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1979黄金时代 > 第121章 成名的红利

第121章 成名的红利(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给长城写了俩剧本,虽然我说白送的,但肯定会给我钱,两万港币约合六千人民币。”  

“《故事会》每俩月一结,固定87块钱。”  

“如果再写几个剧本的话,给北影厂能得几百,给香港能翻倍…差不多就够了吧?”  

陈奇不知道一共要花多少钱,只知道钱越多越好,不然心里不踏实。  

算来算去,还是写剧本最赚。  

“唉,回来我本想休息的,结果还要工作,还是为了房子工作!”  

陈奇把笔一扔,咸鱼一样躺在床上,他现在的状态像极了后世为生活苦熬的中年社畜:  

白天在单位受气,回家了孩子叛逆,老爹一万八买了个保健床垫还说捡了大便宜,躺床上媳妇问你她要是变成毛毛虫了,你还会不会对她一心一意…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啊!  

“咚咚咚!”  

正躺着,忽然传来敲门声,还伴随着一个女声:“陈大编剧,你在么?”  

他蹭的一下跳起来,终于有女演员主动上门了?  

“哟,自己在屋干嘛呢?”  

门打开,刘小庆自来熟的钻了进来,穿了一件带花的短袖衬衫,长裙子,白色凉鞋。这年头穿凉鞋,都在里面穿袜子,陈奇特别讨厌这种穿法,总觉得脚臭。  

刘小庆却感觉挺美的,这一身是她最好看的夏装了。  

招待所男女分开,晚上不能乱进,白天可以,因为导演经常在房间里开会,演员都要去的。不过像她这种孤身一人跑到男同志房间,到底是个猛女。  

“伱找我有事?”  

陈奇没关门。  

“没事就不能来看看啊?祝贺你《庐山恋》大获成功,我还记着当初你刚来,我就跑来问你我能不能演,你说不适合,唉,早知道我争取一下了。”  

刘小庆背着手在房间里乱看,笑道:“你下部作品是什么啊,有灵感了么?”  

“灵感哪能说有就有,等明年吧。”  

“又跟我说客套话,大编剧!小才子!”  

刘小庆忽然凑近,苹果似的脸蛋红彤彤的,笑道:“我想演你的戏,你觉得我怎么样?”  

“停停停!”  

陈奇万花丛中过,这点伎俩太嫩了,不想与对方有什么牵扯,直言:“如果我觉得有角色适合你,我一定找你,如果没有,你上门也没用。  

我话说明白,信不信在你,但不要再来打扰我。”  

刘小庆盯他几秒钟,似乎判断他是认真的还是假正经,笑道:“唉,你还真是狠心,那我走了!”  

她也很直接,说走就走。  

“嘁!我这玉树临风的样子,也不知道谁占谁便宜?”  

陈奇锁好门,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刘小庆特意跑来一趟,无非就是耍耍美人计,可惜他不喜欢大脸盘子,而且她手段太直白了。  

你以为的美人计:刘亦菲勾引你。  

真正的美人计:那是16岁的赵灵儿扑到你怀里,叫你逍遥哥哥!  

随着陈奇回来,302访客云集。  

有专门交流写作心得的,有约稿的,有采访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颇有几分陋室铭的风采。  

其中有一个来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希望把《庐山恋》做成连环画,请陈奇写文字脚本。  

陈奇对这个挺感兴趣,连环画,或者叫小人书也行,是国内非常非常流行的一种刊物。通常书本不大,横着看的。  

这时期常见的有岳飞传、杨家将、四大名著、革命故事,改编热门电影也是一种。再过几年,题材就丰富了,各种武打、悬疑、凶杀故事都上来了。  

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爱看。  

陈奇兴致勃勃的跟对方谈,结果一聊稿酬,顿时没意思。  

“原创脚本,每条12块钱,少数优秀的能给到3块。您这是改编自己的作品,按照规定,每条6毛1块钱,我们愿意给您1块钱的高价。”  

连环画嘛,自然以画为主,黑白的每幅612元,彩色的822元,特别优秀的还能更多。所以这年代画连环画的都是高收入人士。  

而这个一条,指的是一页图画配的文字,一两句而已,就能挣1块,外人看来很不错了。  

陈奇嫌少,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他正是要挣钱盖房子的时候,便答应了。《庐山恋》顶多100页,最多也就是100块钱。  

这都是托了名气的福,他现在出去也能正儿八经的宣告身份了:著名编剧!  

陈奇甚至想要不要把《故事会》的笔名曝光,念头一转还是早了点,武打片热潮未起,曝光了也不一定有人买,等《太极》火了再说。  

“咚咚咚!”  

“请进!”  

这日一早,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敲开了302的房门。陈奇正坐着,一下站起来了,他认识对方,但只能装作不认识,疑惑道:“您是?”  

“我叫王扶林,中央电视台的导演!”  

“哦哦,老厂长告诉我了,快请坐快请坐!”  

陈奇拿了个专门招待客人的搪瓷缸子,给沏了茶,看着49岁头发乌黑显得很年轻的王扶林顿有恍惚,仿佛想起了好多故人,尤其一个叫黛玉,一个叫宝钗的…  

三年后,他会筹拍《红楼梦》。  

九年后,他会筹备《三国演义》,但他是总导演,不管具体拍摄。总之,四大名著他经手了两个,是中国电视剧史上值得铭记的人物。  

“老厂长应该跟你讲了,我们拍电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