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五百六十六章 问刘娥

第五百六十六章 问刘娥(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这个太后。  

他说的是北魏胡太后,孝明帝即位年幼,胡太后得到妹夫宗室元叉、宦官刘腾的保护、支持而听政。正光元年被元叉、刘腾幽囚,孝昌元年杀元叉,再度临朝摄政。其时北魏统治危机四起,北方边镇守将和州郡官吏腐化贪污,府户、镇人积忿已久。元澄、袁翻建议改革边镇用人,魏兰根建议改府户为民,胡太后都不采纳,反而实行崔亮所制停年格,按年资用人,吏治益趋腐败。特别是胡太后害怕儿子年龄渐长,于己不利,武泰元年与郑“、拙饿谋杀死个个岁的孝明帝,古临淋王午;岁的示钊为削,小华然。当时虽镇压了一部分起义,但兵势强盛的并、肆、纷、唐、恒、云六州讨虏大都督尔朱荣从并州进军洛阳,在河阴溺死胡太后及幼主,并杀诸王、高官等两千余人,导致一度强大无比的北魏瓦解。  

虽然刘娥信任吕夷简,可还没有到胡太后这种地步。  

许多大臣听了都是脸上露出苦笑。这回石坚不把天捅破心不甘了。  

其实刘娥更生气,可她更加担心一件事,石坚翻出这些陈年往事,看来真的要逼她还政了?  

“无可挑剔,褚太后。”  

皇太后“垂帘听政”的事,在中国历史上数见不鲜。然而作为一国皇太后,一生中伴历五位皇帝。三次出来垂帘听政,每次还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母亲、婶母、堂嫂;三次册立帝位,国中大事,均以“皇太后诏令”的形式颁布施行;三次临朝听政,又三次退隐归政。  

不但与民为恤,还与权臣周旋;有着令人信服的胆识谋略,又有难能可贵的寥月胸怀。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更不说其间还有权臣恒温之乱,江南士族为所欲为。可以说这个褚太后对晋朝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石坚只是几个字,但意思分明是说,别要做胡太后了,当褚太后吧。皇上大了,该还政时就还政。那才是垂帘听政的宗旨。  

“治国当数武则天,可惜了,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压迫自己的亲生儿子,使唐中宗懦弱可欺,于是有了韦氏安乐公主之乱。”说到这里他看了一下赵祯。  

那意思别管刘娥对你如何高压,千万不要把自己养成李显那样的主。  

赵祯会意,如果这些人当中,怀疑石坚没有反心的,第一个就是他。象元俨与薛本他们还在脑海里分析一下,才能得出这个结论。他压了压手,意思你放心,联不会做李显那种窝囊废的。  

“其次萧太后,壮哉!”  

萧太后萧燕燕确实值愕石坚用壮哉形容,摄政期间,虚心诚恳,用人不疑,执法严明,毫不软弱,甚至“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她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时期,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特别是逼得宋真宗签订了澶渊之盟,自从这个盟约后,革朝再也没有办法对幽云十六州有任何想法了。老祖坟也不提了。  

“就是此人,在晚年身体不好时。还主动将权力交给辽圣寄。”  

“太后,权利是用来治理国家的。如果到了该放的时候不放,吕胡寰就是前车之鉴。象褚太后那是典范。如果尝到权利的好处,突然放下。这样的人本来就是人中龙凤。不比她了。”  

意思话这样的人我也不要求你做了,你也做不来。  

“就是说萧太后,冯太后,或者武则天,虽然都手掌政权多年,但治理国家兢荒业业,用贤臣,远小人。因此唐太宗说,宽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断。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帝范中君体、求贤、审官中一段)”  

他叹了一口气看着吕夷简:“吕大人,当时我向太后推举你,也是用你之材,就是考虑到你虽然小瑕疵。但是有吏材,可没有想到奸邪至此。”  

“石大人,到现在本官未发一言,为何你总是将矛头指向本官?”  

“吕夷简,听说你颇有家教。几个儿子都很成气,为何敢做不敢为?”  

吕夷简吕公弼、吕公绰、吕公孺与吕公着都很了不起,为宋英宗宋神宗时重要大臣,特别是吕化着也再次为相。只是这个人比他父亲起来。要忠厚得多。同时也是保守派的代表。这是吕夷简最大的骄傲。  

石坚继续说道:“你可以不承认,或者你如何对我,我就如何对你。保征我做得比你还要干净。”  

吕夹简脸上神色终于变了起来。石坚这意思说,咱们以后都来阴的算了,如果石坚再将品性放下。以他的智谋,特别与元昊交手时,诡计百出,再联系他上一句话,那不但连他,连他的几个儿子也要全部弄去。  

反正你害我在前,不要怪我不仁在后。  

石坚没有与他纠葛,现在正与刘娥对牛呢,不能分心。石坚再次说道:“昏主则不然,说者拒之以着;劝者穷之以罪。大臣惜禄而莫谏。打卜臣畏诛而不言。怨暴虐之心。极荒淫之志。  

其为雍塞,无由自知。以为德超三皇,材过五帝。至于身亡国灭,岂不悲哉!太后,或者此时,对臣厌恶到了极点了吧。”  

这是纳谏中一段,不要以为宋朝真的在你治理下,太平盛世了,然后就开始又要对我动手,只要你产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