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一千三百三十一)印度告急

(一千三百三十一)印度告急(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000人的部队参战。  

印度解放军及游击队吸取了此前同英军的教训,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战略,并且取得了成功,英国人的这次大规模攻势一无所获,没有“收复”任何城市,没有抓住一个俘虏,更没有消灭印度解放军和游击队的主力及指挥机关。恰恰相反的是,在这次战斗中,游击队却建立了面积更大的解放区。而在英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时,游击队会自动放弃老解放区,到其它地方去建立新的解放区,这也成了游击队以后几次反击英军围剿的典型战术。  

印度民族解放斗争的蓬勃发展使邱吉尔坐立不安,特别是华军在南洋地区的兵力调动使邱吉尔认为华军也将在印度登陆,因此消灭印度游击队便成为当务之急。他在11月给蒙巴顿和霍普总督发去了多封急电,要求在华军向印度展开进攻前尽快消灭游击队。蒙巴顿召集韦维尔、斯利姆等人商讨对付游击队的策略。并于12月把东部英军司令部改名为印度集团军群司令部,由他本人直接指挥韦维尔和斯利姆。  

韦维尔在12月25日下达了发动攻势的命令,攻势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包围在巴特纳的印度解放军及游击队阵地,然后在第二阶段插入印度解放军及游击队控制的印度东部地区领土并消灭大部分游击队。第三阶段英军计划收复达卡,以及加尔各答。  

1944年1月11日,英军的攻势正式开始,由英国陆军中将斯托普福德指挥的第第第20步兵师约10000人阿拉哈巴德出发,向瓦腊纳西进攻;印度第5师由陆军中将斯库纳斯率领,从詹谢普尔出发,迂回到印度解放军的后方,占据阵地以切断游击队的退路。  

鲍斯领导的印度解放军和游击队同英军展开了激烈的缠斗,和上一次一样,印度人没有同英国人硬碰硬,在英军合围之前,游击队的主力早已经跳出了包围圈,向南突围而去。第1团强行从英军的团团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并且击溃了韦维尔派来堵截的英军部队。而恒河以南的英军被印度解放军第第3团牵制住了。于是,印度解放军主力和游击队全部突围成功。英军只是在巴特纳包围了约15000名无法随部队突围的老弱妇孺,作为对印度人向居住在城市的欧洲平民开枪的报复,英军杀害了这些老弱妇孺当中的4000余人,并把尸体丢进了恒河。而更多的人被关押了起来,由于饥饿和疫病而死亡。  

事后斯库纳斯沮丧地向集团军群司令部汇报:“游击队成功地逃出了我们的包围圈,一小部分人马向北部山区去了,而大多数人去了南方…我们没有缴获他们的任何东西,也没有俘获他们一个人、一个伤员,甚至连一个活的游击队员也没有抓到,我们收获的,只有尸体和仇恨。”  

印度解放军和游击队在这次战斗中一共牺牲了72500人(绝大多数是缺乏经验的游击队员和武装平民,以及大量的老弱妇孺),虽然韦维尔宣布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但事实上,英军在这场战斗中的损失也相当大,英军没有公布具体的伤亡数字,但从事后英军没有能够实施战役的第三阶段(收复达卡和加尔各答)就可以知道,英军的“胜利”绝不象他们对外宣传的那样轻松。  

正当英国人打算在印度中部地区堵住鲍斯再打一仗时,一个惊人的不幸消息传来:华军在锡兰岛登陆了!  

华军的大举进攻锡兰使英印军政当局慌了手脚,一番忙乱之后,英国人开始从印度抽调部队增援锡兰,但在强大的华军面前,一切努力全部白费。从1944年2月10日华军正式进攻锡兰开始,到4月22日锡兰总督向华军投降,锡兰岛的英军一共只坚持了两个来月。印度英军对锡兰的增援不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反而为此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兵器。而现在,华军已经获得了“进攻印度大陆的踏脚石”(罗斯福语),进攻印度大陆已经势不可免了。  

从5月1日开始,中国海军便从科伦坡出发,轰击马德拉斯、本地治里等印度港口。从锡兰岛机场起飞的中国空军战略轰炸机群便开始对印度内陆地区实施轰炸。有趣的是,华军对印度的第一次轰炸扔下的,不是威力巨大的炸弹,而是传单。  

这些传单上印刷的,是用印地语、孟加拉语、马拉特语、乌尔都语和英语写的“告印度人民书”。  

在“告印度人民书”中,中国政府以大总统孙纲的名义,号召印度人民起来为自由独立而进行武装斗争,将英国殖民者赶出印度。此外,“告印度人民书”中还载有孙纲发表的“亚洲政治纲领”,宣布将在战后建立独立的基于民族自决原则的印度国家。  

“这位‘中国皇帝’是比希特勒还要可怕的对手。”当坐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的罗斯福看着手中翻译成英文的“亚洲政治纲领”时,扶了扶眼镜,自言自语的说道。  

“希特勒的民族政策将会使他吃大亏,但这位‘中国皇帝’却并没有象希特勒这样蠢。”霍普金斯对罗斯福说道,“这是一个极具蛊惑性和诱惑力的政治纲领,足以令英国无法应对。”  

“这位‘中国皇帝’承诺帮助建立印度国,以他以往的表现,我真的非常怀疑。”霍普金斯接着说道,“中国人对土地的贪婪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印度人如果能想明白他们未来可能面临的结局,也许就不会发动这样的暴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