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阳春三月,第一批流民已在南阳府、襄阳府开荒。  

主要种植大豆,农历三月正好适合春播。夏季收获之后,还能来一次夏拨。后续的流民,甚至可以秋播。  

豆科作物,都极为适合开荒,还能为土壤积攒肥力。  

早在去年秋冬季节,朱国祥就在囤积豆子,冬春之交往新占地盘运去。  

在朱铭起兵之前四川就被朝廷横征暴敛。  

起兵造反,应对围剿,两者相加,耗时长达一年半,期间又消耗了许多粮食。如今还养着十万兵,还要给流民发放口粮和种子,各个府县的粮仓全都空了。  

幸好击破各路官兵时,缴获了大量敌军粮草,否则今年更加捉襟见肘。  

目前,川峡经略府发行的战争债券,还欠着百姓三十多万石粮食。  

今年须得防备富户挤兑债券,朱国祥打算发行一拨“富民债券”。去年买过“战争债券”的百姓,今年如果不来兑现,“富民债券”就不用再买了。  

朱院长只能这样往后拖,拖延一两年,即可平稳度过困难时期。特别是玉米红薯,在整个四川推种之后!  

而士绅地主们也只能忍受,害怕把朱相公逼急了,撕破脸皮直接搞摊派。到那个时候,粮食还得交出来,且连一张债券凭证都拿不到。  

“元帅,经略府送来的。”白胜献宝似的捧出两个小罐。  

朱铭拍开罐口的封纸查看,一罐冰糖,一罐红糖,忍不住问:“我爹从哪儿弄到的?”  

白胜解释说:“遂州送来的贡品,相公本来不要,去年就退回去了。但遂州糖霜户真心进献,今年春天又托官府送来。相公便收下了,还取消土贡制度,不准任何官员征收贡品。”  

遂宁是北宋冰糖的主要产地,被列为贡品之后,那里的糖霜户已被逼得破产大半。  

朱铭起兵占领四川,糖霜户们瞬间生活有了盼头。  

可惜啊,冰糖工艺太过原始,每年也就那么点产量,属于制作红糖的副产品。  

《天工开物》里的黄泥水淋糖法,百分之百是道听途说瞎写的。  

以朱铭那可怜的理科知识,在第一次读到此处时,都下意识的觉得不可能。因为吸附杂质可以用木炭,黄泥水又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黄泥水没有任何的物理或化学效果。  

于是去搜视频和资料,果然没有一个人复原成功。  

后来朱铭又去搜历史类论文,有学者对古代白砂糖进行考证,得出的结论是:一种比红糖颜色更浅的红糖…  

朱铭还查找过现代白糖的制作过程,发现离心机什么的很好解决,主要是古代很难制备磷酸或亚硫酸。  

傍晚下班,朱铭提着两罐糖回后宅,发现张锦屏已经从成都回来了。  

“怎不派人说一声?”朱铭高兴道。  

张锦屏道了声万福:“相公事务繁忙,不便去前堂打扰。”  

朱铭心血来潮:“正好得了一罐糖霜、一罐红糖,把她们几个都叫来,为夫要亲自做好吃的零食。”  

不多时,郑元仪、赵福金、赵富金到场。李师师和裴月里嫦娥,前两日也已搬进来。  

朱铭嫌裴月里嫦娥名字太长,直接改成裴嫦娥。  

众女的关系,说不上融洽,也算不得紧张,反正也就那样。  

倒是赵富金天真烂漫,让人没有戒心,大家都觉得这小姑娘不错。  

只见朱铭弄来一些玉米,将红糖捣碎为粉末。  

然后搬来铁锅和炉灶,铁锅烧热后,加入些许猪油,将玉米翻炒均匀,然后盖上锅盖抽柴用小火慢慢煎。  

听到锅内有弹跳声,就把锅摇一摇,直至煎到没有声音为止。  

朱铭揭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面而来。  

红糖已经磨碎加进去微火拌匀,红糖融化便裹到爆米花上。  

“都来尝尝,”朱铭伸手去抓,又猛地缩回来,吹着手指说,“呼,好烫!”  

待到温度稍降,朱铭抓起两颗塞嘴里,就是记忆中那味儿。  

他对自己的“厨艺”极为满意,以前只看人做过爆米花,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动手就成功了。  

张锦屏让侍女拿来几双筷子,夹起一颗品尝,笑着点头说:“好吃。”  

妻妾们纷纷尝鲜,就连侍女也分到一些。  

玉米终于有了新用途,朱铭对张锦屏说:“请几个官员家眷来做客,给她们展示一下,此物大可传播出去。如今的富人,都只吃嫩玉米,让富人也尝尝爆米花。”  

张锦屏笑道:“这叫爆米花吗?倒是贴切得很。官妇们品尝之后,肯定回家让厨子炒制,用不了一两个月就能出现在街头。”  

李师师立即恭维:“元帅和夫人真是心系百姓,但凡有好东西,便要与万民分享。”  

这马屁拍得张锦屏舒坦,对李师师的印象改观许多。  

张锦屏说道:“先祖偶得胆矾炼铜法,加以改进之后,亦不曾藏私,献予朝廷推行天下。”  

李师师根本不知道啥叫胆矾炼铜,却继续夸赞道:“不料胆矾炼铜之术,竟是夫人的祖宗所献,此举惠及万民,着实让人佩服。”  

朱铭瞥了一眼李师师,这位歌姬倒是擅长搞气氛,初次见面就让张锦屏心情愉悦。  

隔日,张锦屏就跑去严大婆那里,把爆米花做法献给老夫人,接着又邀请几个官员家眷做客。  

当朱铭带着全家前往襄阳时,爆米花已在汉中的上流社会传开,并且迅速向中低层家庭传播。  

普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