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1979黄金时代 > 第171章 海子里

第171章 海子里(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八三看书,1979黄金时代!  

方玉荣当场就被送走了。  

这个女人不再歇斯底里,她明白自己的前途完了。  

一想到以后看不到方大姐了,陈奇流下了几滴鳄鱼的眼泪,其实还是那句话,他从来没觉得某个人是自己的敌人,有的只是在时代背景下,形成的那些天然障碍和困难…  

怼自己的除外。  

他受不了气。  

“老汪,你可得着宝贝了!”  

“小陈啊,这几天受委屈了,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小陈,有没有兴趣到我这边来,我们部门可是专门对外的。”  

会议结束,一帮人纷纷套近乎,汪洋暗自苦笑,经此一役,陈奇在业内必然名声大噪,《庐山恋》是给观众看的,挣外汇是给内行看的。  

他都能想象到,会有多少单位来抢人,而这小子的心思,还真拿捏不准。  

他们摆脱了众人,下楼往外走,还没出大院呢,后面蹬蹬蹬脚步声,领导亲自追上来了,喘气道:“不,不用走了!廖公来了个电话,让我们下午去,去…”  

“去侨办?”  

“不是!去海子里!”  

领导喘匀了气,拍拍陈奇肩膀,热情道:“小陈,眼看要中午了,你和老汪留下吃饭,尝尝我们的食堂,下午一块去。”  

陈奇和汪洋对视一眼,一个假惊诧,一个真惊诧,真的直达天听了啊!  

下午三点多钟。  

文化部的领导出车,载着汪洋和陈奇出发,陈奇坐在后座,发现老头很兴奋,悄声道:“您不是去过么?怎么还这么高兴?合着您撒谎呢?”  

“滚蛋!我去过就不能高兴,我又不是天天去…我想天天去也去不了啊!”  

“那您得努力,退休前再升几级。”  

汪洋懒得搭理他,跟疯狗一样咬人的中影被踹了,俩人都放松下来,说起来好像挺漫长,其实就发生在从柏林回来的几天之内,2月份还没过完呢。  

比那些几百章一年还没过去的强多了…  

“小陈啊,你第一次去,心态倒好,我看伱一点都不紧张。这就对了,领导们都很亲和的,尤其对你这种年轻人,去了正常发挥就好。”  

文化部领导提醒道。  

海子正门在南,后门在北。  

说着话,车子已经到了后门,两侧红墙围着一扇敞开的白色大门,精神抖擞的士兵在站岗,检查证件车辆,先过一道关卡,进去又过一道,便直直前行。  

海子面积约1500亩,水面700亩,非常大的。  

在80年代的某几年时间,部分区域对外开放。每月有固定的参观日,门票2毛钱,不许带相机,当时这里成了京城学校组织学生活动的惯例地点,后来又关闭了。  

陈奇打量着外面,其实也很兴奋,上辈子只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老板,自然没机会进来,这辈子族谱单开啊,诶,以后争取常来。  

紫光阁、勤政殿、仪鸾殿、瀛台、西花厅,还有菊香书屋…纵使没来过,也是都很知道,可惜不能停车浏览,分不出哪个是哪个。  

车子开了好长一段,停在一栋复古重修的建筑门口。  

仨人下来,先进了一间小屋子等着,约莫十来分钟,才被领到一间普普通通的会客厅,布置非常简单,几张桌子,绿白方格的沙发套。  

也不敢坐,又等了一会,从外面走进几位只能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人,廖公也在里面。  

当先几位,陈奇并不惊讶,意外的是里面一位女性。  

“咦?她也来了?”  

“哦对,她负责对台事务,也是对外的。”  

仨人问候,领导笑着握握手,握到陈奇的时候打量几眼,道:“你就是小陈吧,果然一表人才哦!”  

“首长好,我叫陈奇!”  

“好好,坐下谈嘛!”  

众人就座,大领导刚坐下就拿了一根烟,又递给廖公一根,笑道:“我给了你一支,你就不要偷我的香烟喽。”  

“我就两大爱好,吃肥肉和抽烟,现在都被剥夺了,不偷你的我哪来的烟?”  

廖公身体不好,两大爱好都被妻子禁止了,他与这位大领导关系不错,二人点上烟,吞云吐雾起来,瘾头确实不小。  

“他请我们看了场电影,拍的好啊,大家兴奋的很…”  

大领导抽了两口,道:“我们这些人大多上过战场,练过武术,里面那个太极拳与我们练的不太一样,但电影嘛,可以有一定的艺术加工。  

那个李连结我见过,那时他还是个娃娃,一转眼也成小伙子喽。”  

汪洋竟然不吭声,示意陈奇,陈奇只得道:“全国武术冠军有很多,但拍戏与比赛不一样,武打片么,讲究潇洒漂亮。我们正是看中他打的好看,才选他做主演。”  

“对头,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听说《太极》是你的主意?”  

“主要是长城公司拍《少林寺》,谈起了这件事,我就想他们拍少林,那我们拍太极好了,都是大家团结合作的功劳。”  

“团结合作是值得称赞的,但有些事光靠团结合作可不行,小陈啊,你好好讲一讲,你是怎么把片子卖了几百万美元的?”大领导笑道。  

当即,陈奇把经过大概讲了一遍。  

春秋笔法,咬死了自己在柏林见有挣外汇的机会,又找不到人申请,随机应变,甘愿冒风险才拿下的合同。不能说真话啊,如果说预谋良久故意搞事,那性质就变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