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曲尽星河 > 真理如象

真理如象(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室内,各人都是百转千回的心思。  

白沙河也一下提心吊胆,这个问题回答不好,太取悦这些靖康的学者,回家之后,他李虎怎么给国内交代?  

当真要改弦更张?来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首的大儒中已经有人用轻慢的语气撩拨他,哄他:“你要真心想让我们儒道两家出来帮你,帮你们东夏,你定要给一个态度,我们先不要你父亲的态度,就要你的态度,你讲,讲得不好也没关系。”  

李虎点了点头。  

他正要说话,白沙河打断说:“殿下,可否在将来先生们面见大王时,由他们直接向大王提问?”  

众人移目看去。  

果然,这是不想让李虎表达自己的看法。一个胡须茂密威严十足的老者断然喝道:“此言差矣,我们去不去见他狄阿鸟,就在你们今天的态度。”  

白沙河现出愠色。  

这些大儒现在就拿出一付长者师长的模样逼问孩童一样围着李虎逼问,怎么都显得没安好心。  

他正要以无礼对无礼,李虎摆手制止了他,轻声道:“我也觉得应该回答。”  

李虎走到众人正前方,正视众人。  

他显得有点儒雅,带点羞涩,淡淡笑道:“在幼年时,我也问过我父王类似的问题,那时我在读书,我不知道我该读什么说能帮助父亲治理东夏,他让我什么书都读,甚至司矿局用来识辨地质编纂的书文,我那时小,觉得没什么用,于是我问他,阿爸,这天下的学说那么多,我们该用哪一种学说来治国?”  

“我阿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长大了我才知道竟是佛经里的故事。”他笑道,“长生天才知道我阿爸什么时候读的佛经。我到现在都想象不出来他什么时候读的佛经,他俘虏了青唐赞普,说青唐赞普只会拿佛经里的鬼故事吓唬人,直接把青唐大和尚关起来学雍语。他能读过佛经?”  

有人跟着笑了。  

是呀,狄阿鸟读过佛经?  

在座的都不再认为狄阿鸟像民间传闻的那样不学无术,不知书,但众人也还是觉得那个戎马倥偬的少年军阀,好色骄躁,也许学些书文,却无法静下心做学问,尤其读不了晦涩的佛经,哪怕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彼时他位高权重,呼风唤雨,更没有读佛经。尤其是李虎用的是调侃的语气。  

这不啻是个笑点。  

但也有人察觉出了什么,暗自觉得眼前的少年聪明。  

与其说是在笑话他父亲,不如说是在和佛教划清界线,告知众人,他父子不信佛,不是儒道两家的外人。  

李虎娓娓道:“那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在座的师长们吧。这个故事从哪开始呢?就从四个盲人开始吧。有四个盲人。他们因为眼睛瞎了,看不到,听人说大象是这个世上最大的动物,就都很想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第一个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第二个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于是他大叫:“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第三个盲人否认道:“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你猜他摸到什么了?”(注:新买了个无线键盘,无法用单引号,敬请谅解!)  

还真有人回答,有个跟着大儒们来的年轻秀士笑道:“肯定是摸到腿了。”  

众人怪他多嘴,纷纷看他,他的师长更是带着点怒意。  

李虎抚掌道:“仁兄说得没错。他就是摸到大象的腿了。第四个盲人立刻又反驳了:“怎么是柱子呢,分明是麻绳。”原来他摸到大象的尾巴上了。”  

他看着众人,一双明亮的眼睛中充满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意。  

眼前的少年,坦然自若地站在这么多人回答众人的提问,旁若无人地讲他的故事,语速不见仓促,声调温和却充满着,不自觉地令人投入进来。  

众人也定定看着他。  

张果道人和另一个师长在缓缓点头。  

也许当年狄阿鸟就是这样的。  

他曾站在士兵们面前这么讲,那些士兵们被哄骗,撇弃自己的主帅跟从他,他站在百姓间这么讲,百姓们被哄骗,从此信任他,他站在天下的英才面前讲,天下的英才被哄骗,从此随他千里出塞…  

人说他词语和典故都经常用错,但是就是能荧惑人心。  

这口才和魅力难道是遗传的吗?  

白沙河却骄傲了。  

尤其是突然还来个互动。  

他分明听到身边有人小声交头接耳:“此子风华绝代,要是交给你们中正府点评,可以给人几品?”  

李虎打断众人的遐想,提高语气,问道:“请问诸位,哪个盲人得窥了大象全貌?”他说:“我阿爸是要告诉我,没有哪一家之言可以括尽天下的,儒家求仁得仁,道家想要的无为于道,而兵家求战胜,法家求秩序,墨家专营器械,纵横家持开合…你们讲谁的道理是错的?他们摸到大象身上的部位不一样,对不对?我阿爸这样的粗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诸位师长应该也明白,对不对?”  

对不对?  

对不对?  

厢房内哑口无言。  

有个儒生突然嫌热,去撑窗户,发出嘎吱一声。  

李虎又说:“儒道两家不也有很多的分支吗,我听说也是为谁对说错年年争论,能说谁是错的?小子斗胆,百家之言,无任何一家囊括天地万物,唯有把牙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