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剑来 >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书房里的写书人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书房里的写书人(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不要觉得吴王城是沙场出身,就是什么大老粗,都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活人。  

大骊王朝这拨屈指可数的上柱国姓氏当中,翊州云在郡关氏,吏部老尚书关莹澈的嫡长玄孙关翳然,如今官位还低,只是户部清吏司郎中,距离参与小朝会,还有好几个台阶要跨上去。几个家族长辈,都是小九卿里边某个清水衙门的板凳官。  

皇后余勉所在的上柱国家族,被朝野调侃为「马粪余氏」,没有京官,在大骊边军中却极有声望。  

上柱国袁崇,字云水,相貌清癯,很有书卷气。洪州刺史袁正定的父亲。  

上柱国曹桥,身量雄伟,是巡狩使曹枰的兄长,曹桥还是吏部侍郎曹耕心的父亲。  

在大骊官场,一直有「袁曹不同路」的说法。  

苏高山,曹枰在内,目前大骊王朝总计有六位武将获得巡狩使身份,在世的,只有四位。  

上柱国身份可以世袭,巡狩使却不能。  

传言大骊王朝目前存在着八幅升官图,其实就是或明或暗的八条升官路线了。  

同样是上柱国姓氏的紫照晏氏,当代家主虽然是晏永丰,可真正管事的,还是幕后的晏皎然,整个大骊王朝,都由他负责调配、监察和决定大骊王朝所有的随军修士的升迁、贬谪。  

只是可惜了那位寒素出身的大将军苏高山,大骊王朝首位获得巡狩使身份,战死沙场。  

都说侍郎吴王城,身为洛王宋睦的心腹爱将,之所以能够一路破格拔擢至京城兵部,就在于他与苏巡狩,是一样的底层出身。大骊朝廷中枢,必须要有几位这样出身的砥柱人物。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一国朝廷亦是同理。  

陈平安将沈老尚书搀扶起身,一路走出御书房,离着千步廊不算远,也不近就是了。  

皇帝宋和临时事情,带着那位司礼监掌印太监去往别地。  

作为落魄山最大的官迷,貂帽少女啧啧不已,这些就是宝瓶洲官帽子最大的一拨人了。  

陈平安笑道:「版刻出书一事,聊得如何了?」  

谢狗恼火道:「从老先生那边获悉,才晓得只要兜里有点钱就能自己刻书售卖,真没劲。」  

陈平安一笑置之。  

沈沉问道:「国师需不需要一身日常的官服?」  

陈平安摇头道:「不用了,太别扭。还是跟崔国师一样。」  

沈沉又问道:「不需要公服,大祀、庆典穿的朝服呢?」  

陈平安笑着点头,「朝服肯定需要两套,怎么,这个钱也得我自掏腰包啊?」  

沈沉笑道:「户部还不至于这么抠门。」  

陈平安问道:「一直没问,国师的俸禄是多少?」  

沈沉笑眯眯道:「若国师还是"照旧",就是一颗雪花钱。」  

陈平安说道:「还不少。」  

沈沉说道:「不是月俸,是年俸。」  

陈平安笑道:「不算多。」  

沈沉轻轻拍了拍年轻国师的手背,笑呵呵道:「我慢些走,还是能走的。」  

拐杖的咄咄声,敲击在路面上边。  

老人手中的那根藤杖细瘦,就显得格外劲峭。  

陈平安松开手,给了后边吴王城一个眼色。  

吴王城连忙代替国师搀扶老尚书,沈沉没有拒绝,嘴上却是不太领情,「吴侍郎就这么着急当尚书,与国师暗示我腐朽不堪,半截身子入土了?」  

吴王城心细不假,可到底是嘴笨,不知如何作答。  

沈沉笑道:「带兵打仗的,刀马不笨就行。国师,是不是这个理儿?」  

陈平安说道:「方才在御书房,吴侍郎也就是慢了一步,争不过我。」  

吴王城真是里外不是人。  

沈沉缓缓说道:「一般来说,造反,就两种情况,衙门外边的老百姓觉得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路上人吃人,再不是什么比喻说法。或是乱臣贼子想要谋朝篡位,过一过皇帝瘾。邱国那边,我是想不太明白的。」  

「今天御书房议事,一开始,对于国师的用兵邱国,在座诸位当中的心中,不是没有异议。只是国师气势重,他们不敢提上一嘴。山中供奉又刚刚跻身了什么十四境,谁敢说什么。再往下边议事,估计他们就大致有数了。一个个,打小就在长辈那边耳濡目染,等到自己当了大官,都是见风使舵惯了的老油子,既然油,那么不管如何风吹大浪,油渍总是不会沉到水里去的。」  

陈平安笑道:「我心里有数。」  

沈沉说道:「真有数?我家乡那边,近些年某些不肖子孙、亲眷豪横的鱼肉乡里,也有数?」  

国师崔瀺卸任之后,陈平安接任国师之前,占据半壁江山的大骊王朝实在是太大了,宝瓶洲也不打仗了,  

陈平安说道:「沈老尚书自己心里有数,我就更有数了,本来确实是要朝那拨沈家蠹虫动刀子的。不过老尚书也不必故意如此,帮我新官上任三把火,你自己书信一封寄回去就可以了。一则老尚书年纪大了,我还要与陛下提前商议沈沉的谥号一事,礼部那边是没资格建言的。再者我真要杀鸡儆猴,肯定也要挑几只大些的,小打小闹,没有意思。」  

沈沉皱眉道:「刑部赵繇那边要有大动作了?」  

陈平安点头说道:「我之前就跟赵繇说过,要查就一查到底,时间,没有什么既往不咎,人物,上不封顶,查到谁就是谁,只要沾亲带故,就是管教不严。」  

沈沉欲言又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