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北洋崛起 > 奥匈帝国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

奥匈帝国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是在“斯太尔步枪”的基础上,大量采用“M1888曼利夏步枪”(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曾大量借鉴该枪设计)的成熟技术研制而成。该型步枪总体结构简洁、质量轻、作用可靠、使用方便、能发射多种枪弹,是奥地利轻武器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实该枪的设计在1890年就已完成,但是当时的奥匈帝国首先出口装备他国部队,看到普遍反映良好后才正式在1895年装备本国军队,所以叫做“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曾经是中国军队的主力步枪之一,袁世凯是它的忠实“粉丝”早在“小站练兵”时就购进了6500支,后来更是“北洋六镇”的两大主力步枪之一(另一款是日本的“30式金钩步枪”)。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于是更多的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被军火贩子输入中国,多为北洋系军阀所有。抗战开始时中国军队中的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仍然很多,但多为杂牌军使用,后来日军也给伪军装备了很多。  

M1895斯太尔曼利夏8步枪系列,由M1895卡宾枪、M1895步枪、M1895短步枪、M1895M步枪和M1895/24步枪等型号组成。其中,M1895步枪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型号。  

M1895步枪主要技术诸元弹夹、弹仓供弹全长1270枪管长约762全枪质量约3.8kg射速约35发/分,柱状准星,“V”型缺口照门表尺射程300—2000制历史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系列的研制工作可能开始于1880年代末。是奥地利轻武器史上一个重要的步枪系列。曼利夏研制的M1888步枪装备部队后,在使用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退壳困难;二是枪机易自行活动。这是因为“楔闩体”闭锁机构是点闭锁机构,膛压高时,容易出现闭锁不严实的现象。这些问题给使用带来不便,军方希望M1888普尔步枪存在的这些缺陷能得到改进。此时,由约瑟夫沃恩德尔创立于1864年成立的奥地利斯太尔公司也在进行步枪研究,斯太尔公司在得到M1888步枪存在缺陷这一信息后,主动与曼利夏公司联系,希望能与曼利夏公司联合解决在退壳机构和闭锁机构的问题。合作的方式是以斯太尔公司研制的步枪为基础,采用曼利夏公司M1888步枪上的一些成熟机构,如直动式枪机机构、供弹机构和发射机构等。合作后的研制工作进展很快,到1890年,一支结合两公司先进机构的新枪研制成功,就是后来的M1895斯太尔曼利夏卡宾枪。但该枪研制成功后并没有马上装备部队,直到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装备部队后,才被军队采用。从研制时间看,M1895斯太尔曼利夏卡宾枪是这一步枪系列中的第一个型号,但从军队装备的时间看,将其命名为“M1895”,是以被军队采用的时间命名的。  

卡宾枪研制成功后,两公司立即开始步枪的研制,不久研制出斯太尔曼利夏步枪,被奥地利军队采用,定型号为M1895步枪。该枪是斯太尔曼利夏步枪系列中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型号。  

M1895步枪研制成功后,又将其枪管缩短后成为短步枪,随后又对局部结构进行改进,分别命名为M1895M和M1895/24斯太尔曼利夏步枪。其中M1895/24步枪是20世纪初才研制成功的,是该步枪系列中的最后一个型号。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系列是斯太尔公司研制成功的第一个军用步枪系列,从此公司开始了其轻武器研制与生产生涯。  

M1895步枪从19世纪末开始使用,除装备奥地利(奥匈帝国)军队外,还广泛装备东欧各国军队,同时被瑞士、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美洲国家采用,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大量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仍有少量使用。加拿大和瑞土还进行了仿制,加拿大仿制的步枪称为罗斯(Ross)步枪,瑞士仿制的步枪称斯迈德—鲁宾(SchdtRubin)步枪,这些仿制枪都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  

结构特点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是非自动单发装填步枪。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系列的主要特点是总体结构简洁,质量轻,作用可靠,使用方便,能发射多种枪弹。在当时,这一步枪系列的总体性能是一流的。其各枪的枪机、机匣等重要零部件都是采用特种钢制成,各零件的体积都比较小,质量比较轻。配用的弹药主要是奥地利的M18958×50步枪弹,一般都能使用M308×56步枪弹、德国的7.92制式步枪弹和其他相同口径的步枪弹。但是,由于枪上主要零件(如弹膛等)的强度是根据当时奥地利M95步枪弹设计的,因此发射其他枪弹时,要求弹的最大膛压不能超过M95步枪弹的最大膛压。  

该步枪系列中各型枪的主要结构基本相同,都由枪管、枪托(与前护木一体)、机匣、枪机、弹仓、弹夹、刺刀、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等零部件组成。结构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采用直动式枪机,其枪机与机头为分离式,机头为转动式,机头前部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突笋;二是弹夹插入式供弹系统,装弹时必须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