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212【洋州有人造反?】

0212【洋州有人造反?】(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到得宾馆,李友闻邀请朱铭去府衙宴饮,多余官吏皆散去,只剩几位府曹和县令陪同。  

宴席非常丰盛,估计花销上百贯。  

自己暂时不能治理汉中,朱铭却希望有人能搞搞基建。几杯酒下肚,朱铭说道:“我从褒斜道而来,所见山河堰多废弃,朋龟兄可有修缮的打算?”  

李友闻摇头叹息:“为官一方,谁不想兴修水利呢?汉中赋役已极重,还是别再惊扰百姓为好。”  

“可惜了。”朱铭跟着感慨。  

山河堰,又叫萧曹堰,是刘邦困处汉中时,萧何与曹参共同开凿的,乃刘邦起家的农业根基!  

北宋就修过一回,距今已逾百年,而且还是南唐降臣许逖主持。  

一百年没再修缮过,想想就知道破成啥样了。  

历史上,得等到吴玠镇守汉中,一边忙着抵抗金兵,一边组织流民兴修水利。然后安置流民,实行军屯,在修复山河堰的当年,仅军屯就收入粮食25万石。  

三十年后,吴玠的弟弟吴璘,又来修缮一次,灌溉农田数十万亩。  

只要山河堰得到修缮,汉中军粮便绰绰有余,都不需要再从川中运过来。  

朱铭一想到山河堰,便自然想起吴玠、吴璘兄弟。  

都是文武双全之辈啊。  

吴璘在长期作战当中,还自创了叠阵法,主动带兵反攻陕西。吴璘派遣偏师从汉中杀到关中,他率主力在秦州(天水)迎战金兵,击破金兵五万余,金人投降者上万。  

就在吴璘准备乘胜追击时,突然收到朝廷的撤退命令。  

第二年,绍兴和议,不但没保住新占土地,还把和尚原割让给金国。(和尚原在宝鸡西南边吴家兄弟守了几十年,大小战斗上百次。没有战败丢失,却遭战胜割让,南宋就此失去从陈仓道出兵的前哨地。)  

吴玠今年二十三岁,已在西夏战场展露头角,担任泾原路宋军的低级军官。  

吴璘今年十四岁,即将投军。  

顺便一提,九纹龙史进的原型史斌,就是在攻打长安时被吴玠斩杀。  

怎样把吴家兄弟弄到手呢?  

这两位完全可以当文官来用,吴玠镇守和尚原时,金国地盘里的百姓,主动跑来给他运送粮草。金兵设保伍连坐法,疯狂镇压送粮百姓,还派小股骑兵截杀,凤翔府百姓冒着杀头风险,依旧坚持给他运粮数年。  

将领得军心不容易,能得民心就更难,吴家兄弟皆得民心。  

唉,不好搞啊,人家已是大宋军官,只能俘虏之后尝试招降。  

就连岳飞都不好弄,一是很难寻人,汤阴县那么大,寻个农户得派大量人手。二是岳飞年龄尚幼,今年才十三岁,还在家里务农,费尽心思找个农家少年,会被人当成神经病的。  

名将啊,名将,现在手里只有个李宝。  

知府李友闻还在劝酒,朱铭喝得微醉,问道:“朋龟兄可否帮个忙?”  

“成功请讲。”李友闻道。  

朱铭说:“金州穷困,我欲兴冶铁之业,请朋龟兄给几户冶匠、铁匠。”  

李友闻笑道:“金州不产煤,须得用木炭冶铁,运出来也颇耗财力,只能用作金州本地的农具。成功切莫说笑,在金州采金种茶便可,不要白费功夫去冶铁。”  

金州是产煤的,跟铁矿一样,量大管饱,且都极易开采。缺点煤矿是多在深山,古代交通运输不便。而铁矿的品位也不怎么高,大约在25—35之间,这是南方铁矿的平均水平。  

汉中这边差不多,也是被交通因素制约,直至清代才大规模冶铁。  

真正便利的是洋州,铁矿挨着汉江支流,可惜又缺少煤矿,暂时一座煤矿都没发现,只能使用木炭来冶铁。宋代的大型铁矿,已经在使用焦煤了。  

须把兴元府和洋州一起占领,汉中的冶铁业才能初具规模:在兴元府炼制焦煤,通过水运送去洋州炼铁。  

朱铭说道:“总得试试,还请朋龟兄帮忙。”  

李友闻想了想:“便给成功十户,冶匠七户,铁匠三户。”  

“多谢!”朱铭举杯道,“敬朋龟兄一杯。”  

宴饮结束,李友闻驱散众官,醉醺醺说:“成功被贬金州恐怕也是得罪了蔡京吧?”  

朱铭也不过多解释,只叹息道:“我在濮州已震慑官吏正待大展拳脚,却稀里糊涂被召回。”  

李友闻说:“成功谈及山河堰,吾又怎不知水利好处?可通判掌握着钱粮,俺多番说起水利之事,都被通判以扰民为由拒绝。那厮便是蔡党,只知鱼肉百姓!”  

“奸党祸国,吾辈自当奋起!”朱铭立即说。  

“正该奋起!”李友闻找了好几个酒壶,终于找到些残酒,含着壶嘴一饮而尽。  

李友闻并非看起来那般废物,他也是有政治抱负的,而且极为厌恶佛道,甚至死后不让子孙请人做法事。历史上,他几次贬官,都是因为怒喷奸党,最终被贬去广东客死他乡。  

面对起义军时祭祀湖神,也不过是提振士气的手段。  

朱铭说道:“何不让士绅集资分段修缮山河堰?”  

李友闻摇头说:“没用,我已试过。本地士绅不信任官员,且近年来,知府又调任频繁,他们怕我捞钱跑了。更何况,上头还有转运司、提刑司,一旦疏浚山河堰,这些人也要捞一笔,士绅们的顾虑实在太多。”  

朱铭只能表示同情,这是个有心做事,却又能力欠缺,无法压制属官、取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