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长河的真正目的(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研究和认知依然处于理论批判阶段,不过我个人的想法是真正参与一下。”
“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你是想通过我,尝试一下港岛的证券市场?”
包钰刚这时候笑呵呵的问道。
李长河则是摇了摇头。
“是想借包先生的助力,但是不是港岛。”
“不是港岛?”
包钰刚听到李长河的回答,有些诧异。
“那你是想?”
“美国!”
李长河缓缓地吐出了两个字。
这一次不只是包钰刚,就连一旁的卢局长,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本来以为李长河想在港岛玩一把,就够敢想的了。
结果没想到他还是小了,胆子小了。
李长河竟然直接想要在美国做实践?
“你想让我带你去美国?”
包钰刚很快冷静了下来,然后冲着李长河正色的问道。
“不,我去不了,我只是个学生,还要继续在北大上学。”
李长河也没卖关子。
“包先生,股市我是参与不了的,因为那需要时刻的关注,但是证券市场有一种模式,我认为可以尝试。”
“那就是期货!”
“芝加哥交易市场的期货合约周期一般是一年,对我来说,这种更合适一些。”
“期货交易?”
“这可比股票市场的风险还要大,因为它更倾向于赌,赌的是未来的眼光.”
包钰刚说道这里,忽然间反应了过来。
靠,这小子刚才的计划书,给他证明的不就是他的眼光嘛。
所以他一开始,瞄准的就是期货市场?
“你是早就有目标了是吗?”
包钰刚这时候来了兴趣,他在做船运之前,实际上是做银行的,四十年代在魔都坐到了魔都市银行副总经理的职务。
他跟汇丰银行的关系密切,甚至做到了汇丰银行的华人董事,跟他精通银行业务是密不可分的。
甚至于他对船队的运作模式,都是银行那一套,没有追求短期利益,而是追求长尾效应,细水长流。
在当年所有的船队都跟日本商人签短期租约方便随时提价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每一艘都签长约,稳固这艘船的收益。
然后,拿着船的长期合约去找银行继续贷款,然后买新船,出租,同时扩大自己的口碑和业务范围,最终成为世界船王。
“是的,在北大图书馆有一份经济期刊杂志,因为那本杂志不许带出来,所以我没有带来。”
“那本杂志上有一份期货案例,写的是1973年的美国石油富豪家族亨特家族操控白银市场的案例。”
“对方从中东收购了大量的白银现货,然后又在期货市场不断地收购白银期货合约,拉高合约价格。”
“如果这中间不是墨西哥政府见到白银现货有利可图,在期货市场出手了大量的白银砸盘,那么亨特兄弟会获得超乎想象的利润。”
“而在此之前,这对富豪兄弟同样在大豆市场用同样的手法获利超过一亿美金。”
这可是七十年代初的一亿美金!
“包先生,资本是逐利的,如果你在这一方面如此操作接连获得成功,你觉得你会就此收手吗?”
李长河这时候轻声的问道。
包钰刚则是明白了李长河的意思,随后正色的摇头说道:“不会。”
就像他做船运,他长约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事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没有登顶之前,他会换商业模式吗?
答案是不会!
他现在转移到九龙仓,那是因为他的航运事业已经做到世界巅峰,可以横向拓展。
但是金融市场,可是不存在巅峰这一说的。
“你的意思是?”
包钰刚这时候有些明白了。
“我看了后续北大图书馆的一部分经济期刊杂志,里面有对于白银价格的简单介绍。”
“从七四年到现在,白银的价格几乎没有波动!”
“四年多的时间,白银市场从期货到现货的价格,都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内波动。”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四年多的时间,白银的供需关系一直平衡,没有什么变动,所以它的现货跟期货价格也没有波动。”
“这也有可能啊,在白银消费市场没有巨大的突破下,市场波动很小也是可能的。”
一旁的卢局长这时候不解的说道。
他也在民国当时的期货贸易中斩利颇丰,当年曾为组织赚下了百万美元的巨额利润,也是一名商业天才。
“表哥,你说的是正常情况下,但是美国是不正常的,因为他禁止黄金现货交易。”
“从美元跟黄金脱钩以后,芝加哥和纽约交易所只支持黄金期货交易,不支持黄金现货交易。”
“这就决定了在美国,黄金期货交易很麻烦,因为你必须从海外寻找现货来对冲风险。”
“而这样一来,贵金属方面,白银其实才是最合适的贵金属期货交易对象,因为它可以同时存在期货和现货两层交易市场,商家的风险才会降到最低。”
“也就是说,白银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美国贵金属交易市场比较活跃的品类,但是现在它的价格波动却平稳了。”
“你是觉得,有人在控盘?”
