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赤心巡天 > 第七章 赠我以琼瑶

第七章 赠我以琼瑶(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木哥哥能自己开窍,那是最好。  

她在书桌旁边坐下来,转而聊些其它的:“我刚在楼下,听着他们议论顾师义顾大侠呢。说他如何不智,不懂得留待有用之身。哎呀,可恶。燕雀安知翡雀!”  

顾师义在东海求仁之时,她也赠鸣以照雪惊鸿。是小侠遥敬大侠。  

鸿鹄之志不足以状义神,翡雀神凰也,却是恰好。  

仙龙静眸无波:“这般看客从不罕见。”  

“酒后论英雄,天下英雄,不过如今。闲夫论豪杰,古今豪杰,难堪一言。”  

“今人能知前后事,因果尽剖无所遗,难免觉得前人不过尔尔。台上看台下,黑茫茫什么也不真切,常只听得几个尖声。台下看台上,但凡输家,都是丑角。”  

他将毛笔挂在了笔架上:“旁观者论当局者,此寻常事,不必在意。”  

房间里有片刻的安静。  

回过头来,发现姜安安怔怔地看着他,不由得问道:“怎么啦?”  

“哥。”姜安安道:“你刚才说话,给我的感觉,有几分像颜老先生!”  

书山老儒颜生,后来也路过白玉京酒楼,还给姜安安、褚幺讲了一章《古义今寻》。  

姜安安和褚幺的修行条件,比之王侯之家,也不输了什么。和姜望当年相比,直有天壤之别。明白今日这种条件来之不易,心里也知珍惜,就是读书写字实在煎熬,不合她性子,每每学得龇牙咧嘴,能记一点是一点。耍术弄剑,倒是有趣得多。  

她喜欢的是散漫自由,无拘无束的天空。小时候听野虎哥他们讲行侠仗义事,她也听得攥紧了小拳头。像顾师义那样侠行天下,对酒当歌,是她后来同兄长写信时,每每落笔姜小侠之所愿。  

她觉得兄长像颜生,当然不是觉得兄长老迈,而是在兄长身上也感受到那种颜生般的宗师气度。天下无敌、无所不能,但总是亲昵可靠的哥哥,恍然像是隔着辈儿了,这令她有些不安。  

“要像颜老,我得拿根戒尺,叫你记得该温书!”仙龙笑了笑,又问:“谁送的酒?”  

姜安安飞快地掐了个道决,潇洒地在兄长面前一抹——  

那伙计和白掌柜的对话,便复现在兄长面前。  

这一手“见闻复镜”,虽不算什么厉害道术,使用起来也颇简单,但门槛在门内,越是清晰、具体、生动,越是考验道术修为。  

镜面就是一张考卷,但姜望此时无心算她的成绩。  

代人送酒者赵子,送酒者顾师义。  

说起来这“人间正道”的酒名,还是他姜某人所取,此酒原名“沧桑”。  

今天当然都已经知道,顾师义不是神侠,未曾加入平等国。但他和平等国显然也是有些联系的,至少是跟平等国内部某些高层相熟。  

不然不会是赵子来送这三坛酒。  

顾师义交付这三坛酒的时间,只能是在他去东海之前。  

这无疑再一次佐证,顾师义当初去东海,只为求仁。求仁而得仁了。  

“哥,谁给你送的酒?”姜安安问。  

姜望叹了口气:“一个故人。”  

他和顾师义,不过萍水相逢!  

可顾师义对他,却如此看重。  

先有面对平等国卫亥那次的援手,后有酒国那次《风后八阵图》相赠。  

如今更有这三坛“人间正道”所载的沉甸甸的期许!  

他并不知这份看重从何而来,这份信任如何源生,有时候人和人之间,也许不需要太多理由。他只是深切地感受到这三坛酒的重量。他仿佛看到那豪迈的身影放下酒坛挥一挥手,大步地走了。  

可“义神”的路,非他所求。  

他是以占据绝对统治力的洞真无敌证道,他在只有一秋的时光里,选择攀登最艰难的那一峰,他是要成为最强的自己。  

义神不是那条路。  

不是“最强”,也不是“自己”。  

天人,义神,世尊,都非姜望。  

姜安安眨了眨眼睛,感受着兄长的情绪,大概猜到这故人已“故”。  

三坛酒排着队走到书桌上,一个都不晃荡。  

姜望伸手在酒坛上轻轻摩挲,忽唤道:“褚幺!”  

隔壁房间温书的褚幺,便赶紧地窜了过来。  

他读书的资质也不怎么样,但胜在踏实勤奋,布置下去的课业,从来不打折扣,甚至自己还会加练——当然,师父主动叫他休息,他却也不是个迂闷的。  

“姜安安,你的志向是什么?”姜望抬眼问道。  

姜安安脱口而出:“我要做一名大侠!”  

又提起长剑,竖在身前,有几分耍怪,也有几分认真:“我叫姜安安,保卫一方平安!”  

说着,冲褚幺瞥了一眼。  

褚幺立即跟上:“我叫褚幺…降魔除妖!”  

姜望坐在书案前,忽地拍了拍酒坛,便如击缶,长声道:“人间每多不平事,一横在手枉宁直!”  

吟罢了,他慨声道:“顾师义死了,行侠仗义者众!”  

“因为天马原上的冠冕,东海之上的神辉,已经叫所有人都明白,游侠的尽头是什么。”  

“路已经出现,自然有无数人走。”  

“当然很多人并非为‘义’,为义神也。”  

“但圣人言,‘君子论迹不论心’。”  

“做义事,便是义士!”  

“义利一致,方有大势所趋,方见天下行侠,此则顾师义之所求。”  

他看着姜安安和褚幺,终是道:“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