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巧遇子敬畅论英才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巧遇子敬畅论英才(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丹徒,这个长江口上最后一个港口,如今已经被张志远和方志文合力经营的比建邺也不稍差,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开放的港口经营策略,已经渐渐的压住了建邺,成为长江下游的第一港。  

如果论造船和修船的话,丹徒绝对有长江上最大的船厂和最大的工匠群体,在东海海战正酣的现在,造船业也是造就丹徒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临近港口的一间酒楼四层,方志文正带着太史昭蓉、糜贞和甄翔在欣赏着整个港口的壮观场面,他们一行本来是到小叶岛准备跨界突袭战神之锤的南方支队的,不过现在战斗准备还没有最终完成,于是方志文就带着娇妻和准娇妻出来旅游了。  

糜贞是被太史昭蓉给拉来的,看着小姑娘一天到晚的忙公事,太史昭蓉不由得想起了坐镇密云的甄姜,觉得自己比起甄姜来幸福了许多,不由得心里有愧,于是拉着半推半就的糜贞一起来旅游。  

“夫,夫君,”糜贞名分虽然已经定下,不久就会举行婚礼,但是当着众人叫这一声夫君还是很害羞,话一出口。脸颊就红了。  

“嗯?贞儿想说什么?”  

“夫,夫君,这个港口就是长江上最大的么?”  

“是啊。”  

“似乎比连云岛还不如呢!”  

方志文咧嘴笑了。看着糜贞得意的小样,总是觉得她还没长大呢!  

“那是,因为咱家的贞儿厉害啊,别人哪里比得过!”  

太史昭蓉抿嘴笑着,糜贞又喜又羞,低头摆弄着自己的衣角,甄翔在一边偷偷的撇嘴。  

方志文好笑的问道:“定远?难道你有意见?”  

“切!连云岛确实很热闹。但是跟乐南相比相差还远呢,甚至连永明都比不上。”  

糜贞眨了眨眼睛,暗暗的下了决心。不过随即又想到自己就要成亲了,将来没有理由继续赖在连云岛啊!不由得将大眼睛看向方志文。  

方志文稍微一想就明白了糜贞的心思,这事方志文早有安排,打算将糜贞安排进新设立的海事曹做主事。笑了笑正要开口。邻座上的一个魁梧的年轻人忽然转头看着甄翔道。  

“这位壮士,你去过永明港和乐南港?可方便说说那里的风光。”  

甄翔尴尬的挠了挠后脑,看着方志文道:“这,我是个粗人,哪里懂得那么多,公子想要了解北疆海事,还是问我家老爷吧!”  

方志文自然知道甄翔的居心,他是在妒忌。在为甄姜抱不平呢,不过甄翔的性格就是这样。有点护短,其实也没什么坏心。  

方志文看了一眼邻座的年轻人,长相端方,身材魁梧,眼神清正,并没有在糜贞和太史昭蓉脸上流连,而是好奇的看着方志文和甄翔,似乎在揣测两人的身份。  

“这位小公子如何称呼?若想了解北方海事,在这里似乎很容易嘛,那些南来北往的商人,还有异人都是见识广博之人。”  

那年轻人见方志文接话,立刻眉开眼笑的站起来走过方志文面前,先是正儿八经的向着方志文和两位女眷施了礼,又朝甄翔点了点头,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口。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在下也是想要听到更多的观点,这样才能尽可能真切的发现事实的真相,这位先生以为如何?”  

“说得好!请坐,定远,给这位”  

“在下字子敬。”  

“给子敬斟酒,为这话就该浮一大白。”  

“先生客气了,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说不上赐教,大家交流一下也好,我听你口音似是江北一带,定是江东英杰。”  

“不敢!在下就是个游学在外的士子,如今天下汹汹,世事纷乱,在下也是茫然无措,想要看明白这个乱糟糟的世道,不求闻达于世,但求独善其身。”  

“呵呵,子敬好心态!可是,子敬为何会认为我不是商人呢?”  

“先生身上并无商人的市侩之气,到有旁人所无的豪迈之情,在下揣测,先生定是超迈脱俗之人,见识不同寻常,因此前来讨教。”  

方志文对子敬的恭维不以为意,笑了笑道:“子敬想要了解些什么呢?”  

“在下听这位壮士所言,这面前繁华忙碌的港口,居然远不如连云,而连云有不如乐南、永明,据在下所知,如今丹徒港已经隐有超越建邺的姿态,这说明,长江上最为繁华的建邺,江东引以为傲的水上重镇,竟然在北方人的眼里,不过尔尔!”  

“确实如此,建邺港在南方,不,在长江上尚算有些规模,但毕竟是江港,如何能跟海港相比,海船运力远大于江船,数量更是远超江船,如今我大汉南北货运往来,泰半都走海路,反观建邺,不过是一地之吞吐,如何敢与那些大海港相比。”  

子敬蹙眉思索了一会,开口问道:“建邺一港,也承担着江东数郡的货物往来,可如今却渐渐有分流趋势,是因为孙策经营不善么?”  

“呵呵,朱家经营港口精艳丰富,怎么会经营不善,问题不是在这个层次,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  

“更高的层面上?”  

糜贞忽然直了直腰,似乎有话想说,方志文鼓励的冲她笑了笑,糜贞开心的冲着方志文一笑。扭头对子敬道:“这很简单啊,因为孙策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不知道世界之大。眼光如此,行为也就只能如此了。”  

方志文闻言点头赞道:“夫人说得不错,孙策的眼光格局还是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