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山村桃源记 > 第一四四六章 新的机器带来的震撼

第一四四六章 新的机器带来的震撼(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李毅洪一愣,还不等他说什么的时候,云逸转头看着王泽鉴点了一下头,随即王泽鉴冲着海湾的一处拐角挥了挥手。  

“嗡呜呜呜!”  

随着王泽鉴的挥手,一阵低低的嗡鸣声从远处轻轻的传了过来,随即众人看到海湾转弯处一艘拖船拖着十来艘舢板行驶了过来。  

众人顿时都是疑惑不解,海上工作的人都是用这种拖船拖着舢板作业,难道这玩意也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吗?  

正当李毅洪等人要再次开口嘲笑云逸的时候,忽然有个眼尖的工人惊讶一声,指着不远处的那十来艘舢板,惊讶的道:  

“大家快看,那舢板上好像还加装了什么东西,好像类似打渔船上的起重机一样的东西?”  

众人连忙仔细一看,果然发现那舢板上很是奇怪,船头到船尾上高约两米的地方横亘着一根粗约手腕的涂漆钢管,而钢管似乎不是简单的钢管,而是类似于整个钢管都是那种滑轮轴承套一般。  

而在钢管的滑轮套上,船头和船尾的地方,各有一个类似绞轮的东西,上面一根类似油压管的东西在架子上,最后管子伸向船尾的后舱里,里面似乎有一台小马力柴油机和油压机。  

“云逸。你这是什么东西?”  

李毅洪看着这东西的造型,船头船尾各自一个操作的手柄和油压滚轮,再看看船尾的小柴油机。顿时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似的,脸色煞白的看着云逸问道。  

“李毅洪,你也配和我们云总说话,告诉你吧,这是我们青山集团委托青山书院研制的收割海带,养殖扇贝用的机械化舢板。  

告诉你,我们已经用这舢板做过实验。后面采用六马力小柴油机带动一台油压机,而后舢板上前后操作员按照不同的时间操作。每人各自可以用三十秒钟就能将一串海带吊上舢板,一分钟可以钓上来两串海带。  

你也知道这是什么样恐怖的速度吧,按照一舢板最多其实串海带来计算,三十五分钟就能装满一舢板海带。  

三十五分钟啊李总。你该不是不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样恐怖的概念吗?要知道,就算是养殖上最熟练的老手,最强壮的人,两个人合伙最快都要一个小时才能装满一舢板海带,我们也就是说,仅仅凭着这舢板上的机器,两个稍加训练的新手就能抵得上两个工作五六年的老员工!”  

王泽鉴一脸得意洋洋的说着,看着目瞪口呆的李毅洪那表情,他很是不屑的看着李毅洪嘲笑他。  

李毅洪是真的被震惊到了。王泽鉴说的话,作为一个在养殖上呆了几十年的人,他当然是明白这种机器的恐怖性;一般工人装满一船海带。稍微快点的两人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慢点的就需要两个小时,仅仅是在时间上节省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而实际上最让他震惊的是,这种机器的出现,标志着原本属于重体力活儿,甚至算是苦力的辛苦活儿。一下子变成了正儿八经的蓝领工作,工作一点儿都不辛苦。还能够像是一般的工厂那样上下班,这可是最大的改变。  

以前养殖工人难招,主要是从海里往穿上装海带太累太脏,而且时间太长导致工作时间太长,起早贪黑,可是有了这机器后,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成问题,让海上的工人招聘变得轻松起来。  

李毅洪这边震惊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一边的i一群工人们更是震惊的不知所以,他们可是深深的知道收割海带的辛苦,如果真的能够将这种工作交给机器来完成,那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太幸福了,他们再也不用这样辛苦了。  

“、云、、云逸,这是真的吗?真的发明了可以收割海带的机器吗?我们以后是不是真的再也不用每天那么辛苦的收割海带了,这、、、真是太、、太好了!”  

一群老工人们不敢相信的看着那该装过的舢板,脸上激动的表情不知道如何表达。  

“是的,大家没有看错,就像是王泽鉴说的那样,我们确实是研究出了收割海带的机器,从此以后你们再也不用那么辛苦的收割海带了!”  

云逸一脸认真地回答着工人们的话,发明这款收割海带机器就是他主导,他很多年前就看了太多海上养殖工人们的辛苦,所以才想着发明这款机器。  

说起来也让人好笑又好气,这样一款对于海带养殖极其重要的机器,在云逸向青山书院的几个机械学的教授提出大概的要求后。对方竟然当天就给他画出了草图,而后第二天就制造了出来。  

而后,第三天经过云逸的一天测试后。这收割海带的机器竟然就这样顺利的完成制造和测试了。  

如此重要的机器,竟然如此轻松简单的就完成了制造和测试,教授只是根据云逸的要求,设计了一下前后油压轮自动变速的差速器,甚至难度还不如教授眼中的一趟授课,这让云逸很是无法接受。  

因为他一直认为,海带自动吊装的机器应该是很难研制才对。不然像是关乎一个行业几万人乃至几十万工人的劳作方式,以及效率该机的机器。早就i应该被发明出来才对,毕竟这东西太重要了。  

可是、、、可是.....  

云逸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天朝的企业,尤其是北方的半国企性质的企业。对于技术进步的动力丧失的让人无法言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一日的生产方式,从来不会想着任何技术进步,甚至比世界落后百十年之巨。  

就像是之前曾经说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