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我们的1649 > 第二百零二章 让我们做发展的原动力吧

第二百零二章 让我们做发展的原动力吧(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在玉米收割的过程中,所有参与劳动的明人农民都被允许生吃一穗挑最小的,因为那个比较嫩明人农民们香甜地吃了一穗,纷纷大赞,这是真正的粮食啊,一穗就足以饱腹!  

郝刚部长一开始还不太明白建国安董事的用意,他小声问:“这一批不是甜玉米吧?也能生吃?”  

“放心吧,能,也一样甜呢。就是淀粉不太好直接消化,有胀腹感觉。”  

收割后就要晾晒脱粒了,刚晾晒没有两天,他妈的下雨了幸好有天气雷达提前通知,他们还来得及搭制棚子,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由于还属于试验性种植,汉唐集团这一次只用了二百公斤玉米种。能种上二百亩,这当然是在育苗后移亩栽种的情况下做到的。  

试种的结果表明,台南的旱地完全适合种带来的种子。但是如果汉唐集团能够及时施肥,尤其是尿素,那么产量还能大幅度增长这个倒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布袋工业区能提供一些氯化钾和一点点的硝硫基复合肥,这都是意外之喜了。  

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指望不上机耕了,只能完全使用人工了。  

当陆履常技术员,把苗栗地区的基本情况带回来后,汉唐集团的人一一推演后,才知道,开采不是关键,而是如何运出来才是关键啊!  

他们计算了一下,就算开辟出一条够单人行走的道路,也要以十年做计算单位现在就以个人以背运的方法运输,那成本太大了按照正常的历史,那里还是要二百多年后才有人烟不过,只要地质情况变化不大就好,让人心安。  

所以现在赤嵌地区还要以人畜力为主,继续开垦旱田。  

机井的浇灌面积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一口机井勉强可以浇灌两百亩,再扩大,肯定供应不上。  

怎么办?玉米不似土豆和地瓜那样好对付,偶尔浇灌一下即可,玉米却要定时,定期指望老天是不行了滴灌吧有技术员在网上献计说道。当时有人笑了,说,我们上哪里弄聚乙烯管那个技术员说,我曾到四川自贡盐场旅游过知道吗?古人们能用竹筒把一百多里外的天然气引到盐场来煮盐,只用竹筒我当时顺着那线路走了一趟满心的震撼,人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当时,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对啊,大自然赐与人类的物资一定不会只有一种用途我们应该放下身份,好好学会利用土方法!  

一时间各种办法喷薄而出。竹管可以用上,那么陶管、瓷管也可以用上,而且我们还有水泥做封堵物,不行我们还可以用上水玻璃嘛。  

于是,一套汉唐集团版本的滴灌综合技术在纸面上,不,在网络上成型了设置高架水塔,采用自重力加压。节省抽水机和扬水机的马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滴灌设备的起始段采用陶瓷管运送,充分利用它的抗压力强的作用,滴灌口可以用棉布捆绑,使得它在压力大的作用下,仍可以慢慢以浸渍的形式滴灌。  

滴灌设备的中间段采用瓷管,充份利用它容易封闭严密的作用,以保证可以有足够的水源到达二级水塔。  

滴灌设备的结尾段完全可以使用竹管扎眼后埋置。  

通过试验表明,虽然水在运输途中跑冒漏情况比较严重,但还是远比一开始的漫灌强大太多。  

一个机井经过推演,完全可以供应六百亩旱地的浇灌需要!  

示范工程上马后,吴咏梅小声说:“国安,就这要简简单单啊?明人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建国安董事看着那高大的水塔说:“咏梅,他们想到了也没有用,他们缺少原动力我们来这儿,就算是给他们加了原动力吧。”  

吴咏梅想了想,说:“国安,还真是这样,比如百年孤独,两家都用一样的催化酶,完全由我们扶植的刘家,就没有张家的有味道,烈了些,他们张家借助我们帮助,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了也学会加焦糖了。”  

建国安董事默默地点了点头,实际上他那时把心思都用到了这次秋粮的种植上了。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