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剑来 > 第一千零七章 观书喜夜长

第一千零七章 观书喜夜长(2/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巷,归根结底,皆是因他而有。  

福禄街,自然是符箓街。桃叶巷的那些桃花,也是三山九侯先生随手种植。  

事实上,就连大骊王朝铸造的那三种金精铜钱,都是三山九侯先生赠予的雕母。  

而剑修卢岳,便是出身福禄街卢氏,与卢氏王朝有千丝万缕关系的福禄街卢氏,在卢氏王朝覆灭后,没有被连累,想必与此大有关系,陈平安猜测,剑修卢岳,虽说好似昙花一现,没有留下太多山上事迹,但是极有可能始终在世,至多是有过一场兵解离世的劫数,但是通过某些秘术,能够保留前世记忆,所以才使得大骊朝廷如此忌惮,没有对福禄街卢氏这一脉赶尽杀绝。  

李希圣无奈道:“都敢跑去中土陆氏砸场子了,陈山主就这么点胆子?”  

陈平安愣了愣,望向李希圣,李希圣轻轻点头,没猜错,就是了。  

当然不是全部。  

李希圣问道:“还记得你是怎么认识刘羡阳的吗?”  

陈平安点点头,是刘羡阳被一伙同龄人追赶到泥瓶巷,那拨出身富贵的少年天不怕地不怕,下手极狠,差点就打死了刘羡阳。  

为首之人,正是福禄街卢氏子弟,此人如今还在清风城那边搏一份富贵前程。  

李希圣笑道:“如果我的推衍没有出错,卢岳的转世,就是那个白裳。”  

北俱芦洲的剑修第一人,白裳?!  

如此说来,徐铉岂不是三山九侯先生的再传弟子?难怪徐铉这个家伙,行事那般跳脱跋扈,敢在北俱芦洲横行无忌。  

陈平安从袖中摸出一张纸,递给李希圣。  

李希圣接过手后,笑道:“真迹无疑,好好珍藏。”  

福禄街卢氏,曾经送给当时还是大骊皇后的南簪几页古书,都是祖传之物。  

其中一页,看似是记录了一门山上最简单的穿墙术而已。  

“天地相通,山壁相连,软如杏花,薄如纸页,吾指一剑,急速开门,奉三山九侯先生律令。”  

那会儿的南簪,或者说中土阴阳家陆氏族谱上边的陆绛,因为她当时还没有使用那串灵犀珠的关系,再加上大骊先帝对她其实颇为约束,导致南簪并不理解这张书页的珍贵程度。  

两人边“下山”边闲聊,等到临近大地,大骊处州疆域一览无余,唯独家乡小镇的上空,依然云雾萦绕,看不清道不明。  

上次与稚圭重逢于一处桐叶洲旧大渎龙宫遗址内。  

曾经问过她一个问题,认不认识三山九侯先生。虽然稚圭没有给出确切答案,但是显而易见,不但认识,她对他既恨,更怕。  

一口铁锁井,却恰好是“苟延残喘”的真龙王朱,那一口生气所在,能够让她与外界天地相通。  

那座位于小镇和西边大山接壤处的真珠山,则是真龙所衔“骊珠”所在。一条龙须溪,与小镇主街,是一隐一显的两条龙须,福禄街和桃叶巷则分别是龙颈和一段龙脊,街上的每一座府邸就是一张符箓,那些屋舍的占地大小,都是有讲究的。桃叶巷的每一株桃树,根须扎入地底,就是一颗困龙钉。福禄街用以镇压真龙龙颈处的气府,防止其“抬头”,后者禁锢龙脊处的筋骨,使其身躯不得动弹丝毫。  

那数十座烧造瓷器的龙窑,号称千年窑火不熄,对于王朱来说,就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大火烹炼,宛如置身于油锅内,故而小镇窑工每一次开窑烧瓷,就是往油锅里倾倒滚烫的沸水汤汁,是为“业火”,不断灼烧王朱的魂魄。  

要知道这种符箓手段,不止是镇压一条真龙而已,而是在压制整个人间的蛟龙气运。  

一着不慎,就会疯狂反扑作为“始作俑者”的压胜之人,后果可想而知,修士最怕沾染红尘因果,可从来不是一句虚言。  

李希圣解释道:“既是一场漫长的残忍酷刑,对于王朱来说,又相当于一种迫不得已的淬炼和苦修,唯有熬过去了,才能脱胎换骨,等到重见天日,然后恢复自由身。”  

“小镇并非一开始就是如今的四姓十族,最早在这处古战场落脚扎根的各方练气士,他们开枝散叶后,时日一久,各自势力的消长,比如某个姓氏家道衰落了,不得不变卖祖产,搬迁到类似二郎巷、杏花巷这样的地界,交割地契后,原先旧宅邸被新主人拆掉墙壁,每一次变更地界,就等于其中一张符箓有所松动,这正是王朱的希望和盼头所在,她在长达三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凭此熬过了一场又一场的煎熬。”  

“齐先生当年就是对她起了恻隐之心,故而对她多有庇护。”  

“只是那会儿的王朱尚未完全开窍,懵懂无知,对此并不领情就是了。”  

“所以齐先生,当然还有你这个邻居,在王朱心目中,都是很特殊的。”  

李希圣说到这里,突然伸出手,问道:“有酒吗?”  

陈平安笑着取出两壶酒水,干脆盘腿坐下,与李希圣轻轻磕碰酒壶,各自饮酒。  

每一位路过旧龙州的外乡大修士,只要境界够高,眼力够好,就可以看出些深浅不一的端倪。  

就像小陌,在他眼中,破碎坠地降格为福地的骊珠洞天遗址,就可以让小陌生出一种错觉,置身其中,就像在与一位十四境纯粹剑修对峙,而且双方近在咫尺。  

所以他上次听公子第一次说及关于两把飞剑的设想,小陌就给出一个建议,可以悉心揣摩小镇的山水格局,相当于是与三山九侯先生问道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