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421【北圣公】

0421【北圣公】(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咚咚咚咚!”  

营寨内鼓声大作,就连邓春也带着轻骑兵,徒步跑去追杀楚军溃兵。  

反而是刚刚建功的重甲兵和火铳兵,选择默默退回营中。  

楚军又非精锐金兵,被连续击溃好几股,若无决定性力量加入战局,剩下的战斗完全就是一边倒。  

却说那倒霉的龚斌,遇到了发狂的敌军,麾下刀盾手死伤近百(伤多死少),这已经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因为三千士卒当中,只有二百五十个刀盾手。  

就在龚斌苦战之际,左侧的楚军被杀溃。  

摆脱阵战的左侧友军,立即攻击发狂楚军的侧面,与龚斌合力将眼前的敌人杀溃。龚斌也迅速摆脱苦战,再冲上前去配合右侧友军,继续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夹击,溃散。  

再夹击,再溃散。  

整个战场川峡义军的优势,便如滚雪球般扩大。  

由于楚军的溃兵实在太多,赶来接应的预备队,被己方溃兵就冲得摇摇欲坠。  

钟相亲率本部参战,放眼望去全是溃兵,根本就不知道去救哪里。就算知道也过不去,前进道路都被溃兵堵住了,麾下亲兵拉着他苦苦相劝。  

“陛下,快走吧,已经败了!”  

钟相扫了一眼朱铭的营寨,愤恨的同时又生出无力感,转身跟着亲兵一起逃回江陵城。  

逃兵和追兵,踩着稀泥艰难奔跑,不时有人摔倒在地。  

可惜无法用骑兵追杀只能看着大量溃兵,就那样逃往江陵城的方向。  

朱铭让重骑兵扈从,以及部分回营民夫,去打扫战场控制俘虏,笑着对身后众人说:“南边稳了。”  

张镗问道:“还是会有很多敌军逃回城内,是要留下来继续攻城吗?”  

“能谈判自然最好,”朱铭望着北方,“我们的敌人不在荆湖,没必要增加无谓的伤亡。只不过这次谈判,一个江陵肯定不够,宜都和长阳也要拿下!”  

宜都在长江南岸,可以从陆路进攻松滋,朱铭若是占了那里,钟相更加寝食难安。  

古三的胸口持续流血,提着一把奇怪的长枪回来:“元帅,快看这个,可以刺破重甲。”  

朱铭扫了一眼,说道:“铁锥枪,不算稀罕,《武经总要》里就有。”  

靠人力持枪攻击,是不可能刺破重甲的,但可以刺破甲片之间的缝隙。  

岳飞的儿子岳云,并非如演义所写那般用锤,而是使用加重版的特制铁锥枪。北宋前期为了对付辽国重甲,宋军曾经大规模装备铁锥枪,后来渐渐就少用了,直到南宋对付金兵才重新捡起来。  

这并非什么奇门兵器,存世量极多,后世考古一次性就挖掘出两百多支。  

“其刃为四棱,颇壮锐,不可折,形如麦穗,边人谓为麦穗枪。”这就是对铁锥枪的文字记载。  

在反复戳刺重甲时,枪尖和矛尖会打滑,从甲片滑向缝隙。  

普通枪矛滑向缝隙,力道减弱许多,即便是缝隙也很难刺透。而铁锥枪的特殊结构,则可以利用余力,轻松刺破甲片间的缝隙。  

若是刺得深些,四棱锥留下的伤口,还能让敌人血流不止。  

王禀扫了一眼:“可能是荆湖哪个州县的兵杖库,存了一些几十年前的铁锥枪,被钟贼得到并命令工匠仿造。宋国军队已经很少使用了,因为打造不易,就算造出来也被将士嫌弃。因为这几十年来,宋国大量打造兵器都是用灌钢。铁锥枪的枪尖太细,灌钢不够坚硬,作战时容易折断。”  

“还不快去包扎!”朱铭责备道。  

古三被四棱锥刺中,幸好入肉不深,否则那伤口真的难以处理。  

钟相本部是最先逃回江陵的,一进城就大喊:“只开北面瓮城门!”  

他让留守部队站在瓮城上方,随时准备投落石滚木,自己带兵埋伏在内城的城门两侧。只要敌人敢跟着溃兵追进来,立即就是全方位攻击。  

龚斌追赶敌人至护城河护城河的已经水位大涨,但水流并不算湍急。  

被他追杀的楚军,一些在半路跌倒受俘,一些脱力跪倒投降,还有一些被踩踏致死,近半都逃到此处跳入护城河。  

护城河内,密密麻麻,人头攒动。  

水性再好也游不开,双臂没有划水的空间,只能用双脚不停踩水。  

追至此处的川峡义军,站在岸边反复往水里戳,鲜红的血液开始在水中氲开。  

还有一些脱力的楚军,双脚踩水难以支撑,下意识抱住旁边人,然后一起往河底沉。  

能靠近对岸的都是幸运儿,根本不用攀爬,河水已经涨到接近河岸高。只需双手趴在岸边用力,一个翻身就滚上去。  

护城河的几道桥梁上,也全是拥挤的溃兵,不时有人被挤落到河里,桥上还有许多被踩死的尸体。  

瓮城已经挤满溃兵,后来者根本进不去,只能绕着城墙没命奔跑。  

城郊四野,也到处可见零星溃兵,他们作战时方向不对,无法朝着城池逃跑,只能哪里没追兵就逃向哪里。  

“你们快走,莫要再管我!”  

洞庭豪侠英宣怒吼,他有一处伤口颇深,流血过多身体乏力,奔逃一阵便撑不住了,几乎是被亲兵一路拖着跑的。  

“当初结拜的时候,就说过要同生共死,此刻如何能舍弃兄长?”  

“男儿在世,无非一个义字,今日便陪兄长赴死!”  

“咱不会说话,反正这条命就卖给兄长了。”  

英宣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