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007【崇宁十二年】

0007【崇宁十二年】(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一夜无事。  

翌日清晨,父子俩打开房门。  

瘦马静立于门前,不拴绳子也没乱跑,看到他们出现,还打了个响鼻以示亲近。  

然后,这匹瘦马就溜达到院角,去啃食篱笆墙下的野草。  

军马很难伺候,要喂豆饼,还要喂盐水,夜草更是不能断。眼前这黄骠马却好打发,啥都不用管,自己就知道找食吃。  

当然,瘦成那副鬼样子,别说人骑上去够呛,怕是连几十斤的货物都驮不动。  

田二的老婆正在扫地,田三老婆带着几个孩童,在院外不远的菜地里劳作。  

朱铭走过去问:“婶子,田二叔出门了?”  

田二老婆也不简单,张口便是谎话:“天刚亮就下地干活了。”  

朱铭旁敲侧击:“如今这世道,日子都不好过啊。”  

“可不是?”女人也跟着抱怨,“冬天越来越冷了,天气也乱得很,入夏总要旱两个月。”  

气温在唐中期就开始下降,至北宋末年跌到谷底,又在南宋回暖了一百年。  

即便是南宋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没回升到唐末宋初的水平。至元末,气温又跌到谷底,明朝稍微有所恢复。可明朝的最高年均气温,也没达到南宋时期的峰值。  

此时的平均气温,大概跟明末相当,约与明朝万历初年差不多。  

小冰河期!  

朱铭又说:“这山里闭塞,天高皇帝远,官家也顾不上,想来比南方要好些。”  

女人说道:“官家没有,还有土皇帝。”  

朱铭问道:“哪個土皇帝?”  

女人不再接腔。  

朱铭再问:“你们这山里,可晓得皇帝的新年号?”  

“又有新年号了?”女人疑惑道。  

“你们用的是哪个年号?”朱铭反问。  

女人说:“什么宁,记不住了。”  

虽然昨天听到“蔡相公”,朱铭已经有了不好的念头,但还是抱有侥幸心理:“熙宁?”  

女人摇头:“不是。”  

“不会是崇宁吧?”朱铭一颗心往下沉。  

女人顿时记起来:“对对对,就是崇宁,今年是崇宁十二年。俺成亲的时候,刚好是崇宁元年,俺记得清清楚楚。”  

古代的乡间百姓,基本不记皇帝年号,平时都用天干地支来算年份,这田二的老婆知道崇宁年号已是不易。  

只不过消息有些滞后,崇宁只有五年,哪来的崇宁十二年?  

所谓崇宁十二年,应该就是政和三年,也即西元1113年。  

朱铭垂头丧气离开,走到父亲面前,低声道:“咱们倒霉了。”  

“什么事?”朱国祥问。  

朱铭说:“确实穿越到了北宋,现在的皇帝是宋徽宗。”  

朱国祥确认道:“就是水浒传里那个?”  

“就是那位爷,”朱铭郁闷道,“再过十几年,靖康耻就要来了。距离梁山好汉们起义,已经不到十年时间,倒是可以去找宋江耍耍。”  

朱国祥说:“宋江胆小怕事,成不了什么气候,我们还是不要沾染为好。”  

朱铭苦中作乐,居然笑起来:“真实的宋江,可是奸猾狠辣、桀骜不驯的。他被迫接受诏安,是因为被官兵堵得山穷水尽。最后遭朝廷弄死,也是因为降而复叛,不愿再受朝廷的鸟气。”  

“终究是强盗,”朱国祥说,“我们穿越过来,不是去做强盗的。我们可以种地致富,我有很多先进的农业知识。至于什么靖康耻,只要我们做了地主,金国打来总不会把地主全杀光吧?”  

这话朱铭不爱听:“朱院长,你贪生怕死,到底有没有点民族气节?”  

朱国祥说:“从长远来看,金国也属于中华民族的王朝。”  

“不是,”朱铭换了个说法,“金兵南下,你怎么知道自己安全?他们可是要到处抢劫杀人的。”  

朱国祥仔细思索道:“我们可以去南方,慢慢发展为大地主,南宋还能撑个百八十年。”  

“那蒙古人来了呢?你不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朱铭质问道。  

朱国祥说:“只要做了大地主,该投降时投降,蒙古人也不可能乱杀。”  

朱铭服气了,因为还真是这样。  

甚至在元朝的统治下,江南大地主活得更滋润,朱元璋都建立大明了,还有不少大地主怀念元朝的好呢。  

“不行,不行,”朱铭说道,“我们既然穿越回来,就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元朝入侵,得到好处的只有南方大地主,平民百姓死了多少啊。而且蒙元入侵,造成中华文明在科技文化领域全面倒退。”  

朱国祥质问道:“你会治国吗?伱会打仗吗?”  

朱铭说:“可以学。”  

“反正我只会种地。”朱国祥说。  

朱铭挖苦道:“这可是封建社会,会种地就能发家致富?贪官污吏,恶霸豪强,能把你吃得渣都不剩。你好不容易攒下几千亩地,好不容易攒下万贯家财,随便给你安个罪名就全没了。”  

朱国祥沉默,他认为儿子说得有道理,没有靠山确实很难做大地主。  

朱铭继续说:“古代中国是官僚社会,我们还得当官才行。就算自己不能当官,也得找个当官的保护利益。”  

“我不会四书五经,也不会写八股文。”朱国祥说。  

朱铭说道:“宋代考的不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  

朱国祥问:“那考什么?”  

“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而且确实不好考,”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