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062【王霸道】

0062【王霸道】(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啊!!!!!!”  

祝家内院,不时传出凄厉的惨叫声。  

刑讯逼供,自然要让专业人士来,朱铭和向知县宅心仁厚,他们是万万下不去手的。  

向知县焦急的走来走去,不时朝里面看上两眼,生怕那两个老贼真不知情。  

朱铭却从容安坐,一直在闭目养神。  

估计已经走乏了,向知县也坐下来,扭头朝朱铭看去,竟然生出几分钦佩之心。  

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文可贯通三经,武可统兵杀贼,此时此刻还能保持淡定。如此沉稳气度,向知县还真没见过几个,此子今后必有一番大作为!  

其实,他想岔了…  

朱铭就连钓鱼都静不下心,哪来的什么沉稳气度?  

昨晚跟几十個男人睡大通铺,被臭脚丫子熏得失眠,今天又率队厮杀累得够呛,朱铭只是在趁机补觉而已。  

并非假寐,真睡着了。  

朱铭别的本事没有,就那神经足够大条,完全可以称得上没心没肺。  

一直折腾到凌晨,两个老贼已经废了,只求能够赶紧死掉。  

仵作带着狱吏出来,低声对向知县说:“望江里,安水坝村,虎头岭下,祝宗道的母亲、兄弟和妻儿都在那里。县城这边的浑家,是他招安之后娶的,原配一直没死,长子都已经六岁了。村中大户姓钟,祝宗道造反的时候,就把钟大户全家杀了。如今更是霸占其屋,全家改名姓钟,自称是钟大户的族亲。”  

“好个祝二,果然还有巢穴!”  

向知县心头狂喜,对仵作和狱吏说:“你们明日到县衙领赏,今晚且回家安歇。”  

“谢过县尊!”  

三人躬身告退。  

向知县还在那儿高兴,喜滋滋来回踱步,总算想起还有正事要办:“朱贤侄,朱贤侄…”  

“哈!”  

朱铭打着哈欠睁眼,问道:“贼人招了?”  

向知县说:“招了,贤侄快去召集人手。不需太多,二三十人即可。”  

可怜这位县太爷,朝廷不准私养幕僚,身边连个帮忙谋划的师爷都没有。他就带了两个忠仆赴任,剩下的奴仆,全是在西乡县雇佣的。  

县衙又被祝主簿和白二郎盘踞,诸多衙吏不值得信任,如今办事还要请朱铭帮忙。  

毕竟朱铭是外乡人,听口音就知道,缺乏根基可以合作。  

朱铭径直返回弓手校场,把自己的三十多个室友叫醒,除了张广道和白胜之外,都是来自上白村的村民。  

众人前往南城门,向知县已经准备好了,身边还跟着两个忠仆。  

“打开城门,本县要连夜抓捕祝宗道的余党!”向知县喝令道。  

门卒打着哈欠,磨磨蹭蹭将城门开启。  

码头停靠的几艘商船也遭殃,被向知县强行征用,连船夫都被一并带走。  

今晚可没有大月亮,夜里漆黑一片。  

好在这已经不是汉江,而是汉江的支流,河水流速相对平缓,借助灯笼的光亮也能勉强行船。  

朱铭盘腿坐在甲板上,望着黑乎乎的河面发呆。  

穿越前,他只是个自媒体博主,赚点小钱也全都花出去了。  

他没啥大志向,得过且过,稀里糊涂。  

这些天经历的事情,对他而言惊心动魄,夜间杀贼也还罢了,今天可是白昼当街厮杀。  

先前很累,没心思多想。  

小憩一阵,河风一吹,脑子瞬间清醒无比,难免生出来各种情绪。  

自己好像变得奸猾冷酷了,跟这傻逼知县同流合污,而且还时时刻刻投其所好。接下来,更是要杀人越货,虽然杀的是反贼家人,抢的都是一些不义之财,但还是让他感到颇为唏嘘。  

穿越一场,我到底在追求个啥?  

争霸天下做皇帝吗?  

还是力挽狂澜,保住汉家江山?  

又或者,为了让老百姓过得好些?  

我的底线在哪儿?  

忽地,朱铭想起王安石的王霸论,那是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总纲。  

孔子只讲仁义,不分王道与霸道,但其言语更倾向于王道,内圣而外王。  

从孟子开始,尊崇王道,鄙视霸道。王道与霸道的区别,在于是否出于仁义之心,而不在于是否行仁义之举。  

荀子沿袭孔孟思想,又更进一步,王者争取人心,霸者争取友邦,强者争取土地。当遵礼行王道为主,重法而行霸道为辅。  

王安石糅合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推中庸,杂王霸道而行之。  

为了彰显诚信,提升自己威望,齐桓公归还土地,晋文公退兵罢战,这些在王安石看来,不是王道,而是霸道。因为他们在假仁假义,退兵还土都是为了自己。  

真正的王道,真正的仁义,是齐桓公、晋文公把地盘吞了,让那里的百姓过得更好!即便对自己的声誉有损,却能够惠及于民。  

中庸就是王道,王道就是中庸。以造福天下百姓为出发点,王道和霸道互相调和使用,这就是王安石的治国理念。  

只要对天下百姓有益,便做坏事背上骂名也可以。  

想做到中庸,真的好难啊,朱铭忍不住叹息。  

王阳明的心学,其实也是中庸之道。王安石的新学,同样追求中庸之道。可这玩意儿,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判断力,否则强者会变得刚愎自用,弱者会逐渐屈服于现实。  

借着火盆的亮光,朱铭拔出宝剑,在甲板刻画“中庸”二字。  

不知何时,向知县来到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