民,上百万人无家可归。  

抗金义军趁机吸纳青壮,纷纷走出山区搞事情。而且鱼龙混杂,有的真属于抗金义士,有的却早已沦为匪寇。  

张广道领兵占据晋北之时,这里已经一片混乱。  

他先是吸纳流民做随军民夫,把原有的民夫遣散回乡。接着又忙于收编义军,并剿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