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一千零七十八)会师

(一千零七十八)会师(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快就瓦解了。  

“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作战参谋叶德辉对蓝天蔚说道,“我们最好通知黄司长,找到俄国皇帝一家之后,马上带他们离开。”  

蓝天蔚点了点头,说道:“就麻烦你辛苦一趟吧!顺便带些人去支援他们,快去快回,让他们注意,千万不能让坦克落到赤俄军手中。”  

叶德辉点了点头,带着一队骑兵纵马而去。  

天渐渐的亮了起来,周围的枪炮声一点一点的变弱,最后沉寂了下来,坐在坦克里的黄锦尚透过观察窗望了望远处初升的太阳,仔细地观察着周围;在确定了没有敌人之后,他打开了坦克炮塔的顶盖,从坦克里钻了出来,跳到了地上。  

周围手执冲锋枪的战士们三三两两地进到了别墅的院子里,一位战士向黄锦尚飞奔而来,在他面前立定敬礼,报告道:“找到他们了,但是已经全都“我知道了,带我过去。”黄锦尚点了点头,带着几名军情处的军官跟着这位战士走去。  

很快,黄锦尚来到了沙皇一家遇害的地下室里,此时的凶杀现场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状态,两名手执冲锋枪的战士守卫在那里。  

黄锦尚看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来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尸体旁仔细地观看了一会儿,伸出手轻轻的帮沙皇合上了双眼,接着又来到了皇太子阿历克谢身边看了看。  

在确定了沙皇一家全部遇难之后,黄锦尚平静地摆了摆手,两名携带照相机的军官开始对沙皇一家被害的现场进行拍照,在拍照完毕之后,黄锦尚让手下人开始对尸体进行清理,准备将这些受害者安葬。  

“黄司长,叶参谋要我们抓紧时间离开这里,说赤俄军有可能进行反扑。”一位战士前来报告道。  

“让他们稍等一下吧,暂时应该不会有人打扰我们。我这里还有些必须的工作要做,这些对国家非常重要”黄锦尚看着地上的一具具尸体,说道,“毕竟是一国之主,又是执政的亲戚,去找几个神父过来吧,按照俄国教会习俗给他们下葬。”  

在将沙皇一家和其它死难者分别埋葬之后,携带照相机的军官们对这个没有墓碑的坟堆也进行了拍照,负责清理现场的一位军官这时将几个装得满满的口袋递给了黄锦尚,“这是从俄国皇帝和仆人身上搜出来的珠宝,还有一些是从打死的赤俄“契卡,特务身上搜到的。”  

黄锦尚接过了这些沉甸甸的口袋,微微一笑,“这一趟咱们还真是没白来。”他看了看已经从天边升起的一轮红日。“这一次任务完成的情况,不知道执政会怎么看。”  

旧旧年3月口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我们的军队成功的守住了叶卡捷琳堡,列宁同志”顾不上“迁都”造成的劳累,斯大林向刚刚到达苏维埃共和国新首都的列宁报告了红军成功“坚守”了叶卡捷琳堡的喜讯,“在那里的肃反委员会的同志们很好的完成了他们的任务。”  

“很好,希望这些胜利能够让各地的同志们振作起来。”有些疲倦的列宁欣慰地点了点头,“我们迁到莫斯科来,就是为了胜利。”  

就在今天,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首都,已经由彼得格勒正式迁到了莫斯科。  

早在旧旧年3月的时候,列宁就提议迁都莫斯科,当时由于德军还在继续侵占俄国的领土,为了防止共和国的首都落到德军手中,列宁力主迁都以避开德军锋芒,但当时这一“权宜之计”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为此列宁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果德国人将彼得格勒攻下,我们的政府将不复存在,那样革命也就全完了。相反,如果共和国的政府设在莫斯科,那么彼得格勒的失陷就仅仅是一次局部挫折”尽管列宁磨破了嘴皮,但最终还是在众多的反对声中放弃了?  

莫斯科和彼得格勒这两个城市一直是俄罗斯民族分裂不和的标志。莫斯科是一座历史久远的的古老都城,俄罗斯帝国就是在它身边诞生的。在莫斯科,由亚洲文化和东正教混合而成的俄罗斯帝国的历代沙皇们曾经被奉若神明,多少年来,莫斯科也被奉为“圣地”?而克里姆林宫这座神秘可怖的城堡因为它里面大教堂的金黄色圆顶更增添了这座城市古老庄严的美,现在的克里姆林宫仍然保存了作四刀地写殿的特征。受人尊敬,令人望而生畏。具有夭卜的二飒,而正是这座象征着的宫殿,又成为了苏维埃俄国领导人的官邸。和古老的莫斯科相比,彼得格勒是彼得大帝在,弛纪初建造的地座雄伟壮丽的城市。  

这里是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窗口和通道,体现了俄国和西方国家的紧密联系。具有开放思想的彼得格勒人看不起莫斯科,认为它是俄国人的社会生活中一切落后和保守的东西的中心。同样,莫斯科人则把彼得格勒人看成是危险的暴发户,他们始终以怀疑的眼光看待西方国家,并为自己古老的“莫斯科式。的生活方式而感到骄傲。  

现在,俄国将首都迁到了莫斯科,对每一个俄罗斯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  

保守的莫斯科人和西方化的彼得格勒人一直都有冲突,从彼得大帝到十月革命,这种冲突一直存在。现在,作为革命的发源地,彼得格勒人又为他们把伟大的西方革命学说马克思主义引入到了俄国而感到自豪。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众多领导人在“精神上。是属于彼得格勒的,他们面向西方,盼望着国际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