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1979黄金时代 > 第596章 创造流行

第596章 创造流行(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黑龙江,穆棱县。  

东北的烟草业也辉煌过。  

清末铁路开通,大批俄国人迁入哈尔滨,带来了俄式的纸嘴卷烟。后来犹太人、欧美商人纷纷在哈尔滨开厂,雄霸当时的东北亚市场,这也促进了本土烟草的发展。  

穆棱县是个不起眼的地方,土地适合种植烟叶。  

当地有一家烟厂,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几位厂领导愁眉苦脸的开例会,研究出路问题。厂里生产一款叫“琥珀香”的烟,在本地销路还行,但产品过于单一,技术也跟不上,濒临倒闭。  

“必须推出新产品,不然厂子就黄了!”  

“说得轻巧,新产品不受欢迎怎么办?白白浪费钱!”  

“那就坐以待毙?!”  

“我倒有个想法…”  

一人忽然开口,问:“你们,呃,你们看春晚了么?”  

“看了看了!艾玛,太逗了!”  

“我那半身不遂的太姥爷都能下地了!”  

“司马光砸缸!”  

“停停停!”  

厂长虽然也想参与,但不得不打断,问:“你想说什么?”  

“马季那个相声宇宙牌香烟,咱们能不能生产一款新烟,就叫宇宙牌?我觉得肯定受欢迎!”  

众人面面相觑,但随即兴奋起来,这活儿干得过啊!  

于是乎,宇宙牌香烟正式诞生!  

后来,这家烟厂成为了黑龙江十大名牌企业,本市第一纳税大户,曾经一年完成税收超过10个亿,而宇宙牌香烟畅销了好多年,随着烟厂被合并,慢慢停产了。  

深圳,罗湖。  

中建三局一公司的工人们继续开干。  

他们要建一座160米高、53层的罗湖国贸大厦,建成之后,必是国内第一高楼,用以招待海内外游客。  

工人们采用了一种新技术,从十五天盖一层,到七天盖一层,然后逐渐加快,最后三天就能盖一层楼,当年新华社兴奋发文,赞扬这是深圳速度,深圳也被叫做“一夜城”。  

正午。  

工人们居住条件简陋,都是用油毛毡、竹竿、竹席搭建起来的棚。  

男人们挥汗如雨,女人们也不在话下。盖这栋楼的时候,钢筋工都是女同志,每条一二百斤重,两个人扛着,肩膀垫块毛巾那么干。  

“吃饭了!吃饭了!”  

大家暂且休息,排队打饭,而吃着吃着,忽地听一声骂:“你瞎啊?暖水瓶看不见?好好一个暖水瓶就这么碎了!”  

随后,传来一个弱弱的声音:“实在对不起,俺眼神不大好,把你个暖水瓶踢碎嘞!”  

“哈哈哈!”  

本来挺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冲淡,前两天公司还组织看春晚来着,原本骂人的那个家伙也乐了:“学的还挺像!算了算了,大过年的!”  

而这个小插曲把工人们的瘾头勾出来,又兴致勃勃的谈论起春晚。领导也在其中,趁机鼓舞士气:“大家好好干,等大楼盖好了,咱们请费祥来演出!陈佩斯也来!李玲玉也来!喜欢谁就请谁!”  

“这可是您说的,不许反悔!”  

“一言为定!”  

曾几何时,春晚创造流行,后来就废了。它变成了一个仿佛在家庭聚会上,说着三年前过时段子的长辈,大家迁就的乐几声。  

再后来,连迁就都不迁就了。  

而今年除夕过后,晚会上出现的大量段子、俏皮话,迅速变成了人民群众的娱乐养分。大家以各种方式传播,电视台每一次重播都有人守着,甚至拿本记录台词。  

陈奇创作了三个小品,一首歌曲,更是在文艺界广为流传。  

这家伙的天才性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央视。  

春晚仿佛把大家的干劲耗光了,搞的现在空虚不已,如今央视还没有元宵晚会,要从明年开始办,自然也没有春晚节目评奖的说法。  

黄艺鹤也闲下来,恢复了日常工作。  

“砰!”  

“砰!”  

突然一个工作人员闯了进来,把两个麻袋扔在地上,气喘吁吁:“我可不干这活了,我是做电视的,不是力工!”  

“那什么啊?”  

“信!全是信!都寄我们这儿来了。”  

黄艺鹤拆开麻袋,随手取出几封:“给费祥的!”  

“费祥的!”  

“还是费祥的!”  

“给赵丽蓉的!”  

他粗略一看,几乎都是寄给陈奇手下人的,好不容易翻到一封寄给节目组的,拆开一瞧,里面洋洋洒洒无尽赞美,是封表扬信。  

“老黄,怎么处理啊?”  

“把寄给我们的挑出来,剩下的叫陈奇同志过来取。”  

“好嘞,我这就联系陈老师!”  

工作人员走了,黄艺鹤挠挠头,陈老师,叫的还挺亲!叛徒!  

“我还会在国内待一段时间,我要发我的专辑,还要拍摄一支MV!”  

“什么V?”  

“音乐录影带,就是把歌曲的内容和意境拍成影像,是美国那边新兴的流行文化。”  

记者不明觉厉,不愧是海外归来的,84年了,大家看海外的人都仰着脖看。  

这是费祥的姥姥家,一个报纸的记者来采访,或者说从大年初一开始,费祥的各种邀约就没断过,强度最高的一天接受了7次采访。  

他忙碌且快乐着,在台湾可没享受到这种待遇,春晚产生的正面效果,在短短几天就已经发酵,吃到了红利。他并不避讳,自己回来就是为了事业亲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