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剑来 > 第五百四十六章 剑客行事

第五百四十六章 剑客行事(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城,沈震泽亲自迎接。  

徐杏酒便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许供奉用心险恶的设计陷害,老真人桓云恰到好处的次次护道。  

然后遇上了这位同道中人,先前在自家集市上卖符的高人前辈,在那座机关重重的仙府遗址当中,共渡难关。  

沈震泽听得一惊一乍,好一个险象环生。  

至于到底是如何脱困,别说是徐杏酒,便是桓云都被蒙在鼓中,所以沈震泽愈发觉得两名弟子,此次下山历练,实在是福泽深厚,才能够安然返回,不但没死,还带回了白玉笔管当中的几件宝物,已经殊为不易。沈震泽二话不说,便将方寸物当中的四件宝物一分为四,老真人桓云,姓陈的前辈高人,徐杏酒,赵青纨,每人一件。  

桓云推辞不得,只好先挑,挑了一件品相最差、品秩最低的仙府器物。  

陈平安很不客气,大大方方直接挑了一件最有眼缘的,是一幅蓝底金字云蝠纹对联。  

“山外风雨三尺剑,有事提剑下山去;云中花鸟一屋书,无忧翻书圣贤来。”  

徐杏酒让赵青纨先挑,赵青纨眼神幽怨,徐杏酒想起那位剑仙前辈的教诲,便不再拖泥带水,先挑了一件。  

由于事关重大,有涉及到一位云上城首席供奉的叛逃,所以这场只有五人参加的庆功宴,很快就散去。  

沈震泽当然还要与徐杏酒反复推敲此事,不是信不过这位最器重的嫡传弟子,而是担心有徐杏酒没有想到的关键环节,他沈震泽当师父的,当然就要帮着补救一二。  

说实话,很多时候沈震泽都觉得自己这个金丹城主,配不上徐杏酒这位弟子。  

只不过这种天大的实在话,说不得,只能放在心里。  

在沈震泽修道之地的密室,赵青纨就像以往一样,安安静静坐在一旁,看着师兄徐杏酒与师父言语。  

只是一想到最敬重师父的徐杏酒,结果在今天那么用心用力地蒙骗师父,虽说没有半点坏心,可到底是一桩以前她想都不敢想的新鲜事,赵青纨便忍不住嘴角翘起,低下头去,掩饰自己的那点笑意,只是笑着笑着,便有泪珠悄然滑落脸颊。  

沈震泽察觉到她的异样,轻声问道:“青纨,怎么了?”  

赵青纨便有些慌张,手足无措。  

徐杏酒笑道:“师父,下山之前,青纨总说自己是个累赘,不过那会儿是当个笑话说给我听的,结果回头一看,咦?发现还真是,所以来的路上,便是这般哭哭笑笑了,师父你别管她。回头我骂她几句,修心不够,不过骂完之后…”  

徐杏酒自己笑了起来。  

沈震泽疑惑道:“怎么了?”  

徐杏酒站起身,作揖拜礼,郑重其事道:“恳请师父答应我与青纨结为道侣。”  

沈震泽哈哈笑道:“师父不答应有用吗,你们也不答应啊。”  

赵青纨抬起头,悲喜交加,伏地放声痛哭起来。  

沈震泽望向徐杏酒,这位金丹修士的神色,有些凝重。  

徐杏酒朝他摇摇头,眼神清澈。  

沈震泽便不再过问。  

天底下任何一位金丹修士,兴许境界有虚有实,修为有高有低,可是心智,绝非常人能够媲美。  

可能金丹斩杀元婴这类壮举,几位罕见。  

可是金丹能够以谋略坑害元婴,不胜枚举。  

不单是金丹如此,境境修士皆如此。  

修行路上,如何能够不小心?  

陈平安在云上城暂住在一座宅邸当中。  

正是龙门境老修士许供奉的私宅,这位云上城只在沈震泽一人之下的大人物,并无亲眷也无弟子。  

所以陈平安清清静静住下了。  

此时与桓云,在一座假山之巅的观景凉亭,两人再次相对而坐。  

桓云问道:“这趟扪心自问的路途,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陈平安弯腰从竹箱当中取出一件东西,是当时黄师不愿欠人情赠送给他的,是一块虬角云纹斋戒牌,碧绿色,广一寸,长二寸,可以悬佩心胸之间。好像与那座山顶道观的琉璃瓦,是同一种材质,只是略有差异,感觉而已,陈平安说不上来。  

正面就一个古篆,心。  

反面是一句诗词,田边沟渠幽胧,门扉日月荡精魄。  

“是一块道门斋心牌,只不过如今不常见了。”  

桓云只是瞥了一眼,便淡然说道:“我们道家自古便有唯道集虚、即为心斋的说法,事实上儒释道三教,皆有大致相通的学问。”  

陈平安握在手心,慢慢摩挲,笑道:“道理你不也都懂,而且只会懂得比我更多。”  

桓云笑道:“可惜不如剑仙修为高。”  

陈平安问道:“是修为高,道理才对。还是道理对,才有修为高?”  

桓云说道:“修道之人的境界,往往与道理无关。”  

陈平安点头道:“有些道理。”  

桓云说道:“还是要感激你没有直接去往我那宅邸。”  

陈平安将这块斋心牌轻轻放在桌上,又取出其余两件黄师赠送的物件,一枚篆刻有回文诗的玉镯,玉镯当中,萤火点点。一把样式古朴的树瘿壶,在缓缓汲取灵气。  

都是品相不俗的好物件。  

无非是陈平安看不出到底有多好而已。  

黄师那个大行囊,之所以显得大,是背了一样大物件的缘故,在黄师颠了颠行囊取物的时候,凭借那些细微的磕磕碰碰声响,陈平安猜测黄师还是得了一桩很了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