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北洋崛起 > 第六十六章 都督与师长

第六十六章 都督与师长(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就在全国几乎都反对袁世凯南下的时候,马元亮怎么过能忘记表现自己的衷心。  

“给恩师发报!不!通电以四川省议会的名义,通电反对恩师南行,申甫看到了吗?这就是同盟会,军人干涉政,所有的坏的开头都是由他们开启的,他们除了会吹牛,就只剩下会捣乱了,看看我们的复兴会,四川的三七五减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以后我们还要更加深入下去,为了向全国推广做好准备”。  

“还是大帅英明,同盟会那里能和大帅一手创立的复兴会相比,省议会经连续三次推荐您担任四川都督了,你看是不是。。。”。  

“呵呵!这个都督当不当有什么问题吗,你们不还是一个个把大帅挂在嘴边吗?还是等恩师就任大总统吧”。  

但是各地反对意见并没有被同盟会采纳。而是派出欢迎团去北京接袁世凯去南京赴任。从而上演一出北京兵变。在兵变过后各国列强也纷纷要求定都北京,大总统必须在北京就职。  

3月10日,袁世凯身穿大礼服,在北京外交大楼中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就在马元亮等着自己恩师封官的时候一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大帅,噶厦的大桑占东,发布文告,您看,而且他们已经开始攻击江江孜的驻藏陆军,这个消息是由我们在驻藏混成协的谍报员用最高等级密码发出了的”。  

“哼!又是英国人捣鬼,这帮英国佬不教训一下就不知道天高地后,以四川议会的名义推选端方为四川边民政长官,命令徐松山带领边防第1、第2、第3团及所属边防山炮团入藏平叛,如果遇到英国人阻拦不予理会,命令第1混成旅作为第二梯队准备作为边防军的增援部队。德国订购的哪一个营的十生半野炮已经到货了吧”?  

“趁着南北停火的时候,去年底就到了,目前由刘主任负责在眉山炮兵靶场训练”。  

徐孝刚看着有些盛怒的马元亮小心翼翼的回答着。这也使他头一次见马元亮发火。  

“命令刘欲选带领一个十生半榴弹炮营、一个十生半加农炮营进驻宜昌,防止英国兵轮袭击我川业公司船只,告诉他们炮兵阵地注意隐蔽,最好不要叫人看到。还有你现在就去通知实业银行停止归还英国铁路借款,如果英国人还有下一部举动,收回重庆海关,还有冻结英国在四川一切资产,驱逐英国驻川领事和侨民,妈的老子不过了!”  

这回马元亮是真的发火了,虚以为蛇可以,路矿都可以,他坚信等中国强大了都能收回来,但是领土绝对不能让。这是他的底线。可以说他不是一个什么好人,他镇压义和团,买卖矿权,就连铁路他也敢抵押,但是他是一个爱国者,最低程度的爱国者。  

当徐孝刚刚要出去的时候,马元亮又把它叫住。  

“把川业公司还有军需处的所有罐头等野战食品全部搬出来发到攻击部队中去,命令川业公司还有兴业的饼干厂全力生产压缩饼干,告诉部队不得扰民”。  

就在马元亮积极准备向西藏增兵的时候,国内的政局更加混乱,唐绍仪的同盟会内阁遭到袁世凯的厌恶,袁世凯又开始准备善后大借款,而日本和俄国这个时候也加入了银行团。  

“申甫!这两天看电报了吗,这熊希龄与黄克强可真有意思呀,尽然用电报打嘴仗”。  

马元亮笑呵呵的看着审计科送来的情报,今天他心情很好,自己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袁世凯任命马元亮为四川都督,陆军第十八镇统制,而且他手下的第33混成旅与第34混成旅也入中央的户口,被编制为第33混成协与第34混协。可以说光是在中央的军头里他也算一个巨头了,这一年他刚好三十一岁。  

“大帅!这熊希龄也是个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三百万两呀,不是谁都能从银行团那里借来的,黄克强不要可惜了,要说这些革命党人的政治智慧真是不敢恭维”。  

“是呀!这熊希龄不要!咱们要,这样你亲自去一趟上海,避开银行团,私下里去和德国或者比利时谈一谈,我们也贷一些,这么好的机会,有中央在前面顶着,就以实业发展贷款的名义,这钱确实是用在发展经济上,利息不能高过中央,还有这笔钱可以用来采购各种机械设备,但是采购权要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是!卑职这就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就走,争取早日谈下来。”。  

“等一下!你再在去给胡琳发份电报,告诉他到达昌都后把兵力集中起来,可以派出一个团向拉萨挺近,尽量把被困的驻藏军解救出来。我怕中央顶不住压力。”  

6月15日民国第一届内阁垮台,唐绍仪出走天津,而善后大借款的谈判也陷入的僵局。  

“大帅这是你要的报告,这次咱们实行三七五减,一共检地96万顷,其中由于隐瞒等收为公地的土地共两万三千余顷,您看公地放领是不是夏粮下来之后就开始”。  

“可以,要多照顾,士兵还有军警等人员的家属,尤其是士兵,他们主要来自乡下。至于公务人员。你们做好统计,如果是普通公务人员乡下户籍的可以适当照顾,这一点一定要做好”。  

“卑职明白,我会与其他部门沟通好的”。胡重山这段日子可是忙的够呛,这么多土地不但要落实三七五减,还要与一些大地主们钩心斗角,真是累坏了。  

但是事情总算快结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