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剑来 > 第九百七十九章 教拳与续杯

第九百七十九章 教拳与续杯(6/7)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意不止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桩架上得来,天底下真正的好拳,必然来自拳谱之外,前者教我们武学底子打得牢固,后者却教我们在武学路上一拳独高,就像这幅字,形神兼备,可能文人雅士,书法大家来看,是观其笔意,至多就只是临摹字帖,但是换成我们武夫来看,就可以看出更多意思,甚至是创出自己的拳招,过段时日,我就教你们这一拳,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朱敛帮忙收起卷轴,陈平安一本正经道:“道理之外,也好与你们显摆显摆我的收藏。”  

少年少女面面相觑。  

朱敛系好卷轴绳结,轻轻递给陈平安,“收藏丰富不算什么,兜里有点钱就行,可要说收藏之精之美,能够力压同行,一骑绝尘,让人难以望其项背,就很考究收藏之人的鉴赏眼光了。”  

陈平安笑着重新收入方寸物当中,老厨子这种好话,确是大实话。  

要知道在裴钱小时候,就曾私底下与老魏诉苦,小黑炭满脸愁容,由衷感叹一句,老厨子的狗腿,学都学不来。  

老魏点点头,说有些人的看家本领,在天成不在人力。  

最后魏羡不忘补上一句,比如你的察言观色,与我的酒量。  

各自重新落座,陈平安打算喝完一杯茶水就离开,问道:“曹荫,修行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暂时没有。”曹荫摇摇头,有那崔仙师给的三本秘笈帮忙开道,再不开窍的练气士,也能循序渐进。  

陈平安笑道:“若是以后有任何问题,是自己如何都想不明白的,就跟崔东山请教,我虽然也是剑修,但是在这方面的传道授业解惑,远远比不过崔东山,到时候你自己去霁色峰剑房那边,直接飞剑传信桐叶洲仙都山,不用担心会麻烦崔东山,我会跟他事先说好,所以你要是不问,就等于白白作废了。”  

曹荫起身作揖致谢,曹鸯便跟着起身抱拳。  

陈平安笑着点头致意,就要起身离去,曹荫却主动开口问道:“陈山主,我能不能聊点自己的修行心得,再与山主请教一事?”  

陈平安笑道:“当然可以。”  

朱敛已经为几人分别添上茶水。  

曹荫说道:“陈山主,我觉得练气士的修道,甚至是武夫的练拳,都是一连串的术算解题。”  

陈平安笑问道:“怎么说?道如虚宅理如柱,不如你举个例子。”  

曹荫就举了个将武夫淬炼体魄拆解为皮肉筋骨的具体例子,由此可见,身为剑仙胚子的的曹荫,并不担心自己的修行,少年却很在意曹鸯的习武之路。  

朱敛笑着不说话。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其实很容易在未来形同陌路。  

只因为少年翻书太快。  

少女看书喜欢折角。  

陈平安听得仔细,点头赞赏道:“这个举例就很好。”  

曹荫有些腼腆,说道:“可能资质不好的人,才会如此拆解。”  

陈平安刚想再夸奖少年一句,你的这个想法,与我不谋而合了。  

结果曹荫的这个说法,立即让陈山主把到了嘴边的话咽回肚子。  

其实曹荫的这个见解,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极有见地的修行感悟。  

其实曹荫当然是天才,如此少年,就已经是观海境瓶颈的练气士,而且还是剑修。  

可问题在于,世间确实有那么一小撮天才中的天才,就像宁姚,曹慈,裴钱,柴芜,就都属于这类人。  

陈平安笑问道:“对佛家典籍了解吗?”  

曹荫答道:“看过些,但是不多。”  

陈平安就问了一个问题,“怎么看待佛家禅宗南北的顿渐之别?”  

曹荫有些惶恐不安,这种涉及到佛门一次大分流的重大问题,岂敢随便妄言,何况少年从未深思过。  

陈平安又问道:“那我问你,当真能够立地成佛吗?顿悟之后如何立定在那个顿悟而来的境界中?”  

曹荫似有所悟,只是好像心中文字反而成了诉说本心的大敌。  

陈平安笑道:“慢慢想。”  

陈平安喝了口茶,“方才你想要请教什么问题?”  

曹荫回过神,鼓起勇气说道:“陈山主每天具体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能不能细说,我想要照搬,能学到几分真意是几分。”  

看待他人的人生,就像看一幅堪舆图,标注出来的山川,名气大,但好像总是与自己无关的。  

可如果有机会与那些“名山大川”接近了,就是不一样的风光。宛如天气晴朗时分,站在远处眺望一座落魄山,不觉其高。  

越走近此山,仰之弥高,等到走到了山脚,就会发现是何等高耸入云。  

只是进了山,身在落魄山此山中,仿佛却又是另外一番风景。  

朱敛吓了一跳,连忙咳嗽一声,提醒少年的这个问题并不合适。  

陈平安摇头笑道:“说当然可以说,只是你学不来的,修行一道,讲究实在是太多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不同的门派、师承,就有不同的道法传承,呼吸吐纳之术千差万别,各自本命物的不同,昼夜阴阳的时辰变化,修行火法和水法的练气士,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作息和道场选择。”  

故而在山上,想要找个能够在遇到关隘、症结时,就有人帮忙指点迷津的明师,何其难,故而才会有拜师如投胎的说法。  

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少吃许多不必要的苦头。公认野修心性坚韧,你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