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首富 > 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战了

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战了(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搜小说:  

第一卷第二百四十章日本宣战了第一卷第二百四十章日本宣战了前门事件成了一件震惊国际社会的大事件,距离日本驻北京总领事馆不过一千米的距离,日本武道文化交流团在北京前门东大街六死七伤。  

日本国内举国哗然,愤然要求中国枪毙肇事凶手,要求中国取缔中华国术总会,并对日本进行赔偿和公开道歉。  

11月17日,日本驻上海、北京的两个总领事馆全面撤出中国,中断与华的一切正常往来,中断双方经贸往来,并由日本陆军部情报官员大岛野夫担任特派员,抵达北京和“清政府”外交部交涉。  

做为一种逼迫手段,日本国内终于开始正式的军事动员,将兵力扩张到77万人,宣称,如果中国不道歉,不赔偿,日本将不惜一切代价宣战。  

局势总是这样的变幻莫测,远远超过所有人的预料,原先以为西线首先会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现在看来,东线才是最危急的。  

日本目前已经扩张到三十三个师团,主力师团一共有十八个,称之为甲种师团,拥有2.82万人左右的编制,乙种师团十五个,拥有2.3万人左右的编制。  

由于日本执行了近二十年的役兵制,在短时间将兵力扩张到这种程度还不算是什么难事。  

随着营口至平壤、汉城的铁路通车,日本极其可能改变策略,直接登陆朝鲜作战,但在中国牢牢控制济州岛的情况下,这个战略政策是非常冒险的。  

毫无疑问,中国会故伎重施,迅速将兵力收缩到平壤一带。  

和十年前不同,朝鲜军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战力,有两个兵团的编制规模,总计六个师,其中有三个主力整编师都集中在平壤,平壤周边的工事设置更是非常牢靠。  

只要日本强攻平壤,青徐兵团就会南下支援,尽力在平壤一带阻截对手的攻势。  

日本会攻击朝鲜吗?  

这确实是一个疑问?  

这几天,胡楚元连续召开了多次陆军联席会议,通过国家情报总局驻日分局和江南翻译社驻日机密厅、华盟会的情报网络,不断收集日本的军事动向,分析日本最有可能突破的第一个环节。  

同时,胡楚元也在关注着法国和俄国的态度。  

法国不是很想参战,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只是受制于自己主导的那份协约国协议,不得已还是要正式宣战,具体怎么打,出力多少,还很难说。  

俄国跃跃欲试,急不可待的继续在西北战线增加军事部署,由于远东铁路已经铺设到了满洲里地区,他们还极其可能从满洲里出兵,越过大兴安岭攻击哈尔滨。  

胡楚元的判断很简单,如果日本一定要攻击朝鲜,济州岛就是他们必须要夺取的第一个环节。  

济州岛目前属于中国疆域,也是北洋海军的最南端辖区,从济州岛出击的话,北洋舰队总能轻易的攻击日本和朝鲜之间的运输船。  

战争终于要来了。  

这天晚上,胡楚元、陈善元、陆广荃、吕瀚、蓝建枢等人都再次聚集在一起,越来越多的情报在不断证实这胡楚元的判断,日本将要进攻济州岛。  

在此之前,北洋舰队已经加强了在济州港的军事部署,驻扎着二十多艘防卫舰和炮艇,紧密依靠陆地炮台进行死守,济州县也有北洋舰队的一个水师陆营,七千多人的编制。  

会议室里的灯光是灰暗的,胡楚元坐在一张黑色的大椅中,默默的翻看着各种最新的情报。  

窗户外面吹着呼啸的冷风,昨天,北京也终于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不紧不慢的下了整整两天,一刻也没有消停过。  

将手里的资料看完,胡楚元将资料薄合上,闭着眼睛,捏了捏额头,继续在心里寻思着。  

他深信,日本绝对不会等到正式宣战,这种阴险的战术投机者肯定会选择突袭式的宣战,第一战就会尽力给中国造成极大的损伤。  

日本的海军力量并不强大,排水总吨位尚不足25万吨,关键是小舰的数量非常多,海军思想也是防御第一,立足利用日本优良的港口条件进行近海防卫。  

这种情况下要强攻北洋海军苦心经营十年的济州军港,困难有点大。  

战争终于来了。  

虽然胡楚元为此准备了很久,等了很久,可当战争真正就要到来的这一刻,他还是无比的紧张。  

所有的数据都只是在纸面上,这些数据每时每刻都可以出现重大的,突然性的变化,所以,战争没有真正开打之前,谁也无法预料胜负。  

赤壁之战,曹操怎么能预料到自己会输呢?  

没有道理,完全不该输啊?  

可是,历史总存在着意外。  

他想不透日本可能采取的第一步,别人同样想不透,大家备持己见,但也没有人能确定。  

陈善元不免有些焦急,就和胡楚元说道:  

“首相,咱们不如豁出去,直接进攻日本吧,咱们先突袭他们的长崎军港。”  

吕瀚眼中一亮,道:“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咱们索性将主动权拿在自己手中。“胡楚元认真的想了想,随即摆手道:“进攻长崎所能取得的战略优势并不大,反而要让兵力部署和补给线跨越漫长的海域,对我们不利。何况,民心胜于一切,国人稳定安逸惯了,得先挨打才能激怒大家,才会利于我们按照原先的计划…集中一切力量击溃对手。”  

陆广荃则微微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