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一千四百二十七)新时代

(一千四百二十七)新时代(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现出了一丝温暖的笑容,向她张开了自己的双臂。  

在北京的一间不大的四合院里,一个漂亮的小孩子正蹲在地上,摆弄着一个亮晶晶的泛着金光的玩具,那是一头用黄铜制成的中国古典造型的小狮子,小孩子用手在它的后背拧了一会儿之后,黄铜小狮子立刻开始满地飞奔起来,孩子则高兴地追在了后面。  

在孩子的不远处,一对夫妇正手挽着手站在那里,看着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孙晨硕看着儿子在院子里撒欢乱跑,和黄秋桐相视一笑。  

此时的天空中传来了阵阵低低的轰鸣声,孙晨硕抬头望去,看到了数道细细的白线,他知道,那是新式的喷气机在试飞。  

上海吴淞口海军基地,一场婚礼正在举行着。  

一身白色海军礼服的宁烨钟海军上校手捧鲜花,一边用洪亮的声音深情地唱着那首著名的《我永远爱你》,一边通过由海军士官生队列组成的通道,向站在红地毯一头的新娘——一身红色新娘盛装的程绮红少校走来,看着宁烨钟一边唱一边走的样子,羞红了脸的她忍不住吃吃笑了起来。  

一曲唱毕,宁烨钟也恰好来到了新娘的面前,将手中的鲜花送给了新娘,并挽住了她的胳膊,当一对新人走上红地毯的时候,伴随着礼仪官的声声口令,通道两旁全身礼服的海军士官生们一个接一个的抽出佩剑,剑尖指向蓝天,两两相对,组成了一道剑幕。宁烨钟和程绮红手挽着手,缓步在剑幕下,伴随着婚礼进行曲的音乐,向着前方走去。  

此时,停泊在港中的一艘“汉武”级重巡洋舰开始鸣放礼炮,看着走上台前相拥热吻在一起的新郎新娘,站在战友们当中的岳晓兰和大家一道,兴奋地鼓起掌来。  

据史书记载,当年华夏共和国大总统孙纲的婚礼,就是按照类似的礼仪,在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举行,此后便成了中国海军的定例。  

日本,横滨港。  

看着停泊在港内的一艘艘航空母舰和舰桅上飞扬的龙旗,退出现役的海军中校山本五十六忍不住热泪盈眶。  

此时,另一位退役的日裔中国海军军官小泽治三郎一边快步的向他走来,一边激动地打着招呼。  

山本五十六看着小泽治三郎手中拿着一本页面发黄的日记,不由得感到有些奇怪。  

“真是没有想到。”小泽治三郎扬了扬手中的日记,兴奋地说道,“你猜猜我找到了什么?”  

“这是谁的日记?”山本五十六问道。  

“我的一位远房亲戚的,她的名字叫小泽久美。”小泽治三郎一脸郑重地说道,“她一辈子没有结婚,收养了很多的孤儿,她去年才去世,我去整理她的遗物,发现了这本日记,日记里记载了好多她年轻时的事,但让我没想到的是,里面竟然写有她和孙纲大总统还有德川大将军发生的好多事。”  

听了小泽治三郎的话,山本五十六也是大吃一惊。  

“这可是珍贵无比的史料,”山本五十六正色说道,“我们应该好好的研究一下。”  

“我打算以后做研究历史,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海军史,怎么样?山本君有没有兴趣?”小泽治三郎晃了晃手中的日记,笑着问道。  

“那再好不过了。”山本五十六点了点头,“我想栗田和百武可能也会感兴趣,我们大家一起合作吧。”  

山本五十六和小泽治三郎一边说着一边离开了码头,向城内走去,碧蓝的天空中,一架架华夏战机正一掠而过。  

此时,在北京的一所西式公寓里,爱因斯坦正在撰写着他的论文,天空中飞过的华夏战机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抬起头看了一会儿,放松了一下有些疲乏的眼睛。  

他来到中国已经有一些日子了,现在的他,时不时的还很怀念在美国的日子。来自于美国的消息,仍然时不时的牵动着他的心。  

只是对他这个“世界公民”来说,他也只能选择在中国进行他的研究了。  

如今的美国,已经处于全面的战火之中。  

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这“第二次南北战争”能够尽快的结束。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场将美国人民推入全面战火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的征兆。  

爱因斯坦看了看那封他本来是写给孙纲要求他尽快结束美国战乱的信,叹息了一声,将信拿起来揉搓成一团,扔进了纸篓当中。  

此时,在国会的旁听席上,原资政院议长宋教仁博士坐在那里,看着议员们仔细讨论《劳动法》修正案,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没有等到讨论会议结束,宋教仁便起身离开了会场,走出国会大厦,来到了街上。  

此时,飘扬在国会广场上的一面面赤黄双色龙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醒目。  

“怎么不听了,钝初?”林长民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他的身后,笑着问道。  

“已经没我们什么事了。”宋教仁笑了笑,望了望远处的广安门城楼,“剩下的事,让后人来做吧。”  

“听说了吧?敬茗还是不同意把他的头像印在钞票上。”林长民笑着说道,“有人说在这里给他立个铜像,他说怕鸟儿在铜像头上拉屎,也给否了。”  

“昨天还有人提议把他的画像悬在城门楼上。”宋教仁笑着指了指远处的广安门,“我现在倒是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在那里给他挂一幅也挺好看的,但估计他肯定还是不会答应。”  

“不知道他又会以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