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781【朕要退位】

0781【朕要退位】(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中国古代金融业不如西方,这纯粹就属于刻板印象。  

先说异地汇兑业务,唐代叫飞钱,宋代叫便换,明清叫会票。也就是俗称的票号、票庄。  

具体说说朱氏父子的大明,民间金融系统延续自北宋。  

在城市里,银铺兼营存借款业务,同时也做金银首饰生意。  

比如李邦彦的父亲,就是搞这玩意儿的,说起来是银匠出身,其实人家属于一方富豪。  

在乡镇农村,则有钱米店、钱布店,可以搞钱、米、布兑换,也可以存款和借钱。  

北宋在收取各种赋税时,地方官吏故意坑害百姓,一会儿只收实物税,一会儿又只收钱。例如夏粮征收,今年突然只收绢布,明年或许就只收别的。  

老百姓为了应税,就得去钱米店、钱布店兑换。  

乡镇小店如果兑换不过来,哈哈,就得去县城指定店铺兑换,官吏和店家趁机联手赚一笔。  

而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存钱也是给利息的,不要以为存钱都要收保管费!  

另外还有当铺,宋代叫做长生库、质库。  

这玩意儿可老狠了,不仅能够典当死物,还能典当牲畜、奴婢等活物。  

并且,当铺也兼营存款、放贷业务。  

御前会议。  

今天讨论整顿全国金融行业。  

阁部院重臣陆陆续续到来,喝茶聊天等着皇帝和太子驾到。  

几米长的会议桌空无一人,全在隔壁的休息室等待。  

休息室为两间偏厅,既有桌椅板凳,也有沙发形状的木榻。  

“咦,这是何物?”  

已升为工部尚书的秦桧,摸着垫在榻上的布料,仔细品味触感:“应是一种丝绒,却似乎更厚实、软腻、暖和。”  

此言一出,重臣们都把目光投向椅子和榻床,所有能坐的家具全都铺了一层。  

户部尚书方孟卿说:“漳绒(天鹅绒)。”  

众人都去抚摸体验,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越摸这玩意儿越喜欢。  

阁臣赵佺问道:“哪里能买到?价钱如何?”  

方孟卿说:“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南方水汽重,尤其是广东、福建,铜镜都得罩上绒布镜衣防潮。这两年,江南棉花越种越多,有人把棉纱、棉布卖去福建。漳州产的绒布镜衣最好,有漳州工匠见到棉纱之后,于是就突发奇想,用丝和棉来混纺绒布。”  

“就做出了这种漳绒?”李含章问。  

“不错。”方孟卿点头说。  

天鹅绒的基本工艺很古老,中国这边至少始于西汉,西方则始于更早的古埃及。  

但工艺归工艺,而产品归产品。  

中国一直到了元代,由于棉花变得常见,工匠们自然而然的,就把棉纱用在古老工艺上。  

丝与棉相结合,真正的天鹅绒诞生了!  

并且随着大航海,中国的天鹅绒传到欧洲。这玩意儿比丝绸还牛逼,欧洲那些国王的王冠,包括极盛时期的大英帝国王冠,都纷纷采用天鹅绒作为基础材料。  

甚至连欧洲作家形容女子的肌肤,也经常是“天鹅绒一般光滑柔和”。  

方孟卿说:“漳州知府把这种绒布送来,虽然官家不准地方进贡,但还是花钱买下了这批漳绒。一些是皇室出钱私用,一些是户部出钱公用。官家还鼓励漳州工匠,说可以多产这种绒布。”  

众人听明白了,这种漳绒刚刚兴起,产量着实非常稀少就算有钱都买不到。  

柳瑊忍不住追问:“户部是什么价钱买的?”  

方孟卿说:“一两漳绒,二十贯钱。”  

休息室里都是当朝大佬,听到这价钱也不禁咋舌。  

所有布料,通常以“匹”为单位。  

一匹绢,大约两三贯钱。  

一匹绸,大约三四贯钱。  

一匹绫,大约四五贯钱。  

以上,皆为正常零售价。  

一匹上等蜀锦,则要一百多贯钱。  

只有最极品的锦,才会称重量售卖,以“两”作为计算单位。  

方孟卿说一两漳绒二十贯,那么大概就是二百多贯钱一匹。这东西卖得竟比上等蜀锦还贵!  

当然,价钱肯定会降。  

因为工艺太古老了,并非啥独家秘诀。  

如此昂贵的价格,必然有人买去分析,只要属于专业人士,很容易就知道是咋纺出来的。  

产量提高,价格下跌,一直跌到比蜀锦便宜许多。  

但天鹅绒还能继续改良,可以增强其亮度,再织出各种图案。顶级的天鹅绒,到时候也不比蜀锦便宜。  

众人坐在天鹅绒毯上,一边抚摸绒布,一边闲聊打趣。  

“那些奸商,这回可惨得很啊。”李含章幸灾乐祸。  

萧楚说道:“太子英明。王荆公想要打击奸商,却落得罢相下场。而太子却是兵不血刃,只调来点军布就把富商收拾得服服帖帖。有了东京交易所,只要朝廷紧盯着,今后他们还想垄断就不容易了。”  

这段时间的期货风波把大臣们看得头晕目眩。  

脑子正常的官员,都没有参与炒卖期货。  

他们坚信太子会出手,一旦跟风炒货,稍不注意就血本无归了。  

虽然他们猜到了结局,但整个过程却出乎意料。  

太子没有动用行政力量,只是在最高点砸单而已。甚至砸出的军布货单都不多,再引诱散户抛单之后,太子的人就很快撤离,而市场布价还在惯性暴跌。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四两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