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一千三百八十九)长空震宇

(一千三百八十九)长空震宇(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一千三百八十九)长空震宇暴风雪又变得大了起来,掩住了发射架上巨型火箭的身影,公路上翻滚着一个又一个的雪团,越野车的轮子经常的打滑,邵永安少校不得不将车速放慢。车头灯照耀之处,是奇形怪状的线条和图形,仿佛千军万马在不停的厮杀,又象是冲决堤防的滔滔洪水,要把整个宇宙翻转过来一样。尽管如此,但邵永安少校的车开得却十分平稳。  

终于到了基地,岳晓兰下了车,来到了基地的大楼里,从宽敞的大厅里,透过巨大的立体玻璃窗,岳晓兰又瞥了一眼发射场上那雄伟壮观的巨大火箭,这时她才注意到,发射场上,这样的巨型火箭并不止一枚。  

一双手从身后伸了出来,淘气地捂住了她的眼睛,她感觉到了战友的熟悉气息,不由得开心地一笑,握住了那双纤纤柔荑。  

“你怎么也来了?小红?”岳晓兰回身,出现在她面前的,是另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  

“和你一样。”华夏共和国空军上尉程绮红笑着指了指二楼的回廊,“上边象催命似的,我还以为美国人在咱们本土登陆了呢。”  

“美国人这辈子是别想了,火星人倒还差不多。”在这里见到好友的岳晓兰显得非常高兴,笑着说道。  

“我才知道,这么多年,你一直在这里,其实咱们离得不算远。”程绮红亲热地拉着岳晓兰的手,“对了,我听说还有几位好姐妹能过来呢。”  

此时,两位女飞行员光顾着说话,并没有注意到,在二楼的一座大厅里,两个坐在椅子上的人正透过玻璃墙,仔细地打量着她们。  

“怎么是女的?”全身裹在海豹皮大衣里的孙纲看着两位一身军服冬装显得英姿飒爽但又不失女子婉丽柔美的女军官,有些奇怪的看了坐在不远处的史司一眼,问道。  

听了孙纲的问话,史司的棺材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诡秘的笑容。  

“我记得可是你告诉我的,女人当兵有先天的劣势。”孙纲接着说道,“就以飞行员来说,抗过载能力不如男飞行员,体力也不行的。让她们来执行这样的重大任务,你是怎么想的?”  

“我记得您可是也和我说过,女人的耐久力是比男人强的。”史司开心地笑了起来。  

“可她们这是开火箭上天不是和男人上床”孙纲有些好笑地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那些女飞行员身上,“你史随波不是一直鄙视我培养女飞行员的吗?说那是政治上的点缀(为了提高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这回怎么转了性了?”  

“女人天生比男人细致些,不容易出错,”史司笑着回答道,“而且美丽的女人也总是容易唤起大众的崇拜…。”  

孙纲听了史司的回答,回头紧紧地盯着史司,努力的想要确定他刚才说的是正经话还是在开玩笑。  

“你不是告诉我有返回装置吗?”孙纲看着史司的眼睛,问道。  

“有,有。”看到一惯怜香惜玉的孙纲有些急了,史司笑着摆了摆手,肯定地点了点头,他指了指岳晓兰的背影,“上次给你的那些图纸,有太空中地球景象的那几张就是她回来后画的,因为当时为了赶时间,没有安装照相机。她要不当飞行员的话,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很出色的画家。”  

“我说怎么画得如此逼真,简直就和照片一样。”孙纲顺着史司手指的方向,目送着岳晓兰和程绮红的身影消失在前方的走廊里,转过头对史司说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在第一次火箭试射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返回装置?”  

“当然了,试飞员都是咱们华夏军队的精英,哪怕试验失败,也得想办法让他们能够平安的返回地面。”史司说着,脸上闪过一丝肃然之色,“当然,为了保证返回装置的成功,不得已多进行了几次试验,结果还是死了两个人。”  

“成功了就好。”孙纲叹息了一声,有些难过地点了点头。  

“其实你当初如果早作决定,把战略潜艇布置在大西洋的话,今天就用不着抢时间让这些女飞行员去冒险了。”史司说着,看了看下面的大厅,又有几位女飞行员的身影出现了。  

“我一直认为,用战略潜艇发射导弹攻击美国东海岸才是最佳的选择,困难并不象想象的那么大。”史司接着说道,“从舟山群岛出发的话,走南洋和印度洋,绕过南非再前往北大西洋这一线其实是比较快的,这样航程算起来只有25000公里,并且大部分是在安全区域,潜艇可以在水面高速航行。哪怕是走太平洋绕南美洲北上较远的路线,航程也只不过33000公里左右。如果走向西的航线的话,这25000公里,也就是14000海里,战略潜艇用平均15节的巡航速度,40天左右就能到位。提前一个多月布置好的话,第一次打击就可以覆盖美国东海岸的所有重要目标。”  

“你这是说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孙纲明白史司的意思,看着他说道,“我不是没有下这个决心,而是担心大西洋上的英美海军力量过强,咱们提前把战略潜艇开过去,一旦露了底,负面影响太大。所以才一直没有同意。”  

听了孙纲的话,史司不由得默然无语。  

孙纲这样的决定也许不能说错,中国氢弹的机密一旦被英国和美国甚至是德国所了解,将引发不可预估的后果。但史司在心里并不认为,这是孙纲事先没有在大西洋进行核打击部署的主要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