卢局长冲着李长河吃惊的问道。
“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你是想通过我,尝试一下港岛的证券市场?”
包钰刚这时候笑呵呵的问道。
李长河则是摇了摇头。
“是想借包先生的助力,但是不是港岛。”
“不是港岛?”
包钰刚听到李长河的回答,有些诧异。
“那你是想?”
“美国!”
李长河缓缓地吐出了两个字。
这一次不只是包钰刚,就连一旁的卢局长,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本来以为李长河想在港岛玩一把,就够敢想的了。
结果没想到他还是小了,胆子小了。
李长河竟然直接想要在美国做实践?
“你想让我带你去美国?”
包钰刚很快冷静了下来,然后冲着李长河正色的问道。
“不,我去不了,我只是个学生,还要继续在北大上学。”
李长河也没卖关子。
“包先生,股市我是参与不了的,因为那需要时刻的关注,但是证券市场有一种模式,我认为可以尝试。”
“那就是期货!”
“芝加哥交易市场的期货合约周期一般是一年,对我来说,这种更合适一些。”
“期货交易?”
“这可比股票市场的风险还要大,因为它更倾向于赌,赌的是未来的眼光.”
包钰刚说道这里,忽然间反应了过来。
靠,这小子刚才的计划书,给他证明的不就是他的眼光嘛。
所以他一开始,瞄准的就是期货市场?
“你是早就有目标了是吗?”
包钰刚这时候来了兴趣,他在做船运之前,实际上是做银行的,四十年代在魔都坐到了魔都市银行副总经理的职务。
他跟汇丰银行的关系密切,甚至做到了汇丰银行的华人董事,跟他精通银行业务是密不可分的。
甚至于他对船队的运作模式,都是银行那一套,没有追求短期利益,而是追求长尾效应,细水长流。
在当年所有的船队都跟日本商人签短期租约方便随时提价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每一艘都签长约,稳固这艘船的收益。
然后,拿着船的长期合约去找银行继续贷款,然后买新船,出租,同时扩大自己的口碑和业务范围,最终成为世界船王。
“是的,在北大图书馆有一份经济期刊杂志,因为那本杂志不许带出来,所以我没有带来。”
“那本杂志上有一份期货案例,写的是1973年的美国石油富豪家族亨特家族操控白银市场的案例。”
“对方从中东收购了大量的白银现货,然后又在期货市场不断地收购白银期货合约,拉高合约价格。”
“如果这中间不是墨西哥政府见到白银现货有利可图,在期货市场出手了大量的白银砸盘,那么亨特兄弟会获得超乎想象的利润。”
“而在此之前,这对富豪兄弟同样在大豆市场用同样的手法获利超过一亿美金。”
这可是七十年代初的一亿美金!
“包先生,资本是逐利的,如果你在这一方面如此操作接连获得成功,你觉得你会就此收手吗?”
李长河这时候轻声的问道。
包钰刚则是明白了李长河的意思,随后正色的摇头说道:“不会。”
就像他做船运,他长约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事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没有登顶之前,他会换商业模式吗?
答案是不会!
他现在转移到九龙仓,那是因为他的航运事业已经做到世界巅峰,可以横向拓展。
但是金融市场,可是不存在巅峰这一说的。
“你的意思是?”
包钰刚这时候有些明白了。
“我看了后续北大图书馆的一部分经济期刊杂志,里面有对于白银价格的简单介绍。”
“从七四年到现在,白银的价格几乎没有波动!”
“四年多的时间,白银市场从期货到现货的价格,都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内波动。”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四年多的时间,白银的供需关系一直平衡,没有什么变动,所以它的现货跟期货价格也没有波动。”
“这也有可能啊,在白银消费市场没有巨大的突破下,市场波动很小也是可能的。”
一旁的卢局长这时候不解的说道。
他也在民国当时的期货贸易中斩利颇丰,当年曾为组织赚下了百万美元的巨额利润,也是一名商业天才。
“表哥,你说的是正常情况下,但是美国是不正常的,因为他禁止黄金现货交易。”
“从美元跟黄金脱钩以后,芝加哥和纽约交易所只支持黄金期货交易,不支持黄金现货交易。”
“这就决定了在美国,黄金期货交易很麻烦,因为你必须从海外寻找现货来对冲风险。”
“而这样一来,贵金属方面,白银其实才是最合适的贵金属期货交易对象,因为它可以同时存在期货和现货两层交易市场,商家的风险才会降到最低。”
“也就是说,白银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美国贵金属交易市场比较活跃的品类,但是现在它的价格波动却平稳了。”
“你是觉得,有人在控盘?”
卢局长冲着李长河吃惊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