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剑来 > 第七百章 天下第一人

第七百章 天下第一人(3/8)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卖要公道!”  

此时孙道长抚须而笑,这般脑子灵光的年轻人,还是很讨喜的嘛。就是所过之路,太过寸草不生了些。好在离别之际,最后一句心诚的“道长道长”,就都补救回来了。  

一直沉默的山青突然问道:“小师兄,我想要独自远游,可以吗?”  

陆沉一拍额头,苦笑道:“同辈师兄弟,问这些做什么。难不成不在青冥天下,你就走不出百丈之地了?”  

孙道长抚须而笑道:“陆道友,可喜可贺啊,找了个好师弟。”  

山青朝小师兄和孙道长打了个稽首,然后转身一步跨出百丈外,御风之际,便已经破境跻身玉璞境。  

几乎同时,西方一位佛子亦是破境。  

陆沉点点头,抖了抖手腕,“还好还好。差点没忍住。”  

孙道长微笑道:“陆道友何苦为难自己,下次与贫道说一声便是,一巴掌的事情,谁打不是打。”  

小道童忧心忡忡问道:“陆掌教,你怎知我以后要将‘斗量’葫芦暂借文庙?师父亲自施展了障眼法,你又不知桐叶洲之事…”  

陆沉笑道:“身居高位,每天无事,可不就是只能胡思乱想,猜东猜西,想南想北。”  

小道童伸手摸了摸身后的巨大金黄葫芦。  

陆沉说道:“这枚斗量,老观主,你,此地圣贤,中土文庙,宝瓶洲绣虎,杨老头,一路辗转,最终是要送到一个姓李的姑娘手上的。”  

小道童皱眉道:“又是陆掌教瞎猜的?”  

有些舍不得这场离别,哪怕这枚“斗量”最后肯定还会还回来。  

陆沉笑道:“有没有想过,七枚养剑葫,最早出自谁手?”  

一根藤蔓,结出七枚养剑葫,归根结底,就是浩然天下的某个一。  

七条脉络流转,合而为一。  

道祖闲来以此观道,与那坐看一池莲花的花开花落,水滴落何处,是同理。  

道祖道法通天,却又不会真如何,文庙自然没有理由打断这些扎根浩然天下的脉络。  

小道童说道:“当然,然后?”  

孙道长微笑道:“对牛弹琴,鸡同鸭讲。”  

这可就是一骂骂四个了。  

陆沉无奈道:“孙道长,我还是很尊师重道的。”  

孙道长疑惑道:“说啥?贫道老糊涂了,耳朵也不太灵光。”  

陆沉一笑置之。  

反正师父自己都不在意,当徒弟的就不要多管闲事了。  

只剩下个脑子一团浆糊的小道童。  

他只知道道祖亲手种植的那根葫芦藤,“结果”之后,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七枚养剑葫。  

倒悬山春幡斋,剑仙邵云岩那棵“得天独厚孕育而出”的葫芦藤,自然远远无法媲美。  

小道童背后这只金黄大葫芦,作为天地间最珍稀的七枚养剑葫之一,名为“斗量”,装了无数的东海之水,传闻整个东海水面都下降了数尺。只是观主师父没让他养剑,转而用来捕蛟、养蛟,尤其是“飞升”青冥天下之前,老观主也悄悄做成了件大事。  

当初李柳和顾璨在海上歇龙石重逢,上边竟然没有一条蛟龙之属布雨休歇,便是此理,因为桐叶洲两边海中水蛟,几乎都被老道人捕捉殆尽,其它海域的水蛟,也多有主动进入“斗量”之中。而位于倒悬山和雨龙宗之间的那条蛟龙沟,疲蛟无需中途停靠歇龙石。  

儒家圣人当初没有阻拦此事,当然有文庙自己的考量。  

此外六枚价值连城的养剑葫,分别养剑数量最多,名为“牛毛”。名字不佳,但是品秩和威势,都很吓人。也最能帮助主人挣取山上剑修、剑仙的人情。  

本命飞剑胚子成形最快,名为“终南山路”。资质越好的剑修,本命飞剑越多,一旦拥有此枚养剑葫,最是相得益彰。  

温养出来的飞剑最坚韧,名字也怪,就一个字,“三”。  

最锋芒无匹,剑修一剑破万法,葫芦中剑又可破万剑,名为“心事”,心想事成的心事。  

飞剑最小最细微,出剑最快,可以炼化到真正无形,无视光阴长河,“立即”。  

以及最能够反哺主人体魄,适宜装酒,修士饮酒就是在汲取剑气,并且毫无隐患。名为“美酒”。寓意人间美好事,饮醇酒第一。  

总计七枚养剑葫,不知为何都独独遗留在了浩然天下。  

小小宝瓶洲,洪福齐天,拥有两枚,正阳山那枚紫金养剑葫“牛毛”,曾经给了一位被师门寄予厚望的女子剑修,苏稼。  

当然不是正阳山的祖传之物,正阳山还没有那样的底蕴,属于半路而得。  

风雪庙也有一枚雪白养剑葫。被四十岁就跻身上五境剑仙的魏晋早早得到。小道童猜测正是那枚“美酒”。  

此外中土神洲白帝城城主的大弟子,获得一枚“三”。皑皑洲刘氏财神,半买半抢,得手一枚“终南山”,珍藏已久,从不轻易示人。放出话去,它会是嫡子刘幽州以后成亲的聘礼之一。  

北俱芦洲北地大剑仙白裳,获得了那枚“终南山路”。  

但是“心事”和“立即”,这两枚最适宜剑修捉对厮杀、最具攻伐的养剑葫,却一直不知所踪。  

小道童想要找回场子,于是嬉皮笑脸道:“陆掌教,要不要见见某位陆氏子孙?”  

陆沉见陆抬。让人想一想就有趣。  

陆沉笑道:“一个在倒悬山都没办法点燃三清香火的孩子,就不用见了吧。”  

孙道长举目远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