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我们的1649 > 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有女已二十

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有女已二十(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那时,定远侯郑联刚一进大哥的书房,毫不客气,一屁股坐到书房里的摇椅上,接着悠悠然地伸手就往怀里掏。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永胜伯郑彩板着脸,气哼哼地说道:“在我面前,休得再吃糖果…”  

定远侯郑联不大情愿撇撇嘴,把手中的台湾糖果又放了回去。  

永胜伯郑彩板着脸,低声问道:“小的们已经训练多日了,现在火铳营的上靶率如何了?火炮营又是如何了?”  

“哈哈,早与那红毛蕃教官不相上下了!足有二成有余…我等的火炮营更是犀利,那些台湾定制的炮车甚是好用,运行起来十分便利…价格上也不算太贵,红毛蕃教官都说远比他们当年用过的要好,行走快捷,转动如风…那一炮打去,二百步内,全无活物”  

定远侯郑联提到此处,正是点中了他的兴奋点,他眉飞色舞地说道。  

“表现好的红毛蕃子多给打赏,不要小气…一定要恩威并重…不可嬉戏…”  

“小弟当然知道重奖之下有勇夫,他们原先才有几个银子收入?…到我等这里月有白银六两,大鱼大肉吃着,铁心得很…一般的红毛蕃小兵都任由我等打骂,哪个不服就送他回台湾挖煤去…咦,大哥,你似乎对我等还不算太满意?”  

“唉,你没见三弟来信说过,汉唐集团训练的叫什么民兵,百步之内都能达到八成上靶?我等的太低了…”  

永胜伯郑彩听了二弟的话后,真的一点也没有高兴。  

“哎呀,我的大哥,他们用的是1649式步枪…我们用的是红毛蕃破火铳…也就比我等自家打制的好一点而已…当然比不了他们。  

再说了,我等对付的都是土匪一样的鞑子兵,用不上他们那么好的物件,我等又不是与汉唐集团为敌不过,那1649式步枪真有三弟所说的那样神奇?可惜我等用十两黄金换他们一支,他们都不感兴趣…”  

“理应如此,如若我等手中有1649式步枪可卖与?笑谈一样…听你所言,现在军中之人都不再畏惧鞑子了?”  

“…大哥,何出此言?现在鞑子龟缩在同安城中,不敢招惹我等,我等何必…”  

“二弟,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待到他们主力来临,你说他们会不会来找我等的麻烦?!或者趁我等不防,会不会偷袭我等?!”  

“大哥,他们定会如此!”  

“所以,我等恐怕不先招惹他们不行了…二弟,你来看地图…”  

兄弟俩人头碰头研究了半天,最后探讨的结论是:同安城,这是身边的一根毒刺,必须早早拿下!那些路边土豪们必须收服,或者清剿干净,否则,到安溪的这条道路必不安生他他娘的,连我等要的货物都敢抽水真以为天下大乱,小小狗子们也想汪汪两声?!  

只要完全占了安溪周边铁矿尽在我手!  

其实早在去年三月,郑成功就攻下过同安城,当时与清军战于店头山,清守将廉郎弃城遁。  

五月起,郑成功又开始围攻泉州至七十日,待清总督陈锦率师来救,乃退。  

清兵随即又重新攻占了同安县城,郑成功部在城内巷战力拼,双方死伤甚众,郑成功部败走,随后郑成功才去广东潮州发展。  

现在同安城内有清兵一千,大多都是剃发汉兵,极少有真鞑子,由于他们的主力并未在此地,与厦门岛处于相安无事状态,双方是你不惹我,我不惹你可是现在不同了,随着与台湾交易越来越频繁,永胜伯郑彩明显可以感受到厦门岛的生存空间太小了。  

要想得到更多的物件,想换来更多的安全感,他永胜伯郑彩的手必须要伸出去,这样,方才能得到的更多。实在是时势所迫啊。  

谁说是人到中年万事休?那只是没有机会而已定远侯郑联认真地审视着他的大哥,像是重新认识了一样…大哥变了,不是那个总是冷冷地看着别人,一切都似毫不在意的大哥了…  

永胜伯郑彩对着二弟用力地点了一下头,动手吧!  

定远侯郑联的眼睛里也放出了光茫,大声说道:“大哥,干他娘的!”  

永胜伯郑彩激动了一下子,就马下又板起了脸说道:“急什么,三弟说他们汉唐集团有一种叫手榴弹的物件还有包,爆破筒好像能卖于我等正好等着汉唐集团的机帆船来这里后,我等再一一定夺而且,你还要把王翰林的千金给汉唐集团的那个梅经理送去”  

王家大小姐同意了?定远侯郑联想到这里,差点笑出声了但听得大哥不满地哼了一声,他到底没有敢笑出声来那王翰林家里一定是乐坏了吧?到底是把足足有20岁的女儿嫁出去了做大做小未尝可知但至少是许了人家,还是永胜伯郑彩亲自做媒。相当有面子了。  

还有他可以去台湾看看了…  

王翰林的身份在厦门有些特殊。  

明代是明大陆君主政体发展到顶峰的阶段,国君位于整个政治架构的顶峰,统领万民,集政柄于一身,理论上说,具有绝对的权力。  

事实上,在明大陆,越是农民,越是底层出身的君主,他们对大权越是迷恋,不管是国家还是家族,甚至是一个家庭都要一个人说得算才是正道提起这个,扯远了些。  

明代嫡长子继承制使皇位的获得不是凭借德行才华,而是由天生不可改变的身份地位所决定。  

储君不必是贤才长者,可能是年幼无知资质鲁顿,甚至是德性败劣的人,若想使国祚长久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