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北洋崛起 > 第三十六章 会操

第三十六章 会操(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轰轰!轰轰”格鲁森五生七陆路快炮的声音并不响亮。但是炮兵阵地上,炮兵们还是以每分钟两发的射速忙碌着。  

就听一声急促的号声想起,一队步兵以梯字队形,成散兵线从出发阵地中冲出,出发阵地两侧的机关枪连也开始进行火力压制。  

对面坡地上被炮火打过之后的尘土渐渐落去,一队步兵也也开始进入了阻击阵地。而机关枪手们抬着笨重的机枪进入事先布置好的射击阵地,开始压制起对方的机枪来。这是一场两路团练的的对抗演习,除了汉阳造步枪和57架退炮是真实的,重机枪等都是马元亮弄来的木头模型。  

“不行!还是过密,这要是真的机枪上来,这帮人都要没命”  

马元亮深深的皱着眉头。  

“但是这个样冲击力大呀,大人快看已经到投弹距离了”  

顾藏马上提醒马元亮,会操还在进行中。  

他还是很佩服马元亮的,毕竟没有武器的情况也展开懆演不是谁都做到的,而且这团练部队确实也都不错,从脚上的胶鞋到身穿的德式的军服,还有那个大檐帽,而且武器也算精良。开始他还以为自己来到了日本路军中。但是看到众人后面拖着的长辫子就反应了过来。这是一支不次于北洋新军的军队。但是对于一个团练民兵还要会操就有些不解了。  

“还是不行,冲的太快了。进入阵地后就没体力了,哎!”  

马元亮又感慨道。毕竟他对团练和巡防士兵物质供应上做的还可以,每周一次荤腥,隔一天都能吃上炒鸡蛋。这对士兵的体力都很有帮助,士兵们队列练的是最好的,其次是射击。对于战术上某些的演练他是瞧不上德国人的,毕竟他们还是处于普法战争时期。  

马元亮将后世军训时一些知识结合到现在,比如投弹,跑步,走步,匍匐等多是移植的后世。这样也叫德国教官很不满意,但是马元亮就是养着这帮人作为自己的顾问,毕竟想辞掉他们,德国人也不会同意的,而且他自己在这个世界,也就上过不到一年的军校。对于战术素养和战略眼光还是很低的。  

“如果可以的话,等资金充裕了,我们也可以练练步炮协同”。  

“如您所愿将军阁下”德国教官通过翻译向马元亮表达了他们的意见,虽然他们开始看马元亮弄这些东西都是些不论不类的,但是有个心思活泛的发现,有些东西很实用,就比如那个手榴弹。  

自从拿破仑战争后掷弹兵们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而结合手榴弹和重机枪的进攻与防守到有很多借鉴的作用。  

而他们每个月也都会向自己驻扎在青岛的上司回报他们的工作,这些东西也都由青岛的谍报机关发回国内。  

“现在士兵们的识字方面怎么样”。  

马元亮放下了望远镜,这场演习也接近了尾声,下午双方对调在演练一次。他现在又关心起士兵教育来。  

“还行,大人您派来的文化宣讲教员们都很负责,就是每次月考的时候合格率不太高,有一小半能通过就不错了。您看是不是惩罚力度在加强些,光是减少给养是不够的”  

“不行!不能克扣军饷,而且严重的体罚事情尽量避免”  

对于这个年代的封建军队改造可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不说这些士兵,就是他自己那些非嫡系的巡防营军官,还有不少蹲在团练教导队学习识字哪。  

1906年4月成渝路通车,四川有了第一条铁路。在马元亮的邀请下锡良参加了通车典礼,并且试乘。  

黑白相间的烟尘从蒸汽机车的烟囱中冒出,四川第一辆火车正奔驰在辽阔的四川平原上。  

“伏波,不错,不错!这火车着实是不错。可以说这简直是一日千里呀”。  

锡良坐在车厢中不尽的感叹着。  

“大人评价极为中肯,这火车两个时辰能行一百八十里,从成都到重庆用不了六个时辰”。  

马元亮嘴上凑趣说道,可心里却想:这还叫快,不用说后世的高铁和电气化机车,光是这时的标轨车头就比这辆火车快了近一倍,这辆火车每个小时也就是45公里,还是在客运状态下,如果是货运,最多也就能开35公里。  

“大人如果咱们的川滇路造好,咱们四川将成为大清铁路最多的省份。那个时候大人你必然成为朝廷里第一洋务大臣”。  

马元亮的马屁从来不打草稿一波波的往锡良那里送去,把锡良哄得的十分高兴。  

当火车到达石板滩车站后,锡良下车。在马元亮的安排下乘坐返回的火车回到成都,毕竟作为一省总督,公务也是十分繁忙的。而锡良火车也不是第一次坐了,也不感觉新鲜。能来川汉铁路公司,第一段工程竣工典礼就已经是给马元亮极大的面子。毕竟这个东西是岑春煊弄的,马元亮又接的手。自从弄到马元亮手里,那是谁都插不上一脚,被马元亮唔得紧紧的。  

当锡良回到总督府的时候却接到一份朝廷的电报。总理练兵大臣奕劻于回执:四川新军十营,未成一镇之数,先成立1混成协。番号为四川暂编陆军第33混成协。步队6营编为两标,另增遍骑、辎、炮、工4营。  

锡良立刻招来陈宦,依照朝廷旨意办理。  

而与此同时马元亮,正在火车上与马元起聊着铁路的事情。  

“伏波,你挖回来的陆耀廷和胡栋朝还真是厉害,这宜归段已经勘测完了,宜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