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1979黄金时代 > 第221章 朱音

第221章 朱音(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八三看书,1979黄金时代!  

“滴滴!”  

早晨,一辆体型很小的小货车停在了清水湾片场的门口,司机按了两下喇叭,道:“老兄,开门啊,我们来试镜的!”  

“哇,你试镜开货车?”  

“我家里做生意用的嘛,我带我女儿来,你管那么多?”  

大门开了,小货车驶入,停在行政主楼前的小广场上。  

车门一开,10岁的朱音跳了下来,她个子娇小,皮肤有点黑,但肤质特别好,留着一头黑亮的长发,五官底子极为出色,眉目灵动有神。  

她穿着一条长裙子,拉着妈妈的手,忽道:“妈咪,我们不参加了好不好?”  

“不是你闹着要来的么?”  

“我忽然有点害怕!”  

“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又不少块肉。”  

司机,也就是她爸爸,拉住女儿的手进了主楼。他们家是开饼店的,不是那种大饼,而是旅游纪念品似的,用礼盒装的饼。  

称不上富贵,但也算小康之家,衣食无忧。  

朱音还在上小学,喜欢影视,喜欢音乐,看到招小孩子的试镜消息,便来瞧瞧。他们圈外人,一般不管什么左派右派,能拍戏就好。  

何况还是个小孩子。  

三口人进去,领了一张台词纸,被告知等候。  

朱音观察着,能有七八组,不多不少,都是家长陪同而来,女孩子们有的漂亮,有的一般般。  

别信那些女明星“我从来没觉得自己长的好看”的屁话,那都是为了讨好观众说的。美人天生自知,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漂亮,对相貌很有信心。  

她拿着台词纸,完全没经验,只晓得要把内容记熟。  

《孤儿怨》小女孩的设定是外表9岁,原版的演员叫伊莎贝拉·弗尔曼,出演时是12岁,一定要大一些,不然可能都交流不了,但也不能太大,形象就不符合了。  

朱音10岁,压着最低线。  

另一边,办公室里。  

陈奇和傅奇都在,导演尚未选定,他们先把小演员过一遍,挑几个备选,等导演定了再具体研究。  

其实陈奇心中有导演的人选,只是麻烦一点。  

“傅总,可以开始么?”  

“一共几组?”  

“八组。”  

“还是少了点,算了开始吧!”  

助手把资料交给二人,出去喊人,不一会,第一个小姑娘进来,还得母亲陪着,不然害怕。陈奇一瞧就不太行,客气的问了问,念了段台词,就让她们出去了。  

第二个也差不多。  

第三个更差,小胖妞,进门就开始哭,直接走了。  

“要不怎么说小孩子和动物的戏最难拍呢,找个童星太难了!”  

“那让芝芝试下吧?她形象好。”陈奇笑道。  

“不行不行,虽然是我女儿,我也不能假公济私,芝芝根本不适合这个角色。下一个!”  

紧跟着,又进来一位。  

自己进来的。  

十一二岁的样子,苗条高挑,短头发,脸上婴儿肥明显,看着像假小子一股叛逆劲。  

“袁洁盈?”  

“是的!”  

“伱家人没有陪同?”  

“没有,我自己决定来试镜的。”  

“那念一段台词吧,你可以照着稿。”  

出于对小孩子的关照,都可以拿稿,袁洁盈就是不拿,似乎刻意表现自己很行,但背起来磕磕绊绊,毫无感情,说着说着自己也心虚。  

“可以了,回去等消息!”  

带她出去,陈奇道:“技术可以练,经验可以积累,我对她直觉很好,当不了主角,演个同学之类的人物也可以。”  

“我也是类似想法,做个备选吧。”  

陈奇在本子上勾了一笔,忍不住笑了笑。  

哪怕在香港群星璀璨的时候,袁洁盈也算很有特质的一个,十几岁被黄百鸣发掘,组了个“开心少女组”,拍了《开心鬼》系列,又有《东方不败》《太极张三丰》《廉政追缉令》等作品。  

现在不行,等长大了,短发特别帅气!  

其实他比较属意李丽珍、温碧霞那种类型的来演,可惜这俩都15岁了,年龄太大。  

一共8组,很快到了最后一组。  

陈奇看着资料,眉毛一挑,很期待的盯着门口,不多时,进来一个少女版的紫霞仙子,依稀有几分巅峰时的模样,笑起来羞涩又甜美。  

“这个女孩子不错!”  

傅奇也是眼睛一亮。  

“我叫朱音,今年10岁了,小学五年级,我很喜欢表演,希望能给我这个机会!”  

她明显是背出来的话,紧张的不得了。  

陈奇也让她念了一段台词,同样磕磕绊绊的,没说什么,让她回去了。  

“也做备选吧,小孩子大多不会表演,我觉得要给几个人培训一段,哪个表现最好,留哪个。”  

“我担心她们教不会,这个角色是核心,选不好就废了。”傅奇道。  

“可以教会的!”  

陈奇笑了笑,道:“我不告诉她们演的是什么,也不告诉她们剧本如何,根本无需她们理解。我把我想要的东西拆解开,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的让她们模仿,谁模仿的最像就让谁演。  

叔叔,我说句心里话,你们的拍片节奏太慢了,精益求精固然是好事,但在香港这种环境下,有些东西该改变就改变。  

这种演法虽然浅显,但大部分时候足够用。  

真有难得一见的好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