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孔雀翎 > 第 六 回 不是结局

第 六 回 不是结局(4/7)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但高立却看不见。  

他眼前只有一片黑暗,心里也只有一片黑暗。  

秋凤梧慢慢地在前面走,脚步单调而沉重。  

高立在后面跟着。  

他记得上次也曾这样跟在秋凤梧后面走,走了很久,走了很远。  

那正是他刚救了百里长青之后。  

那时他虽然明知随时都可能有人来找他报复,明知随时都可能会有杀身之祸,但心里却还是很快乐。  

因为他已救了一个人,已帮助过别人。  

因为他已有了朋友。  

但现在呢?  

无心犯的错,有时往往比有心犯的错更可怕。  

这又是为了什么?  

老天为什么要叫他无心中犯下这致命的、不可宽恕、不可补救的错误。  

他为什么不小心些?为什么要那么疏忽?  

猛抬头,他已在灯火辉煌处。  

灯光辉煌。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端坐在紫檀木的椅子上,脸上带着温和而慈祥的微笑。  

“这是家母。”  

一个温柔的少妇,端庄而贤淑,正是春花般的年华,春花般的美丽。  

也许就因为她自己心里充满幸福,所以对每个人都很亲切,尤其是对她丈夫的好朋友。  

“这是我的妻子。”  

一个可爱的孩子,红红的脸,大大的眼睛,健康而活泼。  

对他说来,人生还未开始,但他这一生想必是幸福和愉快的。  

因为他有个很好的家庭,很好的父母,他本就是个天生就应该享受幸福的人。  

“这就是我的孩子。”  

高立看着、听着,脸上带着有礼的微笑。  

“这就是我的朋友高立,我平生惟一最好的朋友。”  

高立的心又像是在被针刺着,又开始流血。  

他几乎已忍不住要拔脚飞奔出去,他实在没有脸面对这些人。  

他们若知道他已将孔雀翎遗失了,是不是还会对他如此亲切?  

秋老夫人正微笑着道:“凤梧常常提起你,这次你一定要在这里多留几天。”  

高立的喉头似已被堵塞,用尽全身力气,才能勉强笑了笑,点了点头。  

秋凤梧美丽的妻子正在逗她的孩子,道:“叫高伯伯,高伯伯下次买糖给你吃。”  

孩子只有周岁,当然还不会叫高伯伯,也根本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可是他会笑。  

他看见高立,就吃吃的笑着。  

大家都笑了。  

秋老夫人笑得更慈祥,道:“孩子喜欢高伯伯,高伯伯一定会为这孩子带来很多福气。”  

高立的心已将碎裂。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为这家人带来的并不是福气,而是灾祸。  

幸好秋凤梧并没有要他留下去。  

“我再带他到外面去看看。这是他第一次来,有很多地方他都没有看过。”  

高立的确有很多地方都没有看过。事实上,他根本没到过如此瑰丽、如此庄严的地方。  

在夜色中看来,这地方更接近神话中的殿堂。  

秋凤梧道:“这里一共有九重院落,其中大部分是在两百七十年前建造的,经历了三代,才总算使这地方看来略具规模。”  

其实这地方又何止略具规模而已,看来这简直已接近奇迹。  

秋凤梧道:“这的确是奇迹,经过了两次战乱劫火,这地方居然还太平无恙。”  

后院的照壁前,悬着十二盏彩灯,辉煌的灯光,照着壁上一幅巨大的图画。  

画的是数十个相貌狰狞的大汉,拿着各种不同的武器,但目中却都带着惊惶和恐惧之色。  

因为一位白面书生手里的黄金圆筒里,已发出了彩虹般的光芒。  

比彩虹更美丽辉煌的光芒。  

秋凤梧道:“这幅图画,说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一件事。”  

高立在听着。  

秋凤梧道:“那时黑道上的三十六魔星,为了要毁灭这地方,竟然结下血盟,联手来攻。这三十六人武功之高,据说已可无敌于天下。”  

高立忍不住问道:“后来呢?”  

秋凤梧淡淡道:“这三十六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去的。”  

他又接着道:“自从那一役之后,江湖中就没有人敢来侵犯孔雀山庄,孔雀翎这三个字,才从此传遍天下。”  

灯火渐渐疏了。  

这一重院落里,仿佛带着种说不出的阴森凄凉之意,连灯光都仿佛是惨碧的。  

他们穿过一片枯林,一丛斑竹,走过一段九曲桥,才走到这里。  

这里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天地。  

高大的屋宇阴森而寒冷。  

屋子里点着百余盏长明灯,阴恻恻的灯光,看来竟如鬼火。  

每盏灯前,都有个灵位。  

高立第一眼看见的是:“太行霸主,山西雁孙复之位。”“崆峒山风道人之位。”  

这两个人的名字高立是听过的,不久以前,他们还是江湖中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  

秋凤梧看着这一排排灵位,面上的表情更严肃,缓缓道:“这些都是死在孔雀翎之下的人。”  

三百年来,死在孔雀翎下的人还不到三百个,这显然表示孔雀翎并不是轻易就可动用的。  

能死在孔雀翎下的,纵然不是一派宗主,也是绝顶高手。  

秋凤梧道:“先祖为了怕子孙杀孽太重,所以才在这里设下他们的灵位,超渡他们的亡魂,只望他们的冤仇不要结到下一代去。”  

他叹了口气,接着道:“只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