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311【孟子错了】

0311【孟子错了】(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先生,萧夫子来了。”  

“请他进来。”  

桂州州学校长萧韡,已经将官服脱了,穿着一身布衣而来:“成功贤弟,我到你这里应聘学究,不知是否愿意收留?”  

朱铭惊讶道:“阁下州学教授不做,却来我这草屋里做老师?”  

“学生已不剩几个,还不如来七星书院。”萧韡自嘲苦笑。  

萧韡是十一年前的进士,初授古田县尉,抓捕数十盗贼,又破获灭门惨案;转升福清县丞,政绩也颇为卓著。  

本来要升县令,莫名其妙被扔来桂州做校长。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得罪了谁!  

元丰年间,桂州州学规模很小,按照新颁布的政策,学生必须清退一大半。老师的数量肯定也要减少,估计有一半要召回京城等缺。  

等待萧韡的,只有两个结局,一是继续留在桂州苦熬,二是召回京城去吃闲饭。  

他哪个都不选,直接辞官算球,跑来七星书院教书,顺便在龙隐寺跟和尚论佛。  

这位老兄是个佛教徒传诸后世的一些事迹,多多少少都属灵异事件。比如他破获灭门惨案,说是被救助的黄雀,化成人形来报恩指路,这才抓住了一群凶恶贼寇。  

“请吧。”朱铭立即给萧韡安排工作。  

寒窗苦读十余载,好不容易考上进士,又兜兜转转十一年,还特么在偏远地区做校长。而且学校又要消减规模,学生们纷纷退学,老师也面临下岗。  

换成朱铭,早特么不干了!  

宋徽宗疯狂增加进士录取数量,每年还会赐给十多个太学生进士出身。  

二十年来,进士太多。  

以被裁撤缩减的官学来计算,朱铭估计至少有三四百个进士,会一股脑儿召回京城吃闲饭。他们拿着微薄的基本工资,还要享受东京超高物价,恐怕绝大多数都待不住,只能骂骂咧咧回老家混日子。  

除了萧韡,还有一位县学老师过来应聘。  

这县学老师名黄渐,只有举人出身,学问连太学生都不如。朱铭令其去教小孩子,授课之余,顺便来听自己讲课。  

现在老师就四个,朱铭、范致明、萧韡和黄渐。  

朱铭召集他们开会,说道:“教授两三日,学生参差不齐。我打算暂时停课,先考试摸底,再来重新分舍。照搬三舍法,分为上舍、内舍、外舍。另设选修课程,各种杂学,必须选两种或以上学习。”  

即便用三舍法分了年级,也很难正常教学。  

主要还是数学等杂学,就连个别太学生,也是没啥基础的,得从比较简单的教起,这就需要采用选修大课的方式。  

朱铭又拿出书院公款,去购买一些毛笔。  

因为有几个县学生来也求学,他们家境贫寒,居然用的是鸡毛笔…  

“鸡毛笔岭外亦有兔,然极少。俗不能为兔毫笔,率用鸡毛,其锋踉跄不听使。”——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赠送毛笔之余,朱铭又教授学生,制作竹管笔等硬笔,让他们平时不缺写字工具。  

几天考试下来,重新划定班级。  

上舍:十人。  

内舍上:十五人。  

内舍下:十五人。  

外舍上:三十人。  

外舍下:三十人。  

蒙学(预科班):二十八人。  

另有许多学生的亲随,也愿意读书听课,他们可以任意选择班级。  

那些被除名的太学生,本来就有不少是外舍,学问跟普通州学生差不多。  

四位老师,都身兼数科,轮换着教学。  

课程表实在轮不开,就让学生们练习书法、默写背诵。  

如此月余,秩序井然,书院走上正轨。  

广西常平使吕渭走马上任,这是一个还没躺平的官员,而且跃跃欲试极有追求。  

他被蔡京贬去广东多年王黼做宰相之后,立即提拔一批地方官,吕渭走狗屎运居然被人举荐。  

在吕渭心中,王黼还算不错,至少知道选拔贤才。  

“编管此地的朱铭,可有无端生事?”吕渭办完交接手续,开口便问朱铭的下落。  

因为举荐他的是个王党,多番叮嘱要好生看管朱铭。  

蔡怿将其视为奸党,没好气道:“一个除名编管之人,能生出什么事来?”  

吕渭也不多问,只拿出一方汤剂:“我在广东做官多年,求得一副汤药。早晚煎服,可防瘴气,太守且拿去。”  

“还有这般汤剂?”蔡怿半信半疑。  

吕渭的养气汤方,后来刻在刘仙岩摩崖石上,供桂州百姓誊抄传播。现代学者进行研究,发现就是增强抵抗力的,可视为广东凉茶的早期版本。  

此人住进常平司衙门之后,花了半月时间熟悉情况,稀里糊涂被其他官员排挤,都觉得他是王黼派来的狗腿子。  

吕渭也懒得解释,带着几个随从,微服出城查防民情。  

他选定一些村落,回去找方廷实:“方县令,我带来一些玉米红薯种子,你且拿去劝百姓耕种。种植之法,与北方略有不同,我在广东已摸索过了悉数写成文章记录下来。广西与广东,或许也有不同,须当因地制宜才对。”  

“玉米红薯是何物?”方廷实问。  

吕渭说道:“就是朱铭与其父,从海外带回来的。朱铭虽然不敬天子,也对王相颇多诋毁,但终究还有些贡献。万万不能因人废事,不要觉得朱铭是小人,就不推种他父子带回的粮食。”  

因人废